返回知友的話目錄

列印本文

    我所感悟的金剛經

               可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部份學佛的人耳熟能詳的一部經典。世面上有很多闡述讀誦《金剛經》會得幾種功德或是讀誦的人的感應事跡特別多。它也是六祖惠能大師在賣柴時,聽人讀誦《金剛經》,而有所悟,就到黃梅五祖那裡求法印證,因而透過對《金剛經》的相應理解,而大徹大悟,可見《金剛經》流通上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我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接觸到《金剛經》。當時居在台中市,每天早上到附近離家不遠的慈明寺做早課│誦《金剛經》。我不知《金剛經》在說什麼,只傻傻的誦著它,因為沒有老師,也沒有人教導我,只是聽人家說《金剛經》有多好,就這樣《金剛經》便斷斷續續的陪伴我,度過二、三年的時間。有一天,我在家誦《金剛經》時,突然念不下去,頭腦清清楚楚,念頭起不來,聽到人的講話聲、鳥叫聲、車聲……等等,它都跟我相干也不相干,大約有二十來分鐘。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但也不去執著它,但心中還是一直記得這個境界。後來認識了張尚德老師,

老師問我:

「你平時在家做什麼功課?」

我回答:

「誦《金剛經》,但有一回是這樣的境界。」

師就告訴我說:

「繼續保任。」

我當時還是鴨子聽雷,不懂也。

過了幾年,因為跟著老師學,我大概瞭解了當時的境界,也懂了老師「繼續保任」的意思。但因俗事太多,工夫不得力,所以無法「繼續保任」,慚愧之至。

在這裡我忽然往事重重,回憶起二零零五年達摩書院改建,動工了二個多月,因為蓋房子的師兄臨時有事,不克前來繼續完成,師便把這重擔交給我,當時心中一時不知所措。一來我完全不懂建築;二來沒有蓋房的經驗;三更不知正在建房所有的工作流程,於是我就向師提議,另找高明懂得建築的人把它完成。但我的提議,師並未接受,執意要我把它完成,就這樣我開始學習如何蓋房子了。

在蓋房的過程中,因為做事,就有人的遍計所執和依他起的問題,人本身就很難搞,包括自己在內。新屋的內涵和型式也不定,各種不同的意見和聲音,你我他,統統不同,再加上每天要監工、找材料……等等,凡事都得自己張羅。每天看著工作進度,慢慢房子的樣式一步步的呈現出來了,心裡的感受,剛開始時有點喜悅,慢慢的成就感出來了,……。

但是有一天,我站在客廳外的走廊上,忽然體悟到《金剛經》所說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都是有為法,都在成住壞空中,緣起緣滅,變化無常,誰也執捉不住,一切本來如此,法爾如是,《心經》講:「是諸法空相」,萬法皆空。就在此時,我超越了成就感,人生實在是要練習既無歡喜也無愁。

這時我又想起了詩僧八指頭陀的詩:

「萬事都歸寂滅場,

青山空惹白雲忙,

霜鐘搖落溪山月,

唯有梅花冷自香。」

「冷自香」│何其超越。

我體悟《金剛經》有幾個重點:

一、是釋迦牟尼佛示現,修行就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很平實、很平淡,無造作。

二、要具有善根,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度盡所有一切眾生,包括卵、胎、濕、化四生及若有色、若無色和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之三界眾生。

三、要無四相│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四、要三輪托空不住相布施│無能施之心、不見有施之物和不分別受施之人。

五、要淨信│能淨信就能得我法二空的智慧和破我法的二種執障,《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大乘百法明門論》中說:「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二信有德;三信有能。」若起信敬之心,心便清淨,可見正信之重要。

六、要修無諍三昧,六祖說:「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由於與人有諍,廣造惡業,於是都在生死輪迴中,流轉不已,而不能得正定,痛苦萬分。

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引六祖讀《金剛經》至此,而大徹大悟。他悟後說了幾句永垂宇宙的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無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八、釋迦牟尼佛說:「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微塵」是指色體之極少為極微,七倍極微為微塵。佛所說的微塵,不是實有的,只是假法而已。因為眾生執著由許多微塵合成的這個世界,都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把它認為是實有。殊不知眾緣和合微塵聚在一起,即成一世界;眾緣一離散,微塵各自分化,就壞了這個世界,所以世界是隨時隨地處在成、住、壞、空中的,怎可說它是實有的呢?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若以辯證法來說,「諸微塵」就是正,佛法說的「有」;「非微塵」即反,佛法說的「空」;「是名微塵」就是合,佛法說的「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義,這也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

九、要修忍辱波羅蜜。即受到任何欺侮凌辱的環境,都要心不動搖,不生畏懼,不生瞋恨,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談何容易,但要心嚮往之,往前修。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過去五百世,做過忍辱仙人。

十、要三際托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師張尚德先生說的「佛法精要」:

『不回憶過去,不展望未來,不分別現在,但以慈悲喜捨,落在慧照中。』

我們凡夫眾生,每天都在三心可得中,顛顛倒倒,倒倒顛顛。

十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就是菩提。智者大師說:「人無貴賤,法無好醜,蕩然平等,菩提義也。」

十二、「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色見聲求,都是邪道,就永遠見不到如來了。

十三、「一合相」者,心無所得。三千大千世界即是總的一合相;而我們的身體是別的一合相。三千大千世界有離合,我們的五蘊身亦有離合,都是暫時存在的,若執為實有,那就大錯特錯了。

十四、要四見俱遮│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十五、要真正的「信受奉行」,發菩提心,奉行般若,於有為而證無為,莊嚴佛土。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見。

要證道。

從六祖惠能大師證道的條件來看,應:

(一)與自然合而為一,且真正能吃苦。如釋迦牟尼佛未悟道前,在印度雪山修苦行;六祖惠能大師年少失怙,艱辛貧乏,以賣柴為生。後又至黃梅求法,一人舂七百多人的米,在在都表現出吃苦與自然環境合而為一。

(二)、要有絕對的善根│真正的善良,身口意三業之善絕對堅固,叫善根。《六祖壇經》裡說:「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

(三)、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四)、對上師要絕對的恭敬│六祖惠能對五祖弘忍大師求法的堅定。

六祖惠能大師的證道,也與《金剛經》裡所說的內容是一樣的。如《金剛經》一開始釋迦牟尼佛食時、著衣、持缽,然後乞食、收衣缽、洗足敷座,都表現出吃苦與自然合在一起。再者《金剛經》中也一再提及「善男子、善女人」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重要,以及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向釋迦牟尼佛的請法,處處表現出對老師的恭敬。由此可知,以上四點是證道修道的共同條件。

任何一部經典,只要讀通一經,就能懂群經,說的內容,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後真能把《金剛經》所說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並好好的學習往聖先賢的風範。

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在湖南湘潭道南書院舉行之金剛經禪七會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