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知友的話目錄

 

列印本文

 

楞伽經心得報告   辭說

 

  《楞伽經》是初祖達摩東來傳法的初期,交付予二祖神光,說「即是如來心地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的一部印心經典。文字艱深難懂,不是一般人所可了知內中涵意,就如在太師

南公懷瑾先生所著的《楞伽大義今釋》一書中,提及「楞伽奧義,本為融通性相之學,指示空有不異的事理,說明理論與修證的實際,必須通達因明(邏輯),善於分別法相,精思入神,歸於第一義諦。同時要從真修實證入手,會之於心,然後方可探驢索珠,窺其堂奧。」可知《楞伽經》是部講求理論、實際功夫修證方法的唯識性相經典。

  它首先由大慧大士為上首,代表問法。但這些聽法的菩薩,已了知自心所現的境界,並且善解其義理,種種的心法、色法都在五法、三自性、二無我和八識中,已究竟通達。

  五法即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三自性為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緣起自性(依他起性)、成自性(圓成實性)。

  二無我是人無我、法無我。

  八識即前五識、六意識、七識(末那識)、八識(阿賴耶識)。

  三自性中,就包括了五法,名、相、妄想三法是相緣而起,依仗緣而生起的,就是種種的條件,因緣偶合湊合在一起,叫做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是自己生生世世和其他一切的存在,抓得緊緊的,所謂情執、煩惱障即是。如果了知遍計所執性和依他起性是虛妄不實,而轉成智慧,即是圓成實性,也就是五法中的正智、如如了。

  眾生因執迷妄想自性和緣起自性,不能人無我、法無我,故在煩惱習氣中轉,不得解脫。若能轉識成智,〈六祖大師識智頌〉一文中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即是圓成實性。

《楞伽經》對「人無我」的解釋是說:

「謂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

人無我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和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識)等等的妄想,都能分別觀察,了知根身之我及器界之我所,皆由無明愛業所生,無明愛業所生之我及我所,眼之看的功能和色塵等的攝受,皆因識之作用產生,識之作用產生,虛妄不實的妄想,一一現前,各種觀念、想法通通湧現,以為實我,所以《楞嚴經》裡說:「當知一切眾生,就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陷在妄想輪迴中,而不自知。所以祂接著說,我們的識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就壞,躁動的像猿猴,喜歡不乾淨的地方如飛蠅,如猛火般的無厭足,都是因為無始以來的虛偽習氣,不知常住真心所形成的妄想,而在生死輪迴中輪轉不已。能夠善於觀察這種種的情況,了解根本無實在的我,這即是人無我的智慧了。就如馬鳴菩薩說的:「本性清淨,無明不覺,染心相現,雖有染心,性常明潔。」

法無我者:

「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

法無我是說,了知人無我後,遠離心意識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皆是妄想,也要遠離,不住在法執上,就是法無我的智慧了。傅大士曰:「人空法亦空,一相本來同。遍計虛分別,依他礙不通。圓成沉識海,流轉若飄蓬。欲識無生理,心外斷行蹤,是不著諸法相也。」

 

接下來,大慧大士已自心境界,善解其義,就讚美佛說: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世間一切的生滅法,生生滅滅,滅滅生生,如莊子說的:「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就好像空華,華而不實,智慧不落在空與有的上面,發大悲心,救度苦難眾生離生滅法也。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現象的存在,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都是自心意識所變現出來的,眾生愚迷不能了知一切皆幻化不實,還緊緊的抓住心意識所變現出來的種種幻像,故不得清淨。《圓覺經》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佛已了知,故發大悲心,救度眾生不落在空與有的上面。

「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外道執迷於斷常二見,落於邊執見中,未能以正知正見觀照它,故佛發大悲心,救度外道離斷常二見。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燄,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菩薩已知人無我、法無我,遠離煩惱障和所知 障,自知自性清淨無相,而眾生愚迷,不能了知二無我及自性清淨無相,所以佛發大悲心,悲憫一切眾生,破除愚迷。

因此切記,參禪學佛不但是要徹底瞭解自己究竟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發大悲心。僧若訥說:「菩薩初修行,皆發此廣大心也。」發心了,自然而然,在理上、事上就可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壞,貪瞋癡慢疑惡見等之煩惱有多重,慢慢的把不好的習氣去掉,心時時存善念,而後能心量擴大,變化氣質。

《楞伽經》一開始即把整部經典的精華和盤托出,接著問一百零八個問題,然後衍生出後面種種的問題。

以上只是一點點的體認,希能更上層樓。

 

 

返回知友論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