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的唯识精义

 王光旭

壹、前言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然金刚经云: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佛法之释浩如烟海,只为阐述佛法甚深玄奥之义,故十宗之说,三藏十二部经。仅为言说方便。如坛经所云:

「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

所谓一切法门、言语皆为方便,只为以言说方便之指,指第一真实之义。

六祖曰: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

貳、禅与唯识

一、禅与唯识的渊源

禅有多种解释,一般意义上有“思惟修”或者是“静虑”,而禅宗所言的禅实在是广大而不可思议,其本身就是“不可说,不必说,也不能说”。[1]

依坛经所载,禅以七佛为始,至释迦牟尼佛于灵山拈花付嘱迦叶尊者,

「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传至第二十八祖达摩尊者(汉传初祖)于东土显化,至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汉传六祖)之后于东土大兴,传承至今。

以佛法在汉地的流传,禅始终和各宗各派多有渊源。

1.「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众多经论,其中《金刚经》,《维摩诘经》等皆为禅宗之要典。」

2.「东晋庐山慧远大师,整合大小乘禅、教,弘扬念佛法门,建立净土宗。」

3.「隋朝天台智顗大师,以《摩诃止观》统摄一切法门,大兴天台宗。梁朝傅大士,践行维摩禅,其与后世天台,也有诸多联系。」

4.「中唐清凉澄观大师,于禅门(牛头六传、菏泽再传)见性后,分判诸宗教理,为华严三祖。」[2]

5.唯识为弥勒菩萨亲传于无著、世亲菩萨,后由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系统阐述并弘扬唯识学,唯识宗依六经十一论为其主要经论,其中《楞伽经》亦为禅宗印心之要典。

二、唯识的重要性

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因为禅与唯识的发达,贞观之治后开大唐之盛世。

《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唐太宗盛赞,“只千古而无对”。

2.唯识解决的问题

 1)存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2)一切存在的关系是什么(形上/形下,主观/客观,内在/外在,心理/生理等)

 3)如何超越以上的关系,而归到存来本来的状态

3.唯识讲什么?

1)佛法讲三世因果,唯识的开展亦建立在业力的三世因果上。

如吾师张公尚德所言,

「一切一切,特别是众生,都是从阿陀那识或阿赖耶识的变现而来,有净和垢两面。垢者,烦恼也,佛法谓之无明。」

2)了解唯识学,要把握住其总纲。即是“唯识”,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要了解宇宙一切的存在,在哪一种时间、空间和人事物里面,它的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之全体内内外外是什么,用一个名词做表达,叫做唯识,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心是积集,识为分别,在积集中有分别,在分别中有积集,所以唯心、唯识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从语言和经验的逻辑来说,心是内涵,识为外延。」

《坛经》亦云: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3)唯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和其他诸法皆须融汇贯通。

「通群经方能通一经,佛法的各个经验与位阶层次,皆需亲历;甚么是极苦与极乐,都需自尝,然后超越,否则不知什么是佛。」

「如果要彻底了解识与心的内涵与外延,那就非从佛法果位层次,历经罗汉、辟支佛、菩萨五十二位,一步一步了解不可。要先在理上证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然后超越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历经各个时空存在阶段中的酸甜苦辣、忧悲喜舍,才能一一了然。」[3]

唯识学依此展开,又有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笔者将在后续具体阐述。

三、六祖坛经的重要性

六祖法宝坛经,乃六祖大师慧能于韶州大梵寺坛上所说之法,由门人法海记录,后尊称坛经。夹注辅教编六坛经赞题注:

「始其众人欲请宗门第六祖大鉴禅师开演东山法门于韶阳大梵寺,尊敬大鉴之道,乃封土为坛,以资其说法。其后其弟子者集大鉴之说因而目为坛经也」

坛经文字概要,义理深远,乃汉传佛教惟一称经的典籍。其「见地通透,证量高深,扫除法义葛藤,不落止观窠臼,岂屑布巾细行,此南宗顿教之难得难闻也。」

坛经有多个版本,虽有文字结构稍有不同,然其义理一也。本文阐述以宗宝本为主,亦参考敦煌本,以作补充。

坛经宗宝本分为十品,

行由第一,般若第二,疑问第三,定慧第四,坐禅第五,忏悔第六,机缘第七,顿渐第八,宣诏第九,付嘱第十。

可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行由):

言六祖悟道因缘部,统摄全文,以“闻思修证”循序其迹。

第二部分(般若,疑问,定慧,坐禅,忏悔)

涉大梵寺说法部,总述教法,以“戒定慧”概述言之。

第三部分(机缘,顿渐,宣诏,付嘱)

分举弟子等问答部,详释要义,以“诸法空相”破诸邪见。

坛经「说一切法,莫离自性。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摄净土、天台、唯识、华严诸宗义,含忏悔、发愿、皈依、戒定慧诸法,答诵经、常无常,三身四智等诸疑,实乃融汇贯通之一宝典。

如玄奘法师言,「圣人作论终不相违,但学有向背耳。」。笔者尝试就所学,作文字解读,结合《唯识三十颂》及相关典籍来研究的六祖坛经中的唯识精要。

叁、六祖坛经的唯识精要

一、存在的究竟是什么

1.自性本空

坛经全文处处皆言“自性”,所谓「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何为自性?佛经用许多的词来描述,佛性、真如、如来藏、涅盘,如来,这些词就个人理解而言是从不同的层面来试图描述那个本有的状态。

比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性论里所说,「一切众生是如来藏」这是从众生本有的,可以成佛的因位来描述的。

比如六祖所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从彻底的证量上来描述的。

其所有的描述和阐述,只为一点「去假归实」,而「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坛经云:「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无名者,便是不可说,不能说,也不必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如果硬要说,也就是「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唯识三十颂》开篇半颂就讲此说完,后面无非是开衍的阐述而已。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一个“假”,从多个角度诠释: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一切法如幻」 所以谓之假;也就是人无我,法无我。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一法可说,所以谓之假说,也就是无一法可得。而佛性,自性,涅盘,如来藏均为假说。

因此,若言「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言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所谓也就是「心生种种法生」,

反过来,「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也就是「心灭种种法灭」,那就是识自心见性,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三性三无性

虽一切的众生皆能成佛,但落在三界中,为何凡夫仍在轮回中沉浮,不能识自心见性成佛,原因是「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妄想 :不真实的活动与想法。

执着:紧紧的抓住一切不放。

简单的来说,凡夫紧紧的抓住自己的存在,包括形上/形下,主观/客观,内在/外在,心理/生理等等。

坛经云: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凡夫的愚痴正在于此:

自己束缚自己,不知道、不能归到「本元自性清净」。

《解深密经》中,用三性三无性来做解释,《唯识三十颂》第二十二~二十五颂也在描述三性三无性。

三自性:

1)遍计所执性:「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2)依他起性:「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3)圆成实性:「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唯识三十颂》云: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对应三自性,三无性超越三自性。

三无性:

1)相无自性性:「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2)生无自性性:「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3)胜义无自性性:「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

《唯识三十颂》云: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相无自性性超越遍计所执性:凡夫妄想执着一切的存在为实有,而遍计所执的相并不存在实际的本体,是幻是假,是诸法空相

生无自性性超越依他起性:一切的存在都是因缘生,因缘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物故彼无」,既然是因缘和合,所以没有实际的本质性。就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胜义无自性性超越圆成实性:既然「本无一法可得」,所以也没有个实际存在的圆成实性相。所以立胜义无自性性。

三自性和三无性,在坛经中对此的用无相、无念、无住来描述,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所以「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最后归到「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二、一切存在的关系是什么

1.八识

虽然自性本无一法可得,但凡夫在生生死死中,日日夜夜中,外迷着相,内迷着空,如《楞严经》所说,「背觉合尘」。在种种的现象流转中,我们生命的全体在绵延的空间与时间中转换而相似存在,一切的存在、一切的相转都是依识而变现的。

《唯识三十颂》开篇云: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三种能变:

1)异熟:第八识阿赖耶识、种子识,《唯识三十颂》云:「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又名藏识,「谓能含藏诸法种故」。藏有三义,能藏,所藏,执藏。

能藏-「以能含藏善恶种子。历劫不坏」

所藏-「前根身器界善恶种子所藏之处」

执藏-「末那坚执为自内我」

也就是说,我们存在的生命种子,是以种种的式样与内涵,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与绵延的空间中,因为自己盲目意志,要以某种形式和内涵活下去,而不停的现行、熏习,含藏,没有停歇,「恒转如瀑流」。

释迦牟尼佛在《解深密经》中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暴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也正是因为凡夫紧紧的抓住自己,所以得不得解脱。也就是第七识的执着紧紧抓住第八识——抓住自己存在,误以假我为真我,假法为实法。

2)思量:第七识,末那识。第七识以第八识为所依,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恒审思量第八识,紧紧的抓住自己,抓第八识的种子为自己。

末那,即染污的意。此识具四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所以称为染污识。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此识中没有嗔和疑,所以凡夫不会恨自己,更不会怀疑自己的存在,所以紧紧的抓住自己,生生世世缠绕不得解脱。而第七识又叫意根,为第六识所依。[4]

3)了别境识

 「了别境识」,指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了别即明了、分别。前六识可以明了,分别内外诸境。六根对六尘,中间发六识,以了别境识。

窥基曰:

「心境识了名之差别,是诸识之通名也。了别别境及粗显境唯前六故,对比六尘说六识故」

我们的存在通过六识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受困于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甚至是梦里见到的影像,而不能归到本来的自己。

2.三身四智

在坛经中,用非常简短的话概括并清晰阐述了上述三种能变。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

又言: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所谓心外无法,「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缘何从自性而生?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若能明白这个道理,而归到真如自性起念,那便是「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正所谓「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凡夫迷者为八识,如来觉者为四智,「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体”者,本质、究竟之义。所以如若觉自性,「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便可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坛经偈:「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六祖言:「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何为三身?

「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所谓一体三身自性佛,「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此三身不从外得,只自悟自性,所谓「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坛经云:「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自性本空,法报化三身本是一身。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悟三身无自性,明四智菩提,悟后起修,六度万行,身智无碍,于一切处物任随行。正是了了了时无可了,行行行到法王家。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三、如何超越,证到本来的状态

佛说大、中、小三乘法,坛经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言最上大乘法。

何为小、中、大三乘?「见闻转诵、悟法解义、依法修行。」

何为最上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

然「法无四乘,心有等差」,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不明「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

经云:「『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各须自修。」

1.修最上乘法

然马祖所言:「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坛经亦云:「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修”做何解?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

坛经云:

「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云何即得达道......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

《菩萨戒经》云:

「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真修道人必相信、了解「即心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不假外求,于自修自证契入之。

如德异禅师所言: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证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复明,所以证也;以背成者复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证也。」

自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亦「不在于诤」。

法眼文益禅师言

我向汝道是第二义

昔德山禅师于龙潭不明此理,言「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后担《青龙疏钞》见龙潭禅师,得其接引言下大悟,于堂前尽烧经枢,言:「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虗。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坛经云:「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当下即是,见性成佛。

2.善知识

此最上乘法,教外别传,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纵使上根上智之人,犹须善知识方便接引。

宗门相传:

「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六祖言: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然千里马易得,伯乐难寻。

黄檗禅师曰:

「大唐国里无禅师! 」「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夫善知识者,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夺人夺境,别具深心,只为弟子言下识得本心,「顿悟圆名色是空」,当下即是。弟子悟后犹自侍师数载,日臻玄奥,方堪荷担大法、继续慧命。

引戒禅师言:「坚誓忍苦、辨器授话、入室搜括、落堂开导、垂手锻炼、机权策发、奇巧换回、斩关开眼、研究纲宗、精严操履、磨治学业、简炼才能、谨严付授。」

南公怀瑾太老师云:「古德禅师参学之师虽多,而得法师,终承一绪,以发明心地,印取见地者为宗。」

如永嘉大师言:「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夫善知识者,「至人暗然不见其威仪,而成德为行蔼如也;至人颓然若无所持,而道显于天下也。」

非上根人,若遇此善知识,狐疑不信,未免疑谤。如「狮子一滴乳,迸散六斛驴乳」,甚未可叹可惜。

《唯识三十颂》云:「善谓信惭愧」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遇此善知识之时,望此语共勉。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

纵若非法器,是人须「发真道心,修诸法行,勤行福德,专志菩提......因地既真,果自调直,愿力积至,因缘可凑」,方能自成法器。

3.无相法门

   坛经云:

「因何闻法不自开悟?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众生陷入无明之中,不能契入内证圣智,真正的无我无法,而在于紧紧的抓住自己,在烦恼之中不得解脱。

唯识中五十一个心所中,其中烦恼心所有二十六个。

《唯识三十颂》第十二~十四颂云:

根本烦恼六:

「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

小随烦恼十

「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

中随烦恼二

「无惭及无愧」

大随烦恼八

「掉举与惛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

坛经云:

「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六祖依次授予于无相忏悔、发四弘誓愿,授无相三皈依戒,授禅法,

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

于一切时烦恼尘劳常不能染,

「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

法法不离自性。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销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

有偈云: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1)无相忏悔

忏者,「忏其前愆」,永不复起。悔者,「悔其后过」,更不复作。忏悔二而一也。「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坛经》言“无相忏悔”: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观普贤行法经》名“第一忏悔”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金光明经》名“无生忏”:  

「谓了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业实相。见罪本源。法界圆融。真如清净。法虽三种。行在一时。无生是正。」

《梵网经》名“实相忏悔”:

一心之中。法尔具足。如此观智。全即谛理。深达罪福相。徧照于十方。是名实相忏悔

《观普贤行法经》小弥陀忏言五种忏悔之第一忏悔:

「不必礼拜应常忆念第一义空

「此忏悔,不必拘于礼诵之功,但当存心忆念正理,不谤三宝,不于修梵行人作恶留难。是即忏悔也。」

所谓第一忏悔,无生忏,实相忏悔,无相忏悔皆为一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于念念中心不可得,念实相无相,不为妄想染污。

坛经云:

「从前念今念及后念,

念念不被愚迷染......念念不被憍诳染......念念不被嫉妬染......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妬等罪,悉皆尽忏...... 悉皆永断。」

真忏悔者,自见本心,「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无时罪亦灭」,依无相忏悔,灭三世罪,得三业清净。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永嘉证道歌言: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

《唯识三十颂》云:「善谓信惭愧」,十一善心所中,惭愧占二,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以止息恶行为业。真修行人常生惭愧,但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于六根本烦恼、二十个大中小随烦恼深深忏悔。

《四十二章经》云: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止其心,罪来归身,犹水归海,自成深广矣;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也。」

《坛经》云:

「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

有偈云: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但以《普贤行愿品》一颂共勉共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发菩提心

如南公怀瑾太老师在《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中所言,

「普贤行愿品的修法,是学佛学道最关键性的信念所在,我们的心量要以普贤菩萨广赅无尽三千大千世界虚空般的行愿力为榜样,方是真修行人,才是真佛子。」

如何契入普贤菩萨大愿大行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心。

华严经云:

「菩萨因是初发心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三世诸佛从初发心修菩萨行,乃至成佛」

《楞严经》菩萨五十二位十住位之第一住位,即为发心住。

云何为发心?一者:「上求佛道」,二者,「下化众生」。虽言二者,其一也。愿力生不可思议境界。真发心者,入菩萨道内证圣智,必契入无我无法的大愿大行。所谓「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华严经》云:

「发菩提心,求一切智」

《维摩诘经》慧远疏曰:

「期求正真道,名为发心」

《显扬圣教论》云:

「发心者。谓诸菩萨发菩提心。若诸菩萨住菩萨法性。为欲利益十方世界所有有情。依彼行相强胜因缘。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大誓愿。受发心法。谓我必定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度十方一切有情令离诸烦恼故。及离诸苦难故。」

众经皆言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数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古德言:「笃道推德,莫至乎四弘愿」。六祖亦以自心自性四弘誓愿相授,道尽此中真意。

坛经云:

「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

  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何名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妬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

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何名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

悟道容易修道难,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皆从心而起,但以般若之智度除自心烦恼,唯须自修,莫从外求。

何名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

「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何名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修道容易行道难,于自性自见,犹须大愿大行相合,上求佛道即是下化众生。

达摩祖师言二入四行,理入犹有行入, 所谓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亦正是行与愿合,志与道合。

智顗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云:

「有愿而无行,如欲度人彼岸,不肯备于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菩萨发四弘誓,不修四行,亦复如是。」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云:

「一切行者施等诸行。一切愿者广大愿故。此二相资起必俱故。普皆修习者。由无缚着解脱自在。无量行愿皆修习矣。」

菩萨璎珞本业经云,

「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发心住是上进分善根人」。若真信佛法,必生精进之力,上求释迦牟尼佛开示的无上佛道,投入普贤菩萨广大深密的行愿海中。

如吾师张公尚德所言,「永远的没有自己,绝对的为苦难的众生服务」方是真学佛人。方是

「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但以《普贤行愿品》一颂共勉共愿: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3)戒定慧

佛法不在语言文字,而是实修实证之经验。学佛修道之人诚意正心,发大愿大行,犹须历经诸苦,堪忍能忍,难行而行,方终能达至彼岸。

然苦海无边,彼岸难见,犹须渡海舟阀,三乘诸教无不言戒、定、慧三学,以此法方能渡得。

何名戒定慧?

唯识三十颂第十颂,

「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五别境第四者为定,第五者为慧

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神秀大师言:

「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六祖言此戒定慧解,「实不可思议」,然此戒定慧接大乘人,禅宗之戒定慧又别。

1真戒定慧

昔李翱问药山惟俨,如何是戒定慧?

师曰。

「贫道这里无此家具

翱莫测玄旨。

师又曰。

「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闺合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六祖亦道戒定慧,言此法接最上乘人。

「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盘,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盘,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既然无一法可得,戒定慧法亦不立。有什么闲家具?既能建立万法,自然有戒定慧法,既然立亦得,不立亦得,方言真戒定慧。

六祖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2)戒

若心地无非是自性戒,亦言无相三皈依戒,亦名金刚宝戒。

此戒实无二名也,本自一也,皆是自性本元清净,一切众生是如来藏。

《梵网经》云金刚宝戒:

「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偈云:  

「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坛经》云无相三皈依戒:

「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

无相三归依戒者,戒其必归依自心觉、正、净,此是「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

依此无相三皈依戒,破除我贪、我嗔、我痴、我慢、我疑,依正见去邪见,方言防非止恶,一切皆不染着,「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归依自性三宝」。

《四十二章经》云:

「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在家有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有沙弥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亦有菩萨戒等。

《佛遗教经》云: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坛经》云: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诸学道人当心诵金刚宝戒,身口正戒正行,自见本心,直取无上菩提。「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此方正是虽不言戒,尔时一言一行皆戒也。

3)定慧等

既得授无相三皈依戒,犹言定慧等学。六祖言「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慧等学」,其作何解?

一者,定慧一体,不言定慧别,非二也。心地无乱即是定,定中方能观般若,心地无痴即是慧,慧中自是持正定,二者一也。

《坛经》云: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二者,定慧缺一不可,有慧无定,不是正慧,有定无慧,何言正定。

《坛经》云: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三者,莫言先修定后发慧先,或言先发慧后修定。

《坛经》云: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概而言之,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此般若行即是定慧等持,亦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此直心如四祖道信言:

「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既明一行三昧,方知何为坐禅,何名禅定

坛经云: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既言「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则以下诸境,皆是自缚,妄作功夫。

或言常坐不动,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或言心念不起,

「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或言出定入定,

「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或言看心观净,

「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或言念尽除却,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4)依法修行

既明戒定慧,当知以自性一心而统摄三法。此三乘之达道也。

六祖慈悲,授自性五分法身香,言「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又言无相颂,若依此颂修行,「常与吾同处无别」,必至达道。

自性五分法身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妬、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覩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4.修行次第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犹见章台路。

既知无上菩提何处,犹须渐次苦行方至。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小乘声闻犹言四向四果,大乘菩萨更须历经五十二位,随登佛地。

《唯识三十颂》亦言修行五位,「谓具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谓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

《坛经》中六祖亦有言说。

1)资粮位

《唯识三十颂》曰:

「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性相,能深信解。其相云何?」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此言于能取、所取压服,然终未能扶除,遇境乃发,犹是累积福德、智慧二资粮。

《坛经》云: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2)加行位。

《唯识三十颂》曰:

「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此言心中犹有一物所立,犹不见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以有所求求无所得,欲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昔神秀师,于殿前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亦未超此境,五祖言:未见本性,只到门外。

虽得如此,诸众生历劫修行,至此地极,已可言世第一法。

成唯识论云:

「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

五祖亦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3)通达位。

《唯识三十颂》曰:

「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其相云何?」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既离我相、法相,远离诸尘劳之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此时「照见五蕴皆空」,证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六祖有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既悟此理,犹须保任,此名善护念,

金刚经云:

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楞伽经》云,

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坛经云

「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只此心诸佛菩萨如所教住,所共护念,「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4)修习位。

《唯识三十颂》曰:

「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其相云何?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众生皆在分别之中,菩萨断见、思之惑,犹须断尘沙惑,「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历经菩萨初地至七地,至第八地不动地菩萨,入无生法忍。「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心经》云: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维摩诘经》云不二法门:

「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六祖亦言「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何名不二?

「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

言二者,凡夫见也。凡夫不明此理取净舍垢,取善舍恶,亲佛疏魔,断烦恼取菩提,殊不知言妄同二妄,若存此见终是去佛远矣。

《坛经》偈云: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但自离吾欲,见性剎那即是真。」
若入此不二法门,正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有偈云:

「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

  愚痴佛众生,智惠众生佛

  心剑佛众生,平等众生佛

  一生心若剑,佛在众生中

  一念吾若平,即众生自佛」

如是超越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然后「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言,「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5)究竟位。

《唯识三十颂》曰:

「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此究竟位为佛之境界,亦言常、乐、我、净。

大乘本生心观经云:

一常德者。不迁不变之谓也。性体虗融。湛然常住。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故为常德。

二乐者。安隐寂灭之谓也。离生死逼迫之苦。证涅盘寂灭之乐。故名乐德。

三我者。自在无碍之谓也。然有妄我真我。若外道凡夫。以五阴身强立主宰。执为我者是妄我。若佛所具八种自在为我者是真我。故名我德。

四净者。离垢无染之谓也。诸惑净尽。正法满足。如大圆镜。了无纤翳。故名净德。」

以六祖悟道之偈云: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虽言此修行五位,只为方便明悟,不可言执。

昔行思大师见六祖,

六祖问:「汝曾作什么来?」对曰:「圣谛亦不为。」

六祖又问:「落何阶级?」对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方知此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法门,惟论见性,不立一切,亦无有次第。

如六祖言: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祖师西来,以心印心传此无上法门,唯望诸君但有所入,莫言有得。

踏南天,碎凌霄,踏破毗卢顶上行。

不言安憩小歇场,但至无上大宝所。

以上感谢吾师张公尚德先生的教诲,及吾师兄魏盛博士于上海《佛性论》《六祖坛经》课程的教导。所言仅笔者言说理解,无实地相应,若有谬误,实吾见地不至,与诸教言说无关。

肆、结语

「吾师张公尚德先生,早年(1959)提出以佛法的唯识论涵纳西方经验哲学的方法;中年(1976)再提出透过康德再转向中国哲学,也许是中西哲学会合的一条道路;之后则开创性地从亲身经验以禅门方法证到哲学的物自体,绝对是活生生的示现,应当特别注意(参见〈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成就在哪里〉一文戊、己两节)。」[5]在吾师的带领下,黄高证博士,魏盛博士等亦沿此路线,在禅与唯识结合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回望过去的一个世纪,特别是过去的十年,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然而精神上的匮乏却越发显著。两千多年前佛陀见生老病死而出家求道,而实至今日,众生犹被烦恼所缠缚,甚至愈加痛苦。

就笔者所见,父母一代和自己所处一代皆处于困境,不仅不知如何自处,如何归到平静,更是陷入夫妻、父母、子女等一切社会关系的漩涡中,提不起又放不下,痛苦不堪。面对生生世世的父母、老师、六亲眷属,吾心难安,何况一切众生,真是涕泪悲泣,感同身受。

当面对这个时代的问题,正需要唯识和禅的继承和融合。在现代社会精细化分科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比唯识更能洞彻人为什么痛苦,没有比禅更能当下让人归到平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吾辈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舍己为人,不光于言教通究,更须于证量深入,承前启后,荷担如来正法,于此娑婆世界自成净土。如六祖见五祖言:

「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以此语,与诸君共勉。

 

参考书目:

[1]张尚德,禅的超越性

[2]魏盛,六祖坛经浅谈(五)-内容简介,2017

[3]张尚德,通群经方通一经, 2007

[4]张尚德,唯识三十颂简述

[5]魏盛,和平的基础,2017

[6]张尚德,全面解决人类社会问题在重建印度的唯识哲学, 2007

[7] 谈锡永,解深密经密意

[8] 唯识三十论颂

[9] 六祖法宝坛经

 

尚德讀後:

   論及《六祖壇經》,有太多點需要考慮:

一、 六祖的絕對吃苦。

二、 六祖的聖慧與出生,絕對是佛緣的示現。

三、 六祖的悟道,影響從其以後中國文化的藝術、建築、詩歌、哲學思想及民間生活,至深至廣,從此出來許多在超世中入世,在入世中超世,且至為高邈的禪門人物。

四、 六祖從《金剛經》悟道。《金剛經》文句流暢,佛法的思想結構委婉周全,非常容易吸引人的閱讀。以前禪門印心的《楞伽經》,則是文字深奧,義理深邃,各類人文哲學的問題和佛法的相當究竟,都解釋得非常清楚。卻因文句艱澀,很是難懂。關鍵不在文字語言,而在內證聖智的現量上,這要超越俗諦,方法上要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才可稍事證到:

「因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

由於這些原因,自六祖《金剛經》悟道以後,很多學禪者便捨《楞伽經》而就《金剛經》。再透過宋明理學的開展,有些引禪入儒,或就儒契禪。以及其後西洋經濟與科技文明的蓬勃發展,應驗了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說的:

上帝已經死亡

中國的儒釋道三家原本也有與形而上合而為一的宗教情懷,亦為之衰落。

五、 真的要謝謝南公懷瑾先生,祂一生苦心孤詣地提倡禪門文化,認定自己是二楞子(指悟道的楞嚴經與印心的楞伽經)。

在理論的宗上和實際的証量上,必須恢復《楞伽經》,禪門文化才有機會大放光明。

尚德在此也要大聲呼喚一下:

    吾師方公東美先生一生透過深入哲慧,從而大徹大悟,彼固為一代哲學通儒,實亦為大禪師,此可從其《華嚴宗哲學》一書見之。

此外,知禪,必會懂唯識;了解唯識者,也一定會入禪。

大禪師憨山因此悟到:

「若迷則為識,悟則為智」。

    在《六祖壇經》內容中的唯識學,是至為重要的。真的說來,佛法是智慧即般若。

方東美老師一再說:

「不是識,是智。」

良有以也。

 

二零一七年八月一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