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夢幻與真實

沈卉博士

摘要

天地呈乾坤二卦,蘊日月山河萬物之存在,歷其生死之二相。《易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生命之生死輪轉亦道乎?超越陰陽後的生命存在又為何?老子曰,道法自然。存在即道法。生命存在以何種形式發揮作用?宇宙萬物間是否有著必然的關聯?中華人文文化的精華即是禪,禪門人物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出得超越世俗的灑脫和超然,此种境界如何達成?謹盡已綿力,試以此文略解諸惑。或以此為一投石問路之引,愿有志諸學自參之。

 

楞伽經開篇,大慧大士頌偈,前幾句為: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即是說:一旦認識到了世間萬物的起起落落之無定相;人體心念之來去無尋跡;世間萬法輪迴相繼流轉之生滅無常後。超越有無二相,超越能覺與所覺(心及心作用的對象),便能體悟到萬法的無相(自性本空,且空無自性),證知“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往聖先賢以悲心度眾生,眾生常曰諸佛菩薩的存在為之示現,完全遮障其為真理拋頭顱灑熱血地奉獻。佛祖為悟真諦,十九歲出家,皇帝也不做,遍學一切法,知非即捨入雪山,死去活來後,以破釜沉舟地毅力和決心,靜坐菩提樹下,歷經七日,夜睹明星悟道。

“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此番心路歷程之總總,吾之後輩,欲參學否?

吾師張公尚德先生曾說:

人最重要的,是對整個人類,因貪嗔癡構成個人和全體命運的不幸與悲哀,要有一份深度的憐憫與同情,這才是人之為人的起碼條件;

其次,對自己要有一分堅定不移,且合乎事實、智慧與經驗的信仰。

如何看待自己的存在;如何堅守自己的信仰;如何透過信仰完善現有存在,這些即是此文試述的內容:

 

壹、道通為一

什麼是道?

道是宇宙萬物運化、變遷的緣由和規律。

老子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道家以物理觀念解說宇宙人生。事物之存在是沒有緣由的,因為存在所以存在了。天地是物性的,萬物的存在是在物性中又超越物性的。時間、空間觀念是人為思維意識上的劃分,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存在本是打成一片的,身心內外的一切存在本是統一在一起的。所以萬物在互化中,只有變化,沒有生死。

 

佛家是通過解析生命的存在來回答“什麼是道”,釋迦牟尼佛把宇宙本源稱為「阿陀那識(或種子識)」,祂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三界萬法都是種子識之功能的變現:流注生、相生;流注滅、相滅。眾生逐相故有生死之輪轉,楞嚴經說: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一切有情超越了對身心內外一切的執著妄想後,呈現出的生命狀態,為了表達的方便,此種境界姑且用一個名詞稱謂之——真如。

老子又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真如即道,道之本體乃不可說,不必說,不要說。

因為三千大千世界,萬物存在之過程、規律、運化方式皆是因緣所生法:

1、所有存在都沒有恒守不變的本質,乃是依靠多種條件疊加,因緣和合而成;

2、且促成其成立的種種條件皆是變動、無定性的。

正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假名其為空,然法爾如是。故不可說,不必說,不要說。

雖可用語言文字表述之,然一切語言文字皆無實義。以指指月,指不是月。描述表達本身是有為法,而證道的首要條件便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超越一切意識、語言與知見。

 

其次,在甚深禪定中(絕非單純靜坐,行住坐臥皆為要),打掉我執法執,住無所住,在超時間超空間中,大光明現前,與宇宙的能量合而為一,可以證得自性的清淨、圓滿。

轉識成智時的心識功能,非親身經歷無法體會;而心識完整的作用,非達到佛境界不可完全證得。故不可說,不必說,不要說。

 

再次,證得寂靜光明,並不執著寂靜光明。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

不著空,不著有,不著也不著,超越生死,了無生死。如此這般為那般?

證得法身般若,起大機大用。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道通為一。

如入化境。珠珠相映,光光相耀,一珠即一切珠,一切珠即一珠。

此般圓滿、寂靜、莊嚴、光明,內裡清風朗月,如閒雲野鶴,得大自在,遊戲人間。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止、止、止,我法妙難思。

不可說,不必說,不要說。

  

貳、生命存在是怎樣的?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是過去、現在、未來存在的全體。識是過去、現在、未來存在的全體認知力。心與識沒有絕對的劃分,是生命存在功能對身心內、外事物的相應。因此,既是生命存在的全體,哪有內外之分,上下之別,心物一元也。

 

心物一元并非指主觀的認知力與客觀的物理現象是同一個東西,而是指:

1、主觀能見功能的自性,與客觀的物理現象,及主觀對上客觀時心理思想的作用,都是暫時性的,并非恆常性的存在。

2、這個能見的功能與所見的現象,都是清淨圓明的自性本俱的法爾作用。

 

佛法將識粗分為三類:真識、現識、分別事識。細分為八類: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

1、真識:是如來藏識(阿賴耶識)的真相,是自性本體的真相;

2、現識:是主觀能覺之功能對上所覺之現象,分別意識未發揮作用時呈現現量境的作用;

3、分別事識:是主觀能覺之功能對上所覺之現象,分別意識發揮作用,故能分別一切事物。

 

七處徵心,八還辨見,覓心了不可得。凡夫不能了解自性本體的真相,只因有分别妄想的執著。

以有所得之心,求無所得之果,緣木求魚也。永遠在分別現象中,既不能維持現量境的呈現,更無法超越現量境,體悟到自性的本自具足。

 

八個識是妄心的分層作用,妄心也是八識的總名。八個識的認知功能是整體的,是一而八,八而一的。

八識發揮作用需要依靠多種因緣條件的存在,是因緣所生法,此為依他起;當主觀的能見功能對上客觀的所見現象時,無始以來的我執、法執,致使牢牢地抓著內外境不放,執此為我,輪迴流轉,此為遍計所執。

  

另一層面,就形而上本體而言。當依他起和遍計所執沒有作用時,執著妄想的因緣都滅了,轉識成智,證得圓成實的真如境界,知其——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1、能見的功能在因緣不具足的情況下,雖無法發揮作用,但其能見的功能並未消失。

2、能見的功能,并不隨客觀現象的改變而改變。

3、能被認知到的客觀現象并非能見功能本身。

4、若要見到能見的自性,則需離開能見的功能和所見現象。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當妄想的因緣滅了,遠離分別妄想,遠離能覺和所覺的作用,就可以明了內在的身心和外在的一切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物質世界等等,都是如來藏識(阿賴耶識)功能所顯現的境界。此為明心見性。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如來藏的真面目,能見自性的真相,真如的究竟實相——常樂我淨。

  

参、生命的存在形式:

一、        在時空中的劃分:

宇宙與人類心性之究竟,原是一體,打成一片。過去、現在、未來是人為思想觀念的劃分,時間與空間的制定規則是相對的,其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二。從點、線、面、成為圓,構成立體時空,遍十方、化無形。

世間可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1、欲界: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欲界天人此為欲界中的六道輪迴。

2、色界:初禪天(離生喜樂)、二禪天(定生喜樂)、三禪天(離喜妙樂)與四禪天(捨念清淨)構成色界天。

3、無色界:為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天)。

欲界的生命來源于男女愛慾;色界只有光和色,色界天人遠離愛慾,生命來源于情;無色界,是即無欲又無色的純精神領域。

 

借凡夫有漏之身,從人道起修,至天道,經小乘(聲聞乘,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起修),中乘(緣覺乘,依十二因緣起修),大乘菩薩道(五十五位次序: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至十地菩薩),最後成佛。

 

聲聞乘羅漢有四種果位境界: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只有修至四果阿羅漢才能跳出三界。聲聞、緣覺乘并未超脫變易生死;大菩薩與佛則是“涅槃生死等空花”,證得寂滅不入涅槃,因慈悲愿力,遊歷人間。

 

此番劃分是就解脫境界的階梯式進步,來表述修證之漸次,但就心性修證之要:

“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形而上的第一義諦,本無次第相續可言。若能證悟,當下即是。

“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兩種死,是名佛知覺。”

凡夫與諸佛菩薩皆為同一身心起用,凡夫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能攝受一切妄念,證知人無我、法無我;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遠離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斷滅了貪、瞋、癡根本煩惱和二十個大中小隨煩惱,常住“一念不生全體現”的清淨妙覺中,便是“善能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的佛知覺境界。

  

二、        生、死與涅槃:

1、為什麼會投胎?

“受熏持種根生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覺者智也,不覺者迷也。不覺,故有三細六粗。欲界眾生,中陰身不覺;含藏、執藏、所藏的第八識阿賴耶識(種子識)的五遍行第一個作意發動;無明業相生起;中陰身要入胎。

受相同業力吸引,中陰身被吸引至有緣的父母身邊。此時若父母迷於情愛,精子、卵子結合,中陰身入胎,此三緣和合,形成生命最開始的存在。

住胎後便是十二因緣發揮作用: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暖、壽、識三位一體。當人體死亡時,前五識的感覺逐漸消失(四大分離),第六識意識(分別意識)慢慢沒有了,然後是第七識的我執逐漸沒有了。伴隨著身體的溫度慢慢冷掉,第八識的功能最後離開。如此這般,生死輪轉。

 

2、形成現有的生命存在之四緣:

①因緣。有名親因緣,生命之能生起功能的種子。此種子即是生現行的因,同時這一刻的種子受到現行的影響產生未來的果——未來的種子。種子;種子能生現行;被現行熏染后的種子,三者為親因緣。

②增上緣。成功受孕的受精卵,它攜帶父母遺傳基因;及從嬰兒成長至具有獨立思維能力之成人個體,在此過程中接觸到的外界影響環境,均為增上緣。

③所緣緣。所緣即心與心所作用的對象。同時此作用對象會成為原因,反過來影響心與心所產生作用,則此心與心所作用的對象即為所緣緣。

現在的生命受業力驅使而投胎,種子包含了前世習氣(親因緣)和現在父母的遺傳(增上緣),然後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增上緣)。這些多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現在的主觀認知思維(所緣),再產生新的思想和行為(所緣緣),然後和周遭環境發生作用,相互影響。

④等無間緣。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由人的行為產生新的業力,如此循環反復叫等無間緣。

 

佛法不離世間覺。此處特意提及四緣,旨在修行中,藉此因緣,反觀自身:是否深度懺悔了自己的存在?是否欲從根源上解脫(男女情慾)?是否堅守智慧(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凈熏染種子?點滴回饋之恩,同體大悲之情,能否從自身做起,努力改變周遭環境、社會風氣,為他人助益?

這樣的修正歷程正是《大學》所說:“致知而後格物,格物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3、一切無涅槃。

涅槃是自性諸法性空的境界,是聖智自覺的境界。但若是認為有一個寂滅的無心境界存在,便落在了生、死流轉中。

①小乘修道者乃自了漢,畏生死、懼動念,沉住空寂。即便修成大阿羅漢入滅盡定,仍是住有餘涅槃。因阿賴耶識中的習氣種子未凈,出定后仍會流轉再入生死輪迴,至此需發大心大願,才能證得無上菩提。大乘菩薩們,自心愿力,為度眾生,無懼入世,超越生死。

②小乘未轉識成智,不敢起用,故認一個諸根未起用時的休息之境為涅槃境界。

③自覺聖智,便知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現的境界,本無能住、所住的境界存在。涅槃也是自心現量境界,故無一涅槃境界可住。

④自覺聖智,便知一切法本來無生。因為一切都是自心顯現的分別妄想所生,本身原無自性;因為一切法本無自性,所以諸法的性、相本是無生。

⑤身心內外包括賴以生存的物質器世界等等,都是心性自性所生,是其所顯現的現象。只因藏識(種子識)的含藏,所藏的不同,才轉而生起一切現象的變化。

⑥生死與涅槃都是自性的變相,只有境界的差別;等於一切法,都無自性。

⑦諸佛菩薩已證知一切法自性本來寂滅,本來住於涅槃。涅槃自性法爾如是,本無生滅,本無來去,所以不求入於涅槃。

 

4、無法解脫的原因:

①有各種執著。

②執著相續不斷。

③若能了解一切法本來寂靜,自然妄想不生。

④證覺一切外物都無自性,都是自心現量的現象;然後在無可見的境界中,寂靜相續;然後超越相續、不相續的觀念。

⑤在此中既無束縛,也無解脫。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者。空、無相、無愿。

  

三、        人的心理、生理的各種作用: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

《楞嚴經》中將人的心理、生理的各種作用命名為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十二處(六根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與十八界(六根與六塵的中間界限)。

這些心理、生理功能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1、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人的心理、生理的各種作用都是真如自性的本體功能。

2、“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由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圍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人的心理、生理的各種作用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虛妄現狀。當因緣分離的時候,這些心理和生理上的虛妄現狀就跟著消滅了。而產生這些的作用及所呈現的生滅現象,都是自性功能的顯現。這個真如自性稱為如來藏,永遠住於如如不動的靈妙光明中。周遍圓滿十方,在自性本體的真常中,尋求去來與生死,會發現它們都是時間空間里的變幻現象。在自性本體上,根本了無所得。

  

四、        生命存在的物質性: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

《楞嚴經》中將地、水、火、風、空、見、識歸納為七大。

其中地、水、火、風(四大),是器世界物質性的存在基礎。空大即虛空,四大之間相互作用轉化產生新的物質存在和能量,離不開虛空的存在。

地、水、火、風、空,此五大的本質是怎樣的?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1、地、水、火、風、空其物質性存在的性狀是在成、住、壞、空這個過程中的,沒有一個可以永恆存在、永久把握的實體,五大本無自性。

2、因形而上本體的真空性能,故能呈現地、水、火、風、空的色相存在。

3、自性本體,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眾生心力作用,依照知識學問的所知量,依循眾生身心個性的業力而發生作用。

 

七大中的見與識是人的心理、生理與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見覺即能見、能聞、能知、能覺的作用。識即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出的六識。其作用:

1、並無獨立的自性。見覺的作用是由萬有色相與虛空各種現象所引發。意識的作用是六根與六塵相互作用而產生。

2、見與識的自性功能是圓滿周遍的,本來沒有動搖。都由自性本體的功能而起用,元本是沒有生滅的。

3、自性本體,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眾生心力作用,依照知識學問的所知量,依循眾生身心個性的業力而發生作用。

 

由此便知心物一元也,證得真如,方不退轉。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肆、轉識成智之身心變化:

凡夫因一念無明遮障其智慧光明,陷入不覺本性圓滿之境,生死輪轉無有解脫。轉識成智就是全面、深入且細緻地認知生命存在的真諦、形式和功能的過程,正是由不覺,歸至本覺。

一切道門的終極目標,不僅是告知真如境界的實相如何,更是希望芸芸眾生能夠親身證得。由人的本位開始修持,解脫人生煩惱,超出宇宙,變成自由自在的生命。

 

1、就大的修行方向而言,最重要的有兩點:

①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一心向善,故能沒有自己只有眾生,故能知此身心為妄想執著幻化而成,故能於起心動念間看清二十個大中小隨煩惱之層層疊疊。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合為三十七菩提道品,是善護念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

善、惡、無記。凈與垢,清淨與煩惱是黏在一起的,它們為事物的一體兩面,其自性無相,了然清淨。若能時時刻刻,明明了了,不貪著身心改變時呈現之總總境相,便是遠離名、相、妄想,落在正智上,即能如如不動。

 

②深入禪定。

無念,不取,歷歷孤明。

行住坐臥皆在此中,漸漸轉化色身,超越生命存在的七大、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入四禪八定,跳脫三界,打破虛空。

現有肉胎之身是在生滅相中的妄念存在,此為“小我”。超越小我后,歷歷孤明心性之境界顯現,證得真如實相,便知“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此為生命存在的“大我”。

由“小我”轉“大我”,再超越“大我”,即是“無我”,性之真空體悟。

再而修意生身,成就百千萬億化身,此為“真空生妙有”之起用。

天地萬物,宇宙運化之生生不息,根源由此也。

 

2、了掉情慾: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身體與心意識初步安住后,便可得定靜,在定靜中生命會恢復其本來面目和潛在力量。

證道之時,必是純陽之體,超男女相。

 

全身氣脈經絡像絲瓜馕一樣,各主幹間有細小分支相連,交落搭構。氣機開始發動時,主要走表淺經絡,出現肌肉抖動等現象。

待其漸漸歸元,進入主要脈絡,其感受為:酸、漲、麻、澀、痛等,但暖、軟相漸生。在此過程中,伴隨著陽氣升起,氣脈充滿,宿疾顯現。皮膚、臟腑、前世業力果報之病等等,皆會出現。

若能心不搖擺,堅定不動,剝機則復,待氣血漸歸中脈,則會迎來一陽開復。此動能與嬰兒生長發育的能量一樣,藉此生機,可脫胎換骨,還復生命第二春。待中脈完全打通后,則無身體之覺受,化身於無形,配合智慧知見,自然證得身心一元。

 

此中關鍵之關鍵,便是在陽氣升起,還未凈化掉前,斷除男女情慾。

此動能升起,本為行陰之力量,但若與情慾之思想、習氣相纏,便為入胎之始,住生死流轉,不得解脫。

 

至此需知:

①絕非單純的男女生殖系統的慾望。

②並非單純腦部、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控制,致使腦下垂體分泌激素,使男女第二性徵體現。

③其根源實為,業力驅使,第八識作意發動,無明始來。

因此,若是在此境中者,能沉心反觀自己的生理與心念之點點滴滴升起過程。借第六識未發動的空境,慢慢轉此欲,則能凈化后滋養打通氣脈。

身心一元也,轉化了四大色身,心念安住,貪嗔癡根本煩惱的捆綁會慢慢解除,到達初步的“於橫陳時,味如嚼蠟”,而後才是真修定,達心一境性,定生喜樂,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扶搖直上。

④了掉情慾並非單純地斷除男女交合之事;並非單純地超越思維之男女分別;乃是打破行陰生死的陰陽二相;到了最後更需打破識陰的湛然清淨之境。若能如此這般將超越也超越之,此番動能即轉為如來藏之生生不息,能生萬法之妙有起用也。

 

3、四禪八定:

色界之四禪定(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四禪捨念清淨),加上無色界之四無色定的四個定境(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統稱為四禪八定。再加上禪定最高的境界(滅盡定),謂之九次第定。

 

色界:

①初禪:心一境性,離生喜樂。

修證的第一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

藉助參禪、觀呼吸、唸咒、觀想等方法,妄念不生。利用第六意識的作用(明了意識和獨影意識之分別)與第七識(意根之抓)的功能,將專注力統一,配合某一話頭、覺受、咒音或圖案,將身心沉住在此種境界中,慢慢即可達到初步的心一境性。

此時妄念不生,名為念住。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唯有眼、耳、身三識之活動。

 

②二禪:定生喜樂。

參禪至一念不生,意識上的現量境界不變或本來面目現前,完全定住,漸覺身心與物理世界脫離,遺忘了身體的感覺,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觀念習氣,就得定生喜樂。

此時外在的出入息(鼻息)會停止,名為氣住。鼻、舌識停,眼、耳、身識亦無,僅有意識。

 

③三禪:離喜妙樂。

粗呼吸停止,打通奇經八脈,生命能量的氣機歸中脈,打通海底輪及臍輪,內觸妙樂,離心境上的喜悅,得定境之樂。

此時出入息停止,心臟脈搏接近停止,溫度仍在,全身柔軟,“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此為脈住。五識全停,與五識相應之身受沒有了,唯有于意識相應之心受。

 

④四禪:捨念清淨。

煉炁化神,能量上行,打通心脈之輪,則脈解心開,內外一片光明,捨小我的身見妄念,現歷歷孤明。清淨圓明,含裹十方。

 

無色界:

⑤空無邊處定:超越一切色法,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虛空。

⑥識無邊處定:諸礙即銷,唯留阿賴耶識,剎那間超越十萬八千里,無邊際。

⑦無所有處定: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心無所依,無所系處。

⑧非想非非想處定:是想非想,非有想非無想。

四無色定還是在無色界的範圍內,雖證得各種禪定的無量境界,沒有了粗的觸覺和妄想,但還有細的感受和妄想,這些仍是自心的現量境界,仍需超越。

 

⑨滅盡處定:又名滅受想定,大阿羅漢之定,處於“生滅滅已,寂滅現前”之境。此之境界,仍是“心所”所生,仍處於生滅的範圍,亦為虛妄。故《楞嚴經》中說:“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氣機上升到頭部,打開頂輪與梵穴輪,此時配合見地、願力、智慧,則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身心內外山河大地全部在智慧光明中打成一片,真如自性,常光現前。

 

契虛雲法師之禪聯:

“兩手將山河大地捏扁、搓圓、掐碎了,徧撒虛空,渾無色相。

一棒把千古業魔打死、救活、換醒來,放入微塵,共作道場。”

 

4、如何證得:

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并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①第一步,如何銷落諸念。

在不起心不動念上修。“若今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②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實也。

萬緣放下,第六意識不起用,前念不生,后念不起,當下即空。

初步見到空性后,或看心念、或觀呼吸、或唸咒、或觀想,將心意識的起用緊緊地貼著凈的一面不放。以正思維堅固意識,慢慢空的境界會變大,變清晰,變純熟。漸深入,心念起伏覺察的越敏銳,定力越深厚。

終至一日,能所雙亡,空覺極圓,寂滅現前,超越世出世間,超出現有的生命範圍,離開色身不受物理世界宇宙法則所範圍,跳出生滅輪轉。

 

③性命雙修。體悟真性,實修身心。

生命功能自性本身是無為之道,一念不生全體現,當下即是,為性自真空。

 

荊棘叢中下腳易,明月簾下轉身難。

證得空性后,不執著頑空之境。依色身起修,煉精化炁,打通氣脈,成就報身圓滿。得定后,煉炁化神,修意生身,成就百千萬億化身。煉神還虛,證得清淨法身。法報化三身成就后,與天地同修,與日月同壽,百千萬億化身即其妙用。

 

④與傳法上師,與諸佛菩薩相應也,在智慧光明中打成一片。正如吾師張公尚德先生所說,

「修行的目的:應在開朗、灑脫、無事中,帶著一分雋永與寂美,從而光天化日,萬有流行,趣入化城、化境。——此為道門的最高境界。」

 

伍、結語。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靈山會上釋迦牟尼佛之傳法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在上師的光明環抱下,六祖悟道: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今日的太陽落下了,明日會照常升起。

如此、如此也。

 

參考文獻:

1〕南懷瑾,《楞伽大義今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2〕南懷瑾,《楞嚴大義今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3〕南懷瑾,《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4〕南懷瑾,《習禪錄影》,中華世界語出版社,1996年。

5〕張尚德,《唯識新引》,達摩出版社,第1冊至第9冊,2010年至2016年。

6〕張尚德,《散談唯識學》,達摩出版社,2012年。

 

 

尚德讀後:

佛法說:「了生脫死」,很深!一方面認為本無生死,另一方面,要到不退轉的八地菩薩,才能成就無生法忍,相當程度地超越生死的邊際。

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由是發展出一套「天地大德為生」的生生不已、萬類互融的有機存在。

莊子說得好,「善吾生者,所以善吾死也」。

其實,孔子、莊子、釋迦牟尼佛,祂們所想、所說的,在基本道理的目的上,無非都是希望人生得到平靜安然的生活。從而在平靜安然中,與宇宙的存在合而為一,又超越宇宙。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又何其無我、無法也。

釋迦牟尼佛強調涅槃,《大涅槃經》說:

「超越痛苦與煩惱,就是涅槃」。

用道家的話來說,涅槃就是清靜無為。一切一切在萬類變化中,本來清靜,本來無為,這就叫做: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中,宇宙萬化含容在一起,佛法將其叫做:

法界。

法界本來清淨。

《佛性論》說得好:

「法界清淨相者,一切妄想於中滅盡故。此法界過思量、過言說所顯現故。故以法界清淨為相。此即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可詮名,方是得無所得真如理故。」

這就是:

青年醫生沈卉博士道友,深參〈生命的夢幻與真實〉,宏文結尾說:

「如此、如此也。」

對的!禪也!禪也!

宇宙的太陽會永遠昇起來的。

 

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七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