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菩薩的止與觀(四)

張尚德講述

杜威記錄

世尊。云何無間心。善男子。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世尊。云何心一境性。善男子。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世尊。毘舍那凡有幾種。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毘舍那。二者尋求毘舍那。三者伺察毘舍那。云何有相毘舍那。謂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舍那。云何尋求毘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毘舍那。云何伺察毘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毘舍那。

我要跟大家講一段很重要的話,講什麼?在座的,依我對你們的了解,二十個隨煩惱(詳註解一)沒有一個人去反省過,二十個隨煩惱中有二個,一個是「害」、一個是「無慚」。什麼叫做「害」?你們絕對沒有一位體會到。請黃高証答:

黃:煩惱就是害。

師:

     答錯了。達爾文說的:「優勝劣敗」。優勝劣敗是不是害?「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一堆堆植物擠在一起,為了爭取更多的陽光,把旁邊的植物擠掉,是不是?三字經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人真的是性本善嗎?不是啊!人之初,就是你搞我,我搞你。什麼「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狗屁哲學,從春秋戰國打到現在還在打。

有位道友告訴我,他說:老師啊!豆乾不能吃。我說怎麼回事?他說:有個人,有一天,一塊黑豆乾掉到地上,過了好幾天,撿起來沒有爛掉,煮一下還可以吃。老師,您想,蟑螂不吃,螞蟻也不吃,那豆乾可見毒到什麼地步。這幾天新聞報導,食用油和許多食物都有問題,這個叫做「害」。無人不害,生來就是害的;所以各位你們學禪學佛,我一再跟各位講,要反省自己究竟壞到什麼程度,不從這個地方下手,來瞭解自己,要學禪學佛,影子都沒有。

好!現在進入課程,止與觀就是定與觀。定是什麼?四禪八定之無想定、滅盡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與第九次地定之間之關係與共同性相是什麼,這個一定要瞭解,請黃高証跟大家解釋一下:

黃:

定分為四禪八定,四禪是指色界天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加上無色界四空天,合稱四禪八定。

初禪、離生喜樂;要達到心一境性。離生喜樂的離,是指離開欲界的種種情欲,如飲食男女,通通超越,在超越一切的欲之後,身心所得的一種喜樂。

二禪、定生喜樂;定生喜樂的定,是把初禪離生喜樂的境界,持續深化、超時間、超空間地定下去。

三禪、離喜妙樂;喜是屬於心理層面,樂是屬於生理層面,此定超越心理的喜,在一片妙樂之中。

四禪、捨念清淨;喜也好,樂也好,還是不離心念,把喜和樂通通超越,達到捨念清淨。

上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色界的四禪天。再往上即是無色界,也有四種:

一、空無邊處定:無色界已經超越色界的種種形質。一切有質礙、有範圍侷限,像山河大地、還有我們色身及光明,都屬於形質,以上這些完全超越,就進到空無邊處定的境界。在空無邊處定中,盡虛空法界,與整個法界合在一起。

二、識無邊處定:到識無邊處時,體會到原來之前所感受到的空無邊定,不過是「識」的一種作用而已。正如楞嚴經所說:「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故捨空無邊處定,住於識無邊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之所以稱「無所有」,是因為已經把前面的色、空與識三者完全超越,有形的、無形的一切種種完全不沾滯,達到一無所有的境界,叫做無所有處定。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前述的無所有處定時,一無所有,連想也沒有;非想非非想處定,不在「有想」與「非想」的對立上,也不落在「空」與「有」裡面,超越這些對立,為非想非非想處定。

以上四者屬於無色界四空天的境界。

無想定:屬於外道定,是把自己第六意識的念頭完全壓制;依佛法四禪八定的等級來對照,接近色界天的四禪境界。但是佛法認為:僅把自己第六識念頭空掉,其煩惱習氣還在,實為逃避,並非究竟。故稱其外道。

滅盡定:大阿羅漢的禪定,又稱為滅受想定,是把受蘊及想蘊滅掉,完全超越;至於色蘊,在無色界就已經超越了,受蘊及想蘊到了滅盡定也超越,所以滅盡定是在四禪八定之上,屬於第九次地定。釋迦牟尼佛大弟子,禪宗第一代祖師迦葉尊者,現在雞足山入定,便是進入滅盡定。

以上四禪八定,是佛法和外道的共法。只有滅盡定,是佛法才有的不共法。十地菩薩中的第六難勝地已可入滅盡地,第七遠行地可自在入出此定。六無為法中(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滅盡定是第五想受滅無為(詳註解二)。再往上有各種大乘的禪定,就是現在張老師講瑜伽師地論七十七卷所提到的。

師:

整個瑜伽師地論就是講止與觀,有各個不同層次的定與觀。定是心一境性,觀是慧;慧由定生,定不下來,慧是生不起來的,所以定慧等持。不僅是定慧等持,佛法裡面還有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話:「通由定發」。小神通、大神通是由定而發,包括人事。一切當下留意,當下的那一秒你的心意識在那上面,叫做心一境性;要打坐的時候才要心一境性,那你全錯了。

心一境性是跟經驗合而為一的,整個佛法是說經驗,修是修肉體,修是把念頭止掉,把肉體幾百萬種基因平衡起來。心一境性不是昏昏沉沉,不是不吃,是活活潑潑,還沒有發生你就知道,那叫心一境性。釋迦牟尼佛三個月前祂就知道祂要走了。所以問阿難還有什麼事沒有?那叫心一境性。

「世尊。云何無間心?」

彌勒菩薩又問,什麼叫「無間心」?黃高,什麼叫「無間心」?

黃:

過去現在未來,超時間超空間,相續不間斷的狀態叫無間心。

師:自己在存在中的認識力及觀察力等等的功能與作用不斷,當然與六根、六塵、六識有絕對的關係;這無間心就涉及到果位,從羅漢、辟支佛、菩薩到佛超時間超空間,三世因果存在裡面,涉及到十八界的無間性,也就是不斷性、連續性,盡虛空法界,存在的所有性,叫做無間心。

「善男子。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

釋迦牟尼佛回答:「緣」落在、歸到,「彼」客觀和主觀,主觀和客觀,二者彼此相應在一起,產生的種種現象;現象會變化的,所以叫做「影像」。什麼影像?一切人事物,宇宙山河大地,落在你存在的感覺、意識與認識功能中,只要你存在,它是不間斷的。因為它不間斷,為什麼不間斷的理由在於這是「識」的作用,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學主要經典,理由在這個地方。為什麼萬法唯識呢?因為影像無間,無間影像。透過止緣於一切影像,叫奢摩他所緣。

世尊。云何心一境性。善男子。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

心一境性」剛才前面已經講過,一切一切人事物的存在,宇宙山河大地等等,落在你的認識力那裡,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個叫做心一境性。

釋迦牟尼佛回答:

「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三摩地」就是止、就是不動、就是定;止在點上、線上、面上、圓上、立體上。一個小點構成無盡的線,無盡的面,無盡的圓,無盡的立體。反過來說,無盡的立體、圓、面及線,都可歸納落在一個點上;遇到這些你通通在定中都瞭解;這就是佛的成就、佛的境界。

瑜伽師地論到這個階段已經是講大菩薩的心一境性,不是一般的心一境性。注意「通達」二字,一切心一境性,一切三摩地都通通都瞭解。

「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

即是瞭解並通達正定其所處的現象與境界。

「唯是其識」:一切一切都是識的變現、識的功能、識的作用。存在現象的起始、功能、作用、變化、終結與輪迴合在一起,叫做識。唐玄奘大師所寫的八識規矩頌,是解釋從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在三世因果中的變化,如何去修證達到沒有煩惱沒有痛苦。八識規矩頌太重要了,要背熟啊!一定要按照八識來修證,不要亂搞。「遠行地後純無漏要達到七地菩薩遠行地才能去掉煩惱。

「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

所謂奢摩他也者,本來心一境性啊!本來奢摩他啊!沒有辦法心一境性,是沒有辦法得止得定,反而把自己搞亂搞壞了,所以本來法爾如是,叫做「思惟如性」。假設本來不心一境性,本來不奢摩他,要去找心一境性,找奢摩他,找得到嗎?找不到嘛!本來在那邊「如性」,也就是本來法爾如是。要自己去親證、親修,叫「如性」也。

法無定法,有效果就好了。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說:

「我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不要天天在那裡搞非法,把自己搞的一塌糊塗。

世尊。毘舍那凡有幾種。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毘舍那。二者尋求毘舍那。三者伺察毘舍那。

又問:舍那有幾種?釋迦牟尼佛說有三種舍那,下面有解釋。事實上毘舍那豈止三種,這裡無論毗缽舍那,或者是奢摩他,是相對於佛法的果位來說的,佛法的果位就是離不開定與觀二個。佛法的果位從羅漢、辟支佛、菩薩到佛這四層中,毘舍那(觀)不只有三種,三種是方便說法,是統合性、綜合性地從果位上來做解釋的,不過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在這個地方說果位,祂只有統合性大概的解釋。

云何有相毘舍那」。什麼叫做有相的觀?

「謂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舍那。

純思惟」完全在止上落在思維的功夫上。「思惟」是講在修定的上面,其功夫的境界,就是上一堂講的四禪八定,這裡是講初階屬於羅漢及辟支佛的定。

自己六根落在六塵上,對種種存在的影像,在有分別中無分別,無分別中有分別,叫做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

云何尋求毘舍那。」什麼叫做尋求的觀?

「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毘舍那。

再往前提升,就是「尋求毘舍那」,就觀了,什麼是觀?譬如,天台、華嚴一切等等,它的教義內涵都是你要去觀的。

謂由慧故」定到了一個程度慧出來了,慧有三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落在這三慧裡面,好好去觀察去修,這是中間的階段,千萬千萬要注意悟道的楞嚴經,二十五位圓通中的第二十三位和第二十四位,到了第二十五位觀音法門已經是學佛的結果了。

悟道的楞嚴在方法上,由初步的證空,最後整個的超空應空。第二十三位和第二十四位是舍那和奢摩他相應的最好例子,第二十三位就是彌勒菩薩講的唯心識定。這裡進到「尋求毘舍那,謂由慧故」就是唯心識定,什麼叫做唯心識定?就是萬法唯心;我們自己的存在就在萬法中,萬法一切的種種也在我們自己的存在中。面對萬法是定的,要不昏沉、不散亂,明明瞭瞭,也就是

在一切中,超越一切;

觸境遇緣,明明了了。

一切OK

這是在尋求毘舍這個中間階段,用慧來修,來做觀察,就是唯心識定,但還不到家。因為有慧了,修一切法,觀一切法,學一切法,用華嚴經來講,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落在這個層面裡面。

云何伺察毘舍那。」什麼叫做伺察的觀?

「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毘舍那。再往前走就是觀音法門,就是佛的境界,剛剛講第二十三位唯心識定往前走,進到第二十四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要注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是四個字:

「淨念相繼」

「淨念相繼」不是無念,也不識善念,而是淨念。淨念就是淨土。千萬千萬注意,淨念即淨土,淨土即淨念。到了第二十五位觀音法門,便獲二殊勝了;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進入佛的境界還是從慧入。到了第二十四位楞嚴經講的大勢至菩薩的位階,才算是真正念佛,大勢至菩薩真正念佛是淨念相繼,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之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站在阿彌陀佛的左邊,觀音菩薩站在右邊。佛法的圓融,是西方三聖的統一,也就是毘鉢舍那與奢摩他二者合在一起的最高峰,最高的統一。

今天就講到這裡。


 

註解一:大隨煩惱八種:惛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中隨煩惱二種:無慚、無愧;小隨煩惱十種:忿、恨、惱、覆、誑、諂、慳、嫉、憍、害

註解二:法相宗對無為法之分類。無為,謂無因緣造作,又無生、住、異、滅之四相;即真理之異名。大乘唯識家以無為法為無體,依識變與法性假立六無為。其法性(依空無我所顯真如)之六無為者,即:

()虛空無為,謂離煩惱、所知諸障所顯現之真如,其無障礙恰如虛空,故稱虛空無為。

()擇滅無為,此係就正斷障立名。擇滅,即離繫之意。離一切有漏之繫縛而顯真理,故稱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真如之自性本來清淨,離諸雜染,以其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故稱非擇滅無為,此乃大乘之解釋。又有為法之緣缺故不生,此不生若滅,即顯真理,故稱非擇滅無為,此亦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為大小乘共通之解釋。

()不動無為,指顯現於第四靜慮之無為。第四禪唯有捨受,而離苦樂二受,故稱不動。於滅苦樂受處顯現寂靜之真理,故稱不動無為。

()想受滅無為,乃顯現於滅盡定之無為。於滅盡定中,滅盡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故稱想受滅無為。

()真如無為,無為乃真實如常而不虛妄變異者,故稱真如無為。

六者之中,前五者為詮法性之相的假名,後一者為詮法性之體的假名。 識變(內識所變)之六無為者,即曾聞說虛空等名,隨分別有虛空等相,由數習力故,變現似虛空等無為之相,此所現之相,前後相似而無變易,假說為常。又唯識家或開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成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三者,而立八無為之說。〔參見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百法問答鈔卷九〕

 

2014.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