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張尚德講述

杜威記錄

菩薩的止與觀(二下)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舍那。

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毘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世尊。奢摩他道與毘鉢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何故非有異。以毘鉢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定(止)」了,就起「觀」!「定」就是「止」,得「止」就起「觀」,「觀」就是「舍那」。你起觀了,起觀有個條件,要先得止,身心輕安後,起觀。身心輕安,氣脈一定通;氣脈通,身心才輕安。你就在這個上面,歸到身心輕安。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

這時你起觀,怎樣起觀?在定中起觀。我本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即此用,離此用;離此用,即此用。在我本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在即此用,離此用,離此用,即此用中,學一切法,而知分別的主觀與客觀。主觀與客觀合在一起,又超越主觀與客觀種種事相與非事相,叫「三摩地所行影像」也就是舍那

觀察勝解捨離心相」,是四個辭端(即語詞),合在一起的複合語句。

觀察」:在學一切法中,去做比較、觀察,採取各種不同的方法,世間一切的方法都用上,如:在感覺知識,用歸納法、實驗法;在縯繹法中,用數學和邏輯;在辯證法中,用唯物、唯心與超驗的辯證法;在美學中,用直觀法;在宗教中,去體會各類神祇宗教的經驗;在道學中,去作理解和冥想。當上述一切均為略知,在其中又超越之,便為禪。例如華嚴宗就是發展此境界,有好幾位華嚴宗大師,是大禪師,如宗密禪師等。

勝解」:所知對象,了然於胸,瞭解透徹,叫做勝解。

「捨離心相」一語句,就嚴重了。

捨離」就是超越。成羅漢、成菩薩、成佛了,不要以為自己有所成,謂之「捨離」。

心相」也者,三界唯心。在過去、現在、未來自己存在之起始、過程、輪迴與轉識成智,一切由止與觀、非止非觀,所展示出的種種現象,叫做「心相」。六道輪迴的現象是心相,華嚴宗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也是心相。一旦得其成,均捨離之,所以佛法最高處是:

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舍那。

「若忍」:忍即忍波羅蜜,有從一忍到十忍,十忍是:

一、    音聲忍,由音響而悟解真理者。天體運行無聲,所以老子說「大音希聲」。

二、    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者。眾生無盡煩惱,是絕對真理。

三、    無生忍,生生滅滅、滅滅生生,所以無生。證無生之實性而離諸相者,是悟道之至極,同於無生法忍。

四、    如幻忍,了達諸法皆依因緣而生,所以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猶如幻化之性本來空寂而信忍也。

五、    如焰忍,了達一切境界悉如陽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

六、    如夢忍,了達一切妄心,猶如夢境之無真實而信忍也。夢夢相夢,因而無夢,所以莊子說,一切存在,大夢一場而已,大夢非夢也。

      要非常理解的是:

      人性的貪瞋癡,只喜歡紅樓夢,不怕黑樓夢。

七、    如響忍,了達一切世間之言語音聲皆依因緣和合而生,猶如谷響之無真實而信忍也。

    尚德過去也遇到一些說:

「我好喜歡你」。現在都不知道她們到哪裡去了。也不知道她們究竟有沒有喜歡自己。音響之為音響,此也。其它可如是類推。

八、    如影忍,了達色身依五陰之積集而成,所以五蘊皆空,無有本體猶如影而信忍也。

九、    如化忍,了達世間諸法無而忽有,有而還無,體無真實如化事而信忍。萬物相化,成住壞空,化而無化、無化而化,所以宇宙俗諦一化也。

十、    如空忍,了達世間出世間種種之諸法悉如虛空之無色相而信忍也。

      不世出的禪門大師虛雲說得好:

「兩手將山河大地捏扁、搓圓、掐碎了,徧撒虛空,渾無色相;

一棒把千古業魔打死、救活、喚醒來,放入微塵,共作道場。」

重要的是,八地以上菩薩已經成就「無生法忍」,無生就是不處生死,不入涅槃,如菩薩永遠度眾。佛則無生死,而在常樂我淨中,永遠契應眾生,此之謂相應道交。眾生相應著佛,由之也就當下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這是見地、功夫、行願,一而三、三而一的成就,也是法、報、化的三位一體、一體三位。

若樂」:指妙樂。樂是苦的反面,心身適悅,有很多種樂。如:出家樂、遠離樂(初禪能遠離欲界煩惱,生禪定之喜樂)、寂靜樂(澄心寂靜,二禪天之樂)、菩提樂(成無上道,於法界得自在)、涅槃樂(超越生死之苦,入無餘涅槃,究竟寂滅)。真菩薩一定超越苦,一定樂;佛是在常寂光中常樂我淨的。

問題:

你為什麼這麼苦?

你為什麼老是追求苦?

你為什麼老是將苦的面孔面對別人?

為什麼人類到如今、還苦做一堆?

若慧」:即妙慧。慧者,智慧的明鏡,自知、知人、知事、知物,而又超越之。慧生於定與知,一切知識是慧的花朵。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極高明而又超越,極超越而又中庸。高明、超越、中庸,就是中華民族:

靈泉源頭易經所說的:

道之起用。

一句話:

中華民族是最高智慧的民族。

所以說:

一陰一陽為道

繼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

因此:

天命之謂性:

在此

若見」:即真知灼見。感覺、理知、直觀、宗教、道學、禪學等內容,均屬見之範疇對象。

重要的是不能有我見、邪見、偏見與不為真的假見。更重要的是:

應知悟道的楞嚴經所強調的: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又說: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千萬千萬注意,楞嚴經所說的「見」與「知」,究實的說,是證道的基要方法。

若觀」:指「見」的更深一層,譬如「想」的更深一層,即是「思」。想是粗想,思是細想;這個地方,見是粗觀,再深一層是細觀,稱為「觀」,即毘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舍那

心經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用至真、至高、至深的慧力,去作「觀」。有如此之「慧力」,便能空掉五蘊。空不掉五蘊,就不可能不「顛倒夢想」。一顛倒夢想,就絕對陷於地球和人世的「苦厄」中。因此,有深力智慧的觀想,重焉!要焉!心經說: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乃一切存在。空乃妙觀、妙慧、妙悟也。何以故?知大智度論十八空,大般若經二十空,乃知妙觀、妙慧、妙悟,為何者。

大乘義章說:

「麤思為覺,細思為觀。」

此說未必為真。

佛者,覺也。必非麤思。

觀即毘舍那,前行條件是奢摩他。

彌勒菩薩又繼續問:

「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緣心」:

有一句話,「以心緣心真帶質」,牽涉到第七識及第八識這二層,「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在主觀思維、主觀認識的範圍內,也就是在真帶質的範圍內;何謂「真帶質」?就是以心緣心。

以心緣色假帶質,就是主觀認識與感覺,緣客觀的物質世界,即奢摩他及毘舍那,落在客觀的存在上,稱之為「以心緣色假帶質」。

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

身心沒有輕安,那如何呢?

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這個時候,你的定(止)力和定(止)的境界,還不是很到家,所以還算不上奢摩他作意。不過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也就是隨著你當時身心實際的情況,在做奢摩他的修為,叫做「隨順」雖然不能說是奢摩他,但是也算相當程度的不錯了!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下面又問,假若沒有輕安,如何把主觀推向客觀,做為自己奢摩他的思維對象?

主觀(我們的「心能」),有二種情況,一者,主觀對主觀,就是以心緣心;二者,把自己的主觀當作客觀來做思維,這就涉及到唯識的「四分」。請黃高証來講解「四分」:

黃:內三摩地所緣影像,是把主觀推向客觀,主觀與客觀在唯識學上,分為「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及證自證分

相分:指所觀的現象,包含宇宙存在本身。所觀為相分,能觀為見分。

見分起用,便與相分是同時存在的,能夠分別客觀現象或能夠緣客觀現象者,稱之主觀也可化做客觀,作為自己認識的對象。一旦有了見分起用,就有相分。見分與相分的關係有三種,即現量、比量或非量,三者不一定是哪一種,要視情況而定。

自證分:有了相分與見分,往前衍,有自證分;能夠知道一切相分與見分的種種功能作用,叫自證分。自證分似明鏡般照著一切一切,所以它能夠了解種種相分與見分。

證自證分:能夠證到「自證分」的存在,用哲學的語句來說,就是「超驗的統覺」,超越種種經驗的認知,一切的認識力的整體存在,叫做證自證分。

老師補充:

證自證分:就是前面相分、見分、自證分三層,知道了,又統一,又超越,稱為證自證分。

這裡講,你把主觀推向客觀,也變為客觀,以心緣色假帶質;既然以心緣色,以心緣心的功能是否也能起用?以心緣色,色就是客觀的存在,誰在以心緣色?不是你自己以心緣色嗎!那你自己是什麼呢?你自己從哪裡來的?不就是以心緣心來的?懂了沒有。所以,以心緣色是由以心緣心,派生出來的。這涉及到奢摩他與毘舍那,最深的地方。不過,這裡說自己是以心緣心而來,不是從宇宙存在的創生論來談的,是從自己有了生命以後來談涉的。

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毘舍那作意。是隨順毘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講:「非毘舍那作意」。

為什麼?

在前文中,釋迦牟尼佛認為,你把主觀推向客觀,卻不在輕安裡面,這個奢摩他起用,不是真正起用在毗鉢舍那上,而是隨順毘舍那勝解相應作意。什麼原因?這個地方非常深,告訴你們也就不深了。我們昨天講馬祖道一禪師,他怎麼說?馬祖道一禪師說:一切唯心造。萬法唯心嘛!也就是說,佛法是強調由主觀出發,來相應和解釋一切客觀世界的。

重要的是應瞭解:

「萬法唯心」,不是說心可以造出客觀世界,而是我們的主觀相應著客觀世界,而且能超越客觀世界。透過究竟的奢摩他,作意在毘舍那上,真正證到萬法唯心。這就是毘舍那作意,而非隨順毘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世尊。奢摩他道與毘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何故非有異?

止和觀,觀和止,二者之間,是相同?或者不同?祂回答:不能說相同,也不能說不同。

何故非有異?以毘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

為什麼說它沒有不相同?奢摩他也者,即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什麼?心一境性還不是落在一個對象上,既然落在一個對象上面,不也就是依止依觀。奢摩他是心一境性,讓你靜下心來,方法就是五停心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數息觀,和其他一切觀等等。還是落在一個對象上,因此,止即觀,觀即止。

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這裡說「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是指「所緣」,亦即所觀,是在分別影像中,亦即緣在殊相中,殊相者,萬類差異也。

故言:

非無異。

也就是將殊相歸向共相,殊相即差別相,共相即莊子所說的:

道通為一。

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是最難講的句子。涅槃道還緣個什麼?道諦不落在俗諦上,要超越俗諦也。

今天就上到這個地方。

 

待續

201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