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講述

第二次上課

楞伽精義

張尚德老師

 

法報化佛的三身內義

 

    大慧。法依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不可得。

 

    復次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相。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相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大慧。化佛者。說施戒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界入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覺聖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

 

       法報化佛的三身內義

 

    1、佛依法報化三身,說一切法的自相與共相,它們都是因自心流注的習氣而生起的。因著不斷相續的妄想,不知自己的自性,而執著輪迴不已。不知一切的一切,本來不實如夢如幻。不知種種計算和執著,原來是不可得的。

 

2、再說:因眾生計算執著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自性,便生起種種妄想的自性相。

 

3、一切的妄想,也是不真實的。只因依著因緣生,因緣滅依他起的緣起自性,便生起種種妄想心妄想自性(心無常,自性不可得)。由是種種的相、行和事的一切妄想相便油然而,從而計算執著與生俱來的習氣妄想。於是產生妄想熏習的自性相。(《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以上是依報身佛的說法。

 

    4、法身佛呢?超脫遠離妄心自性的一切相,歸到自覺聖智所緣的種種境界,建立佛位的種種施設與作為。

 

    5、現在說化身佛:那是有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內證聖智自心的般若智慧。遠離超越色受想行識五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和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綑綁與纏縛,以求解脫種種識相和分別。如是如是由種種洞知與觀察,建立一切,隨順救度眾生,離苦得樂。超越心外求法外道的邪思邪見和小乘與中乘的見解。

 

    6、大慧:佛的法身境界,是遠離超越一切攀緣的。既離攀緣,則一切的根塵識和種種相,便隨之息滅(息攀緣為學佛的第一要務)。這不是有罪的凡夫和聲聞緣覺外道執著我相所知的境界,而是由聖智內證自覺究竟差別相所建立的。

    所以大慧啊:應當勤奮的好好修習聖智內證自覺究竟差別相,而且應滅除自心現見流注不已的貪瞋癡和分別妄想。

 

尚德按:

    釋迦牟尼佛在上述中細論法報化三身,其實法報化三身是三位一體的。法身無相,報身圓滿,化身億萬。「佛」也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任何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萬萬佛都如此同宫,都是歷劫修行的結果。

    一句話:一切OK、一切超越,而歸到在一切中超越一切,隨緣感應道交,應身度眾,一切隨緣,回歸與宇宙合而為一的常寂光中,常樂我淨,而無緣要隨也。

    了知法報化三身可以從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的傳法偈一起做理解: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法爾如是,道通為一。所以「無法法亦法」也。還是不可說、不必說、不要說、不能說。     

 

------------------------------

 

如來是否常住

佛法是否常存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常為無常。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謂二俱有過。若常者。有作主過。常者一切外道說。作者無所作。是故如來常。非常。非作常。有過故。若如來無常者。有作無常過。陰所相。相無性陰壞。則應斷。而如來不斷。大慧。一切所作皆無常。如缾衣等。一切皆無常過。一切智。眾具方便。應無義。以所作故。一切所作。皆應是如來。無差別因性故。是故大慧。如來非常非無常。復次大慧。如來非如虛空常。如虛空常者。自覺聖智眾具。無義過。大慧。譬如虛空。非常非無常。離常無常。一異俱不俱。常無常過。故不可說。是故如來非常。復次大慧。若如來無生常者。如兔馬等角。以無生常故。方便無義。以無生常過故。如來非常。復次大慧。更有餘事知如來常。所以者何。何謂無間所得智常故如來常。大慧。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畢定住。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無間住。不住虛空。亦非愚夫之所覺知。大慧。如來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識。彼諸陰界入處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想所生。如來不從不實虛妄想生。大慧。以二法故。有常無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靜。一切法無二生相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大慧。乃至言說分別生。則有常無常過。分別覺滅者。則離愚夫常無常見。不寂靜慧者。永離常無常。非常無常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眾具無義者。  生常無常過。 

        若無分別覺。  永離常無常。 

        從其所立宗。  則有眾雜義。

        等觀自心量。  言說不可得。 

 

 

如來是否常住、佛法是否常存有幾個重點:

    1、為常為無常

    大慧問:為常還是為無常?

    釋迦牟尼佛回答:不是常非無常。

    因為,如此說法都有錯誤。假使是「常」的話,佛法是無作者、無受者。「常」是永遠存在的,不對。而且這是心外求法外道的說法。

 

    2、作者無所作

    有所作的話,就是無所作。從這個觀點來講,它是「常」和「非常」。如此說來,佛是「常」和「非常」。

    非作常,也就是無所作為常也有過錯。假使說這個如來是無常的,則有作無常過。因為它是從五蘊的有為法,會成住壞空的,而且會斷滅。如來是超越斷滅的(佛是超越有與無的)。

    一切的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一切所作皆無常」)。如果說一切都無常,也是有過錯的。因為佛的一切智,度眾無為法的眾具方便,那就應該毫無意義。如來的一切智,度眾的方便便是智,是有所作的。因此一切所作都是如來的化身應現,而這一切等等都是無差別的(「無差別因性故」)。如此說來,佛是在一切中又超越一切的。所以說如來是 非常非無常。

 

     3、如來非如虛空常

    再說如來不是像虛空常一樣的。假使如虛空常一樣的,那是不對的。如來是自覺聖智的一切智、一切智智達成的,說如來像虛空常一樣是沒有意義的。

    又再說像虛空一樣,它是無常非無常,它是沒有什麼常與無常(「離常無常」);一切一切在虛空中,它是統一的,是與一切互為同在和不互為同在(「一異俱不俱」),虛空不接受什麼,也不拒絕什麼,踩也踩不死,打也打不破;也就是說一切一切都是統一的,說常與無常那是有過錯的。因此如來是超越常的,所以是非常。

 

    4、如來無生常者

    如來是無生而為常的話,那就好像兔馬等角。因為是無生而為常,那如來智慧方便就毫無意義了。因為無生而常,那是不對的。要緊的是,應該知道如來不是常。

    進一步說,有一點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如來又是常。那什麼是如來為常呢?那就是說無間斷的所得智(無間所得智,就是本存的內證自覺聖智),所以如來是常。

 

    5、如來出世不出世

    又更進一步的說,如來出世和不出世,也就是法性永遠不滅的,聲聞緣覺,也是法性進去的。

    諸佛如來是無間住,也不住虛空,這不是一般愚夫所能覺知(這也就是如來天住、梵住、聖住、佛住)。

 

 

    6、如來所得智

    千萬千萬要重視和記住的是:如來的所得智是般若所淨熏,絕對脫離心意識的。也就是超越八個識,轉識成智。諸佛如來不是五蘊十八界與內內外外處所所熏的,一切放下,一切超越,歸到行願的同體大悲與無緣大慈。

 

    7、一切三有

    釋迦牟尼佛更進一步的告訴大慧,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一切有都是不實妄想所生的。如來不是從虛空妄想所生的(虛為不實,妄為不真)。

 

    8、二法

    另外有常和無常,就不是不二法門。因為有常和無常落在二中。要能進入不二法門,才能進入真正的寂靜,一切法都是道通為一的。(「不二者寂靜,一切法無二生相故。」)所以維摩詰在:《維摩詰經》中說:無語是不二法門。

   如來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它是非常非無常的。因此乃至一切言說分別,都陷在有常和無常的過錯中。如果妄想分別、覺與所覺都消滅了,就會超越佛的常與無常的過錯。如果能成就般若波羅蜜多,進入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寂靜慧中,就能永遠脫離常與無常。(「不寂靜慧者,永離常無常。」注意:這裡說「不寂靜慧者」,尚德認為原始的經文翻譯有問題。應該「不寂靜慧者」的「不」字改為「為」字,「為寂靜慧者」。否則從整個的一篇經文內容來理解是不通的。)只有「為寂靜慧者」,才能遠離常與無常。

 

    9、結論

    許許多多在事上和理上說一些毫無意義的話,搞成常與無常的過錯。假使離開妄想分別和能覺所覺,便永離常無常了(這要八地菩薩以上的成就)。

    要知一切一切的諸法,各門各派所立的宗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是雜念昏沉而已。知道一切的一切無非是自心現量,是與一切存在相應的結果而已。

    說來說去,本來是言語不可說、不必說、不要說、不能說的。

 

二零二零年七月五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