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初祖

杜順大師

《華嚴五教止觀》

思想系統的開展

(三)

事理圓融

張尚德

     五教止觀的第三「事理圓融觀」,「事」指宇宙萬事萬物,當然包括人事在內。

     「理」,乃抽離、契應於事的種種道理。

     「圓融」一語,是複合名詞。「圓」是不多一點、不少一點。由無盡的點,可構成無盡的線;因無盡的線,顯無盡的面;隨無盡的面,有無盡的圓;無盡的圓,在空間上,便構成無盡的立體。點、線、面、圓、立體五位,是一而五、五而一的,在空間中無盡,在時間中也無盡。五位互生、互攝、互化、互成,構成圓、圓、圓、圓。

     「融」也者,用普通話來講,其樂融融。真的成就了「事理圓融」,就可以產生妙樂。

以上所述,統統都知道了,叫做「觀」。

事、理、圓、融、觀,五者超時空的統一在一起,就叫做「事理圓融觀」。

內容先分兩門:

心真如門

心生滅門

心真如門是「理」,心生滅門是「事」。此處討論空、有二見,空為隱、有為顯,二者自在圓融,本無障礙。之所以說其具兩門,道理在: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所證的:

緣起性空

性空緣起

      一切一切存在,無不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是雙融、雙有、雙起、雙落的語句,也就是:

有在空中

空在有中

       依此道理,杜順大師便對釋迦牟尼佛所證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做了如下的解釋:

言無二者,緣起之法似有即空。空即不空,復還成有。有空無二,一際圓融,二見斯亡,空有無礙。何以故?真妄交映全該徹故。何者?空是不礙有之空,即空而常有。有是不礙空之有,即有而常空故。有即不有,離有邊有。空即不空,離無邊空。空有圓融,一無二故。空有不相礙,互形奪故,雙離兩邊。故經云: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又經云:因緣故法生,因緣故法滅,若能如是解,斯人疾成佛。

杜順大師依上解釋了釋迦牟尼佛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以後,接著又引出「如來藏」的概念。

在佛法上真要了解「如來藏」,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              除唯識學基本著述外,要深研《勝鬘夫人經》、《大乘起信論》、《佛性論》、《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涅槃經》《解深密經》《楞伽經》、《楞嚴經》等等。這些是在語言文字上,對如來藏的一種描述性的解釋。

二、              假使你對上述這些內容,熟悉到能把它當飯吃,也沒有用。因為你還要有證量,什麼證量呢?非初步證到空性不可。證到空性的第一步,是: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了知五蘊本來皆空。

在此時節,自己會動地發光,內觸妙樂。但這不是道,更不是如來。這是有形存在淨域的展現,要繼續往前走,在果位上,證知菩薩五十二位(按:五十二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才能確確實實知道「如來藏」究竟是什麼。

總的來說,「如來藏」就是「阿陀那識」。若狹化的解釋,有情眾生的「如來藏」,即是由「阿陀那識」派生出來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有能藏、執藏、所藏三義。能藏、執藏屬主觀,所藏為客觀。

三、              要信《華嚴經》講的:

一葉、一微塵裡,就有億萬佛,

       以上是學佛、歸佛的基要。

       其次,不知唯識,絕對不可能懂佛法。所以杜順大師在提出「如來藏」以後,接著指出「如來藏」也就是種子識與自己的第七末那識(情執),永遠綑綁在一起。

       有「如來藏」,不一定有情執的末那識;

有情執的末那識,就一定有「如來藏」、第八識。

阿賴耶識與末那識,本來有兩種情況:

染而不染、不染而染

有智慧的人,是能轉阿賴耶識和第七末那識的,這就是:

轉識成智

在轉識成智中,修「止觀雙行。悲智相導」,從而得到:杜順大師所說的一種結果:

以有即空而不有,故名止;以空即有而不空,故名觀。空有全收,不二而二,亦止亦觀。空有互奪,二而不二,如此如此,便非止非觀。

所言「悲智相導」,意指:有即空而不失有,悲導智而不住空,這是因為「空即有而不失空,智導悲而不滯有」。此為不住空之大悲。這樣一來,便成就菩薩道,恆隨有以攝生,但以不滯有之大智故,由是便為不攝生,如此便得出一個結果

    常處空而不證滅,滅則不滅之滅,滅而非滅。生則無生之生,生而非生。生非生故,生相紛然而不有。滅非滅故,空相法然而不空。如是:

空有圓融,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亦得涅槃即眾生性不復更生。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如來也者,便不見生死,不住涅槃,生死涅槃,等無差別。既然不見生死,不住涅槃,生死涅槃,等無差別,便於無為界現有為界,而不壞無為之性;於有為界現無為界,亦不壞有為之相。即儒家說的:

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此乃: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也是道家說的:

萬類絪縕、道通為一。

如此如此,便得出佛法一個大結論:

非凡夫行、非聖賢行、乃菩薩行。

因為凡夫行著有,聖賢行住無,菩薩行是有與無、無二而二、二而不二。因為雙離兩失,頓絕百非,見心無寄,故名「事理圓融觀」。

尚德按:

杜順大師的大乘終教「事理圓融觀」,是從法有我無門的小乘教、生即無生門的大乘始教衍生而成的。祂要把「法有我無」、「生即無生」,向精神境界領域往前提昇。

      小乘教和大乘始教所展示的基本現象與理趣是: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如果不往上提昇,小乘教就永遠為邪教。同樣的,若抓住「生即無生」,則永遠陷入斷滅空裡面,一定會搞出各門各類的虛無主義。

      因此在理與事上,要一步一步往前提昇:事為有,理為空;空不是獨立的空、有不是單獨的有,有不自有,空不自空。言空是不礙有的空,即空而常有;說有乃不斷空的有,即有而常空。二者互不相礙,由是空有圓融,成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因而達成大乘終教的事理圓融觀。

      「終」也者,佛法是終結在:

唯識中道哲學中。

      《華嚴經》即唯識中道哲學的最高峰,此所以說:

      不知華嚴,就不知自己本來有的富貴。

杜順大師的「事理圓融觀」,用哲學語句來說,是從主觀涉入客觀,又將客觀落到主觀上,兩者互不妨礙,相即相融,這就空有雙融、各就各位。

在轉識成智後,於認識和修持的功能上往前走,進一步超越主觀與客觀。

以上所述,是極為令人讚嘆的一套嚴密、周延且為人類可行的絕妙哲學思想系統。吾師方公東美先生如此重視和讚嘆其思想,良有以也。

此乃整個人類未來人文精華必走之路。

最後要問的是:

萬物歸一,一歸何處?

答:

一又歸萬物也。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由是有:

清淨圓明、了不可得。

這也就是杜順大禪師說的禪門頓教。

下次再說頓教。

 

待續                                                    

二零一四年三月一日

於台灣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