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初祖

杜順大師

《華嚴五教止觀》

思想系統的開展

(二)

生即無生

張尚德

       五教止觀的第二「生即無生門」,首先說客觀實質存在(相),與語言(名)之存在關係。其次,說到離言離相。並討論:名相在八識中,為哪一心所攝?

       接著論涉到意識不是現量境,確定的說出名相皆是妄識。無論主觀、客觀,一時的有相存在,都是落謝影子的獨影相。真帶質(以心緣心)、假帶質(以心緣色),皆是如此。

       杜順大師在闡述名相中,指出迷人執見,唯見名與相。智人唯見佛法,不見名相。

此處要點在:色法本來就是色法【原文:「智人觀色法者,且如色法《百法明門論》將色法分十一種: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法無分別,從而在心識的認識上,引出:

無分別智。

了知法無分別,色法、心法皆如此。得知「是諸法空相」,即使眼耳鼻舌身五識所得境,也是當體即空。由之得出:

無生觀

無相觀

因為法無自性,在因緣條件中,互生、互攝、互化,所以生非實有,因此為空。空者,一無所有。空,就是無生。因緣故有、無性故空。無性就是因緣、因緣就是無性。

       然後,杜順大師用「中觀」的有、空思想,強調:

若一切法不空者,便無道無果等。

以上所說,為「無生觀」。

再談「無相觀」,首先肯定「相本無相」杜順大師在此所說的: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

這是從成佛的境界、和法爾如是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來說的。「法離於相」的「法」與「相」,不是指生滅變化的法與相。所以杜順大師就引出:

「一切法皆空,無有毫末相,空無有分別,由如虛空有」

     祂又引出《十二門論》的解說:

「無性法亦無。一切皆空故。觀如是法離情執故。故名為觀。」

       由上得知,一切法皆空,乃得以成觀。

       若不知空者,即是顛倒,顛倒即執我執法。

法非實有,妄見為有。由有妄見,便以為有真如涅槃可得,有生死有為可捨,所以成病。

因此,杜順大師在「生即無生門」,做出結論:

       一切一切都是自己心量的變現。

       語句的表達是這樣的:

「如如與法界。菩提及實際。

   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等。」

       按:

杜順大師的「生即無生門」,應該從佛法的兩頭來看:

雖然小乘教還是落在自我存在的有上,如果沒有有情眾生因緣所生法、自我存在的「有」,那客觀萬物的存在,即使在成住壞空中,落在大乘始教談空有,那空與有、有與空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沒有「有」不會有「空」、沒有「空」不會有「有」。不應著有和空,如果老是落在「空」上,會形成頑空。就這一點來說,空的意義還要往前探索,此所以有後三門:

事理圓融門(大乘終教)

語觀雙絕門(大乘頓教)

華嚴三昧門(一乘圓教)

因此,說「生即無生門為大乘始教,應該是從華嚴思想來論華嚴思想。從《華嚴經》四聖諦品的道理來看,便可深知「生即無生」的道理:

四聖諦苦集滅道的「苦集滅」者,即「生而無生」也。既然「生即無生」,又有個什麼「道」?所以《華嚴五教止觀》第四步要歸到頓教的道理,在此。

 

待續                     

                                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於台灣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