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江國學論壇主題演講

道是什麼

張尚德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現在尚德稍微和各位談一下什麼是道。  

中華民族是強調「道」的民族,先秦諸子百家,儒道兩家不必說了,包括軍事在內,都是從道的觀念來說的。

     究竟什麼是道呢?

道是人的主觀和一切天地宇宙萬物客觀存在的全體,所以《易經》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誠與道是相契應的。

陰陽相合,成一切事物,因此莊子說,連螞蟻、屎尿都是道。

《易經》把道分成形上和形下兩部分,哲學上講,形下這部份是一切器世界,形而上這部份叫做本體論。

形而下的器世界可用眼、耳、鼻、舌、身、意作某種程度的理解,但形而上這部份,就不是簡單用眼、耳、鼻、舌、身、意可以理解的。所以德國大哲學家康德說:「人是無從了解形而上的物自體的。」

中國哲學的發展,到了漢明帝時,印度佛法傳入中國。接著又有中土禪宗初祖達摩大師來中國,帶來印心的楞伽經,就構成了一種可以證知形而上是什麼的特殊方法,那就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或用禪門的方法來說,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亡言絕慮,便可証到形而上是什麼。

從佛法來講,証到物自體有兩方面,一方面原來我們身心的存在,用唯識三十頌第一句話來說,是「因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我們假的存在與客觀世界的存在,是關連在一起的,一切的存在,如易經所說,在變化中。

用釋迦牟尼佛所証到的道來做理解,就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即一切是成住壞空,但一旦超越成住壞空,人本來有的常寂光及常樂我淨,便會展現出來。

人在一種絕對忘我忘法的靜定狀態下,可以超越身心。一旦透過深度止觀的心一境性,經由動地發光,內觸妙樂,契入「是諸法空相」,便會頓知,原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証得」。

問題是:

如何證道呢?

試舉禪門悟道的一例:

當下即是。

唐朝德山禪師悟道前,常講金剛經,且著有解釋金剛經的「青龍疏鈔」。後來他在龍潭禪師那裡參禪,一夜,德山在龍潭和尚身邊侍立,龍潭說:「更深了,怎麼還不下去?」德山說:「外面天黑。」龍潭點燃一根紙燭讓德山照路,德山正想伸手去接,龍潭一口氣吹熄紙燭。德山便大悟了。悟道後,了知一切不可說,非尋常文字所能拘,便把青龍疏鈔燒了,留下兩句永垂不朽、驚天動地的話:

「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道是在超時間、超空間中,無所不在的。用抽離的語句來形容,中國儒釋道三家,在道上是一致的。佛家講「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種子就是道,超越因緣所生法,超越空和超越假名,即是中道。最後透過修為和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佛家便歸到在一切中超越一切的遊戲三昧。

道家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道家是在絪縕物化的一切中,調整一切,讓自己作無盡的飛昇,而成就逍遙遊。

儒家則是在中庸大道的理想與實踐中,維護一切,以成就隨心所欲不踰矩。儒家的心法《中庸》,是要落在生活上的,所以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南公懷瑾先生曾說:

儒家是糧食店,非吃不可;道家是藥店,有病則找它;佛家是百貨公司,萬類紛陳,各歸其所。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達成上述的成就,是有階梯層次的,這些階梯層次,在方法上有其共同點,那就是要深入「寂靜莊嚴」。所以老子講要「致虛極,守靜篤」。莊子也說「坐忘、心齋、朝徹」,儒家強調「定、靜、安、慮、得」,佛法更是要在止與觀的高度統一,達到純覺遺身。悟道的楞嚴經有個純覺遺身的例子:

「畢陵伽婆蹉尊者外出乞食時,路中踩到毒刺,全身疼痛。自己知道這個痛,雖然如此痛,但是自己本來有的清淨心,並沒有痛。他又思惟,一身之中,怎麼會有有兩種覺知:一種是痛覺,一種是不痛覺。這樣攝念入定後,便超越感覺、知覺、悟性和有個對象的覺知。如此定了二十一天,所有身心煩惱、痛苦都超越了,證到純覺遺身。」

用唯識學的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來說明,腳痛是相分。感官覺知這個腳痛是見分,知道前面二者是自證分,再往前推。知道前三者是證自證分。用哲學的話來說,證自證分是先驗的統覺。把這四分都超越,便是在孤明歷歷、歷歷孤明、無心無依中,內內外外都超越的自我統一。但若抓住有個自我,仍是執著。這也就是「當下即是」的轉識成智。

悟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悟道的《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報告的「觀音法門」。內容是這樣的:

「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觀音法門是超越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動是陽,靜是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歸到空性,最後空也超越,歸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再要向各位報告的是,道門中所有各家有一共同點,那就是強調善法。儒家「止於至善」,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佛法也強調一切都是因果報應,故而唯識學講善十一。道家也講「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所以中國文化是善的文化,善的本身即是無盡的美好和安定。同時各道門也主張人類絕對要和平,和平才是人類最高的美德。尚德一生泡在這些學術系統裡面,得出一點小小的心得,在此提供給各位參考:

一、         中西哲學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提出一個「體」,實際上,是諸法空相,並沒有一個什麼「體」。華嚴經十住品就是如此說的。

二、         因為成住壞,才有空,除此以外,沒有一個什麼其他的「空」。大智度論講十八空,大般若經二十空,最後也把空否定掉。

三、         心經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說「有」與「空」是種相對待的關係概念,並非「有」是從「空」產生。意指沒有空,有的存在即不可能,並非由空產生有。

尚德多年來浸入道學,很希望將中國傳統人文精華學術,匯入唯識學,唯識很細緻的將存在的源由和人的身心,說得非常清楚。再與仙珠走盤、飛鳥掠空、自由自在的禪門文化,相聚在一起,更吸收各國精華文化於一爐,從而促進世界人文思想的統一。為此,這些年來,已出版六冊「唯識新引」,來討論這些問題。

最後有幾點跟各位強調的是:

一、  道學最終有個目的,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二、  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所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莊周可夢化為蝴蝶,蝴蝶也可化為莊周,這也就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道通為一」。

三、  南老師禪板一打,大聲的說:

「就是這個!這個就是那個,那個就是這個。」

這就是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我即萬物,萬物即我;天心即我心,我心即天心,覓心又了不可得;我即道,道即我,又不必說、不可說、不能說,而仍在說,是為道。

中華民族是道的民族,

道的民族是不庸俗的,

中華民族因道而高貴,

因道而善良,

因道而和平。

中華民族會因道而引領全世界。

        謝謝各位。

高証按:

張老師此演講稿,是他一生研究道學的精華心得。

如此、如此。

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五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

修道的話

矛盾與實踐

張尚德

道原來如此,不多不少,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在變化中又超越變化,所以無修無證。

  但是人一旦陷在俗世中,眼耳鼻舌身意的起用,雖說「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破除煩惱重增病,執著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華。」這還是屬於文字般若境界,實際功夫就很難說了。

   實際功夫應該是:

  「於一切時不起妄念」,六祖說:「無念為宗」的道理在此。

  「於一切處不生分別」,這是果位上不動地八地菩薩的境界。

  「面對諸分別不惹是非」,眾生就是是非,也就是說自己是眾生,要自己超越自己。然後糊塗生生,又超越糊塗。不是難得糊塗,一定要真糊塗。中國歷代高人與隱士,是大糊塗的例範也。

  要「無心無依」,《大般若經》一開始就說:「空、無相、無願、無依」,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皆空,空也空,又有個什麼依。依都沒有,那願個什麼。無相也者,凡有形存在,必不永恆也。所稱無心,覓心了不可得。「心經」也者,無心也。

  要「歷歷孤明、孤明歷歷」,超越絕對孤獨,且在絕對孤獨的莊嚴寂靜中,明明了了、了了明明的照應著一切。又在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中,是為修道的話。

結論:

既然道本無修無證,又說修道的話,矛盾之至。

莫如此說!莫如此說!

宇宙全體本來是在變化的矛盾中,得一致的統一;在一致的統一中,又起矛盾的變化,實踐和矛盾、矛盾和實踐的道理,在此也。

修道的話,也在此。

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九日

自上海歸來湘潭,於道南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