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諸法從本來

張尚德

   成佛的法華經說: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這是說一切存在,為阿陀那識寂靜的一面。

   從人的這方面來講,就是悟道的楞嚴經中,畢陵伽婆蹉證道時說的:

純覺遺身

   從前有禪師,終日讀法華經,苦思不得其悟。有一天,聞春鶯呢唱而有省,便言:

「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春至百花開,

 黃鶯鳴柳上」

   其實,悟道也者,未必一定要「春至百花開」。

   金剛經講:

無壽者相。

也就是超越時間。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全無時間概念,只說:

一時。

大徹大悟的莊子也說: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

從孔子思想看,他也是超越時間的。孔子把人生分成幾個階段,他說: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尼采的超人,也和孔子說的人生初期差不多。三十歲完成了自然主義後,去山上修行。四十歲才復歸於嬰兒,歸到無惑。

   唯識說:

   「時間是不相應行法。」

   不相應行法也者,意即任何人也左右不了它。

德國大哲康德說得好:

時間是先於經驗的。

真有道理。

實際說來,數學的0和佛法的空,也都是不相應行法。因為世間並沒有一個什麼實際東西,叫做「0」,也沒有一個實際東西叫「空」。「空」不過是「成住壞」的結果。

   時間是不相應行法,只能超越它。

如何超越呢?

   認為「春至百花開」,那也未必見得。

宇宙萬品純化,原來是到處開、到處不開的。

   中國人更妙,重視梅花。梅花就是冬天開的,越天寒地凍,它越開。而且跟松竹綁在一起,硬是要說中國人和歲寒三友松竹梅一樣,打也打不爛、千搞萬搞也搞不死。

浪漫的詩人大都喜歡春天,不喜歡冬天。所以詞聖李後主說:

「春花秋月何時了」

大詩人雪萊也說: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這些、這些、這些,要點不在春夏秋冬,而是:

   原來一切一切,不待外求!本來寂滅!

   有說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就是知者自知、明者自明。

   原來當下即是、還沒有到,就已罷死(pass),本來清淨、本來無事。

   Passpass!清靜圓明,了不可得。

   金剛經說得好:

在法爾如是中,原來寂滅莊嚴。

在寂滅莊嚴中,原來法爾如是。

                    這就是: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