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來函

如此!如此!

這般!這般

張尚德

张尚德先生:您好!​​

我姓相,37歲,大专学历,国企员工,近些年因生、养育小孩儿一直闲赋在家。

我想请教先生一个问题,就是《金刚经》中多次提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么如何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呢?

之 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从去年冬月开始根据南 怀瑾 先生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学习静坐,每天坐近一个小时。到现在为止,心较从前安静了不少,从前的心是每天狂躁不安的。现在感觉自己可以沉下来做点事了,不似之前那么浮躁。身体上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变化。总的说来感觉一点也不上路。同时也在看南先生的其他一些书籍,现在正在看他的《楞严大义今释》。昨晚 做了一个,早晨醒来后,对真心和妄心有一点体会。就是真心和妄心其实是一体两用,有分别执著就是妄心,没有分别执著清净无为即是真心,并不是另有一个真心存在。而如何显露真心,也就是这个本来面目,《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这些相都不去执著它,这个本来面目是不是就显 现出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究竟又该如何做到离这所有相呢?不知先生方便时可否予以答复?在此先谢过 先生!并祝平安!

尚德回答:

《金剛經》的無四相,在佛法的整個系統中,既是始頭,也是結論以及方法學。始頭也者,一切的存在本來是幻化而生,幻化而滅,本來無相,所以說:

是諸法空相,故無四相。

說其是結論也者,「是諸法空相」也就是佛法說的真如、涅槃等等,楞伽經便是說這些道理。從佛學系統開展上來說,這是佛的境界和果位成就,即成佛後的性狀。祂是在常寂光中常樂我淨,照應著一切又超越一切的。有相又無相,無相又有相。

真要知無四相,就必須要歸到《金剛經》講的「莊嚴寂靜」,這需要極深的禪定成就才能達到。所以說,修行不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因此,釋迦牟尼佛入定五十小劫,趙州四十年無雜用心,長慶坐破十個蒲團,道理在此。

如要快速的體認到無四相(只是體認,並非已經完全真正做到),《金剛經》一開頭就說清楚了,那就是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徹底無法無我,在無法無我中完全無私的為眾生服務。不能無私無法無我的為眾生服務,就一定在貪瞋癡或無記中,也就一定在有相中。平時練習的方法就是:

三際、三輪托空。

三際托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要不可得也不可得

三輪托空:絕對的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在三施中深切體認到無施者,無施物,無被施的對象。施而無施、無施而施,這樣才能慢慢契入無相,也叫做無相布施。

要離此用即此用、即此用離此用,惺惺寂寂、寂寂惺,作到我本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也就是做到: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

守安禪師言:

「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你問該如何離所有相, 《金剛經》已告訴你:

「我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傳法,說: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我說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誠誠敬敬的、毫不放鬆的:

參吧

你來信又說:做了一個夢。

要為你高興的是,你夢到真心與妄心的分別。知道「有分别执著就是妄心,没有分别执著清净无为即是真心」,這種體認與功夫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實際成就,非關語言與意想。你既然在讀《楞嚴經》,《楞嚴經》講: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這也就是知道無四相。

《楞嚴經》還說: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這些都是在見地、工夫、行願中的有分別而無分別,無分別而又有分別也。這也就是知道無相有相、有相無相的最重要方法學。是集一切知識作為智慧的花朵的最高智慧之學。

因此,佛法的最後與最先一著是:

不可說、不能說、不要說、不必說,要契入不二法門。

因此

維摩大士

無語

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讚嘆其為真正不二法門。

最後提醒你一句,《金剛經》最後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就是無相嗎?重要的是宜在一個字上下功夫:

然後徧學一切法,能知一切相,且又超越一切相。那不在幻有中,也就是說:不在空與有,或有與空中,不在無四相中,才是真無四相。要在絕對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中,才真無四相。這要歷歷孤明、孤明歷歷,作一個真正無依、無心的道人,這比作皇帝所說的寡人,還要寡人。

如此!如此!

這般!這般!

二零一五年四月七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