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佛學問答目錄

列印本文

 

道友來信(2010.11)

 

覆 龍江道友

 

龙江日记

这些天轻风细浪,没有多少事情。

 

嘴巴还是馋,虽然不敢多吃,也舍不得不吃。试过断食一天,毫无饥饿感。可惜第二天也就放松混回去了。

 

用功上也如此,如隔日疟,好一天松一天。容易在事情应对上打失,混同庸俗里去。最不好的是睡眠时间长了,清明就少,梦也多了。梦中似知非知,跳不出来。是平常的定静功夫不到,其力未充吧。

现在清晨起来打坐跟以前有所不同,以前是清明一片,没什么念头,现在是念头转得飞快,没几下就变成专在哪里思长量短,干脆,起来出去持咒散步更好点。

晚上做功课还好。以前是罄响清明,罄停马上就要昏沉去。现在上座清明,下座清爽。

 

自己觉得稍有进步的是,在遇到逆意的事情时,心思情绪没有动得那么厉害,虽然有些暗淡烦恼,在相对平静中,竟然可以发现些闪亮点,真有点福兮祸兮的平心感受了。

張老師覆:有「福兮禍兮平心感受」,可喜也。

 

坏的念头,不好的想法,甚至一点小感受,如今像看护火苗一般,非常注意,因为知道一不小心就酿成大灾的就是这些东东,危险异常!。。。

張老師覆:大海來自細流,大禍來自疏忽,諸葛一生唯謹慎也。

 

书是混杂着读。

 

《华严经》是宣化上人讲的版本,分上下二十多本,我只读原文,偶尔看点上人的注解和穿插的小故事。看了三册,还在讲众神的汇报,都差不多,似乎后后者比前前者等级高点,更

简练点。真想跳过去,这个好像拿原文大声朗读会更相应;

張老師覆:慢慢讀方東美老師的《華嚴宗哲學》及讀《華嚴經》原書。

 

《到禅之路》真真好!尤其是 我看学佛 和《金刚经》的思想结构 两篇。真让人有如入大宝山之慨!不过这本书份量太重,要多读细读慢慢读才行;

 

《静坐散记》读了半本。文字轻松一点。回忆起禅七的样子,恍如亲临其境,好不爽快!尤其读到:

  清净了然,超越一切。在清净了然,超越一切中,你不能不面对一切的外境和内境,怎么办呢?把前五识化为“成所作智”,第六识化为“妙观察智”,第七识化为“平等性智”,八识化为“大圆镜智”。如此而已!

 

真是痛快淋漓,可浮一大白!让人恨不得马上一头冲到唯识里,大开杀戒去!

張老師覆:要在事上修,果位上成,莫在文字上轉。

 

另外穿插着看点神话小说和《杜月笙传》。读到杨度给杜家写的 宗祠记和楹联:

大江以南,推为望族 

明德之后,必有达人

还以为杜家以前出过一位叫 明德 的大人物的。遍查不见,才发现原来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达人一词又来于:贾谊《鹏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真是惭愧自己读的书又少又浅。。。

又在《杜氏家祠记》中杨度如此写道:其行谊如古之游侠者流,慷慨好义,重然诺,能与人共患难,轻财货而重交游,宾客甚盛,车骑日集。其门人有请求,无不立应,因是其名重于大江南北,识与不识,咸慕其风凡利民之务,如兴学、设医、救灾、恤贫诸举,辄捐巨金以为倡导予初闻杜君名,意为其人必武健壮烈,意气甚盛;及与之交,则谦抑山下,恂恂如儒者,不矜其善,不伐其能。人向往之,其德量使然也。

实在是一篇好文章!

張老師覆:對也!對也!「信」乃一切。無「信」,人必壞,社會必亂。

 

道南书院回来已经好多天了。事如春梦,了无痕迹。昨天同学周少弘给我发来一篇他的记录,是老师感人之言感人之行。这些我都清晰的印在脑海中,不增不减。但有一件当时忽略的小事,却经常浮现,越来越清晰巨大,越来越震撼无比:

那是第七天早上跟老师去小学巡看,走到厨房,见老师的侄子正在炒菜。老师问起要交换过来场地的事。侄儿边炒菜,边说此事的困难,边说投这一大笔钱下去如何不值,老师的年事已高,将来会白弄一场。。。语气平缓清晰,有关切,有埋怨。我在旁边听了,又赞叹又偷笑,真是好侄子!可惜不懂老师的心思。这时最震撼的场景发生在老师身上:老师静静的站着听,认真的听;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好像有想法,又好像没想法,好像有情绪,又好像没情绪;好像一位在挨父母批评的小孩,只是认真的在听。听完了,然后也没什么。另想起有别的事,出了厨房门。跟来的时候一模一样,动都没有动过。

如今,我只是在这种震撼中感受着无比的力量。不愿意细分辨里面有什么,我知道,这不是思辨可以搞得清楚的。如果下回老师仍旧问我:“你想要什么?”我一定马上回答:“就要这个!

張老師覆:南公懷瑾先生七十多歲自美轉香港,為「眾生」搞了一大堆事。尚德說:「你年紀大了,還搞什麼?」南老師回答:「我沒有搞什麼!」

尚德 於台灣達摩書院

二0一0年十一月三十日

 

覆 李勇

尊敬的张公 尚德先生:

      您好。我自今年七月的禅修以来,到今天感觉自己有所好转。我现在每天买菜、洗衣、刷碗、拖地,干些家务活。有时打坐,但半小时就不行了,索性不打坐,只读读经、念念佛。我经常看老师的《禅门语录》,时间久了,觉得是字字珠玑。我遇到不顺心的事好生气,老觉得自己这样下去非得病不可。一天看到老师谈“要”一文,心里豁然开朗,当夜兴奋得无法入睡,从此好多天感觉非常好。我只要一难过就看《禅门语录》,《禅门语录》真的很好。

      我每天在菜市场看见乞讨者便给点钱。今天早上看见一个光着膀子被烧伤的少年在菜市场门口跪着乞讨。我给他钱时他使劲地给我磕头。我下午打坐,一口气一口气的念佛,忽然想到乞讨少年给我磕头的一幕我泪流满面,想到南太老师、张老师都教我做好事,我心想我以后把买菜剩下的钱用来做好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边念佛一边做好事,转变自己的性格与行为。向张老师学习。老师都八十岁了,还发愿盖个大书院来利益众生。

       以上是我自今年七月的禅修以来得所作所想。向老师报告一下。望老师给些指导。

 

顶礼

      老师

 

                                                                                             学生:李勇

張老師覆:

   一切善心善行,實際上是救自己。恭喜你轉過來了。

尚德 於台灣達摩書院

二0一0年十一月三十日

 

人人是聖者

尊敬的张老师您好!

   首先顶礼老师,向老师致以真诚的感谢,向老师表达学生的感恩,感谢感恩老师的教诲。兹向老师汇报我1031号离开道南书院后的的一些感悟,请老师指教。

 

   1当老师读到云门大师说“立迷悟见,执向背解”时,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心中快然,很想笑,但能控制住。当时我悟到的是大家拼命求开悟是在是没事找事,自寻烦恼。迷也罢悟也罢,都是自己在那里玩弄意识,自己“立”一个东西死抱住不放。也像一只可爱的小狗,自己追着自己的尾巴玩(这个比喻欠恭敬,老师原谅)。自此以后就一直想保持这种境界,如果找不着,就失落感,我知道这是错误的。

 

   2很快就联想到“楞严经”中佛所说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似乎明白了很多。对船子诚大师接引夹山大师时,为什么只要夹山大师一说话,就挨打有了很亲切的感受。也更明白南老师和您那一板子底下是啥意思了。觉得更明白张拙秀才所说的“欲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也是斜”,更加明白了程明道先生所说的“动也定,静也定,无将迎,无内外”,再读佛经时,心里也更加亮堂。

 

  3有一天我静坐,想到语言是习气业力,人不一定非要语言,所以有那么十来分钟心里不想说话,不只是嘴巴不想说。又想到意识也是习气,有那么一会似乎也不想动念。可是又动念默诵六字大明咒,觉得这个咒语孤零零地存于天地之间。

 

  4当时听课时的境界时断时续,心里经常挂念。只要一回忆“立迷悟见,执向背解时”,境界就回来了。但我知道这样找来找去是错误的,是贪执,习气。

 

  5对大师们的一些偈语如“龟毛兔角眼里栽”,“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桥从人上过,桥流水不流”觉得很亲切,觉得这些话才更能描述“道”,虽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大师们的意思。

 

  6今天早晨我要去病房看病人,路上突然心里一动。似乎一块东西掉了一样,觉得“那事”只不过是天在上地在下,南山高北山低,眼前楼高楼低,路上汽车行人而已。只是别再和自己纠缠,乱想而已。法尔如是。不再想找原来那个境界了。

 

    王军敬上

 

尚德讀後感:

你已是正科良醫大夫,以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懷哲大醫生聖者為榜樣,心契病友,一無厭煩,你即聖者也。

尚德 於台灣達摩書院

二0一0年十一月十五日

 

禪修報告

周少弘

参加完1029日开始的道南书院七天禅修后,略有所得,向老师报告如下:

一、心性方面的体验

1、这七天里,我主要是从第六意识上起修。前五天,基本上能做到止语,时刻把六字大明咒提起来,让它自动在心里默念,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念咒,念咒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第六意识里自己与自己对话。

2、静坐时能体验到有个东西在那里,但是它的光芒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因为自己身上的贪、慎、痴、慢、疑以及受阴、色阴、想阴、行阴等把它的光芒给遮挡住了。正如南太老师在《禅海蠡测》一书里说的“如来藏性,常寂光住。耀明力久,动而暗生。灵知之性,本了明耀,一念之动,变易而为无明。”人本来住在明耀的常寂光里,只是一念之动而暗生,变成住在黑漆桶里。因此现在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把遮挡住如来藏性光芒的贪、慎、痴等脏东西一点点地擦干净,让如来藏性的光明一天比一天显露。

3、静坐时虽然有时会没有妄念、在光明中、觉得很清净,但那也只是第六意识的现量。

4、有时会从烦恼中或在做事的过程中来认识自己的心性。比如烦恼起时看着它但不自怜不陷进烦恼中,烦恼过后更能体验到心性的存在与清净。即烦恼与清净是一体两面。

5、同样的每天散步时也会在稻田、树木、蓝天的存在中去体验有的反面空,因为我被时间与空间的业力给束缚住了,只能体验到眼前的有,不能从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里去体验空;或是跳出时空,去体验即有即空,非有非空。

6、身体方面比前一次禅修时轻安了一点,身体开始有暧出现。这个暖可以慢慢地溶化身体的业障。

二、对“把自己交给众生”这句话的认识

1、“把自己交给众生”是在事上转化第七识里的我执。只有把自己这个小我升华放到众生的大我中才能转化第七识里的我执。

2、“把自己交给众生” 也是在修六波罗蜜,特别是在修布施与忍辱。最终达到无私、无我。

3、六七因上转,第七识要在因地上转,转识成智。“把自己交给众生”就是我与众生平等、众生与众生平等,把我执转成平等性智。

 

張老師回覆:

少弘道友:

1.「咒」本無心也。

2.說真有個「光明」,那就不是「光明」了;話說回來,何處、何時不「光明」!

3.對的、應知宇宙一切皆「現量」。

4.要抓個「清淨」,就更煩惱。

5.好好參證「不相應行法」,應通西洋哲學與科學的哲學。

6.更上層樓,身心變化會多得很,莫恐懼、莫抓喜與樂。

7.所謂「交給眾生」,就是自己在人無我、法無我中,永遠為眾生服務。

8.你會「更上層樓」。

祝福、祝福。

尚德 於台灣達摩書院

二0一0年十一月十日

 

祝福

覆 爾欽

张老师

黄老师

您好!

今天正好离开道南书院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过去会说想念二字,而今却知道我们彼此时时刻刻不曾离别。正如老师那首歌谣所唱。“我们本来长相守”。

遵师嘱,禅定时去修五停心观。时时唱响“六字大明咒”。

与过往相比,做事情时更自然,更自信。

再次感谢老师给予的人生难遇的机会。

现将道南书院参禅报告的word版本给黄老师传过来,请查附件。

刚刚又看到了老师最新的开示。

    “做ㄧ個博學多才、謹言慎行、正常的人: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千萬莫怪里怪氣,成佛油子、道渣子,呆頭呆腦、眼神望著冷北方、熱西方,不知所云的到哪裡去了……。

直截了当,坦坦荡荡。

学生顷刻会意,并遵行之。

 

张尔钦

纽约

道南书院参禅报告

张尔钦

缘起

OO年七月在达摩书院网站回应参悟“幻心”的话头,当时做了如下的句子:“放下屠刀幻心灭,立地成佛业不空。觉心照幻幻自离,将心觅心无处寻。法身无相用方显,兴业诸境空身回。”正是这样一组满带瑕疵和错误知见的句子,促成了我万里求法之行。九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五日,由张公尚德先生主持,在湖南湘潭古城的道南书院举办了一场为期七天的静坐禅修。带着学佛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专程从纽约赶来参加。

契入

禅修一开始,老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拿出了亲给女儿宇娴的教诲分享给每一个人,还将“悟”归纳了几个重点,逐一展开讲解。千万空其所有(本来一切皆空),切莫实其所无(本来清净无事),在无尽的空间与时间中,不起任何妄念,对自己的身心,也莫试图去消灭,但光天化日,化日光天,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印心

在老师讲解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接引夹山和尚时,夹山被打落水中,依然欲对佛法深意开口辩解时又被打。时,我联想到了自己漂泊的一生,经年求证佛法未得心要的凄楚,真正的于心有会,证得法身无相言语断的义趣而涕泪悲泣,几不能自止。

发心

虽已识得法身无相,也只是理边的事。此后种种人与事,是否也能与此相应,是要放在光天化日下去检验的。所谓见地、修证、行愿三位一体,不可缺失。我将时时检点心行,从身边事做起,从善待身边人做起,乃至将心量扩大,广结善缘,广度有情,在无量的空间与时间中,思善、言善、行善,止于至善。

感恩

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的精心教诲,感激众多的同修道友的关心帮助和鼓励。感激家亲眷属的理解和分担。感恩一切。

结语

百花悄染万千色

灵山一拈笑破颜

本是万法皆一如

觉明一惑生悔咎

打坐磨砖照幻身

以沙煮饭疗空饥

觉心照幻幻自离

将心觅心无处寻

法身无相言语断

兴业诸境空身回

勘破生死凡夫事

狮吼一声起惊雷

无量世界立梵行

  法界众生皆梦醒。

 

張老師回覆:

爾欽:

    祝福你這一生真耐煩且忍辱的了一切。

 

尚德 二0一0年十一月七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覆 龍江

 

龙江的日记

116

今天刚回到广州上班。整理所获,录得排句数首,呈师一览,顺为记。

本年621-27日,在福建龙海寺参加准提法会时,坐中似有所得,心想他人有偈,我怎么没有呢。念头刚一动,就冒出两句自己都半懂不懂的话;

横担风月竖挑灯,

一片平怀自在身;

大千世界赤裸裸,

何须多事问旁人。

 

105日湘潭打七归来有感;

我有一口钟,

终日响通通;

如今不再响,

通通也空空。

 

113日,二次湘潭打七,至第六天,听老师讲两对骂的故事,有句;

他妈他妈对台,

敲穿弥陀脑膸;

震彻十方法界,

原来他妈自在。

 

第七日晨起,田间漫步,时浮云点雨,童心一起,伸舌欲尝,有句;

大展广长舌,

横卷八千界,

遍尝甘露液,

再见艳阳天。

 

七会结束后与朱甬师兄驾车到南岳游玩,夜宿方广寺,相谈甚欢,共诵弥陀圣号。5日晚到广州,忆起其事其情,心中无句,顺手提笔写来;

      方广夜阑珊,

闭户辩经难,

高诵弥陀号,

一山又一山。

 

 

張老師回覆:

龍江:

    多讀南老師和古德的禪詩。

 

尚德 二0一0年十一月七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