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書院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讀書研討會

老實修證

2013/6/16

    張尚德老師由道南書院來電開示:

    不讀華嚴經不知佛法的富貴,不讀維摩詰經不知宇宙之變化。

    讀維摩詰經的四個必要條件:

1.  神凝於太虛

2.  靈會於六合

3.  意飛於萬千

4.  情契於宇宙

    因此每天早起5點鐘左右,看東方天空的萬千變化,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境界。

感謝老師在百忙中,還不忘對我們諄諄教誨!

    大家共唸「楞嚴大義今釋」(老古出版社)P.297原文~P299南老師開示

(經文)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l   劉純美:觀色身不淨,觀受是苦。不執著於色身的覺受,觀誰作與誰受?

l   許淑晨:2週前開始身體非常不適,頭痛、心跳劇烈,血壓飆高而至醫院急診、就醫,有感生命無常、身體脆弱。服用藥物無效後當晚住院,在吵雜的急診室度過了一夜,看到因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而痛苦的眾生相,當下體會痛苦的是甚麼?並體認色身健康對於生活安定、修行趣入的重要性。隔天至各科轉診檢查,等待間以為修行已久便嘗試用修行方法自救,試試平日的修行是否堅固,開始用白骨觀,觀左邊的腳指頭發光發亮,希能把氣移下來解決頭痛。由於在候診間受外在環境影響,無法致心一處,仍會被色身疼痛抓走,不過血壓確實透過內觀稍降,因而有感心的力量偉大。數天之間在醫院就醫仍查無病因,在各處轉診無解而決定回家,刮痧疏通後稍歸平靜,並開始能進食,幾天下來感嘆修持色身的困難。

    此次發病不知病因但呈現病態,自我觀察非源於器質性的病變,而是氣根寒熱往來所造成,發作時從後腳跟衝上一股熱氣至後腦勺,後腦勺便劇烈疼痛,另一股氣有如滾動般從任脈往上衝,胃也感到突出,全然無法進食,躺時暈眩,坐時全身氣滯難受,只能不停走動和往內觀看,全身血管收縮的疼痛非常難以忍受,甚至全身冒黃色黏稠液體(血漿蛋白),心口糾成一團,可見精氣神之消散。由於詢問各科無解,數度服藥無效,除醫生說病因不明外,更覺自己無始以來堅固的妄想習氣難以改變。思維所讀的經文看似簡單,但實際在色身上實驗卻是如此困難。回顧自從接觸佛法,色身有34次巨大的變化皆查無病因,包括:經歷3年的腹瀉、血崩、雙眼突出,及此次的變化,也許即因經年累月的盤坐,把業報身慢慢的改變和轉化,我此次的經歷恰可對應此次課題-色身的轉化。

感想是我們修行其力未充、不夠用心,恐與對修證系統的不理解有關,因此便將幾年來的讀書心得--有關佛法修證系統的分類,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體會,或能有利於各位道友覺察自己的根器和合適的修行路線。

    修證系統的兩大類分為菩提道與解脫道。菩提道屬大乘的修證,以第八意識阿賴耶識--如來性、如來藏為主。我們要有此觀念,一切經典皆在講述如來藏的藏性、體性。如來藏無形無相、不生不滅。金剛經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說明如來藏的無形無相,因無形無相所以我們難以體會。南師說「如來藏以空為體」;楞嚴經「空性無形,因色顯發」,空本無形,但因色顯發,強調如來藏本來空。為何說我們難以解脫色身?我從生病的體會是我們對如來藏的藏性不夠清楚,所以我們難以體會其空性;要跳脫物質性對色身的束縛,就要證得如來藏的空性,但要有其功夫本事。空性對修行者非常重要,祖師们都說悟後〈證得空性〉起修,五祖也說不悟本心修法無益。如來藏無形無相,本來清靜,但能生萬法,一切法皆為如來藏妙真如性所顯發。

    楞嚴經中「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一切浮塵皆剎那生滅、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如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亦如張老師、歷代祖師所強調的如來藏的實相、體性,所有一切經典,皆直指第八識或見道的道或如來藏的體性--「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宇宙一切器世間皆如來藏功能,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因眼耳鼻色身意皆為因緣所生,皆為如來藏的功能之一,但為幻化相、虛幻不實,所以心經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如來藏的本質而言,祖師們說無法可修、無道可證,故禪宗直指人心,是直接從菩提心著手,因為有為法皆是造作而來,皆會生滅,而如來藏是不假造作的無為法。

    修證的另一個系統是解脫道-羅漢道,其認為我們內在根身及外在山河大地是苦空無常,是因緣所成緣起性空,是可壞滅、可厭離的。根本來說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虛幻無實,因此有許多痛苦、煩惱需要解脫,需要用許多法門來斷除。正因空性難以證得,心力難以超越物質力量,所以解脫道必須依序修斷五陰十八界的煩惱。如四阿含經說證初果羅漢需斷五徧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二果羅漢需薄貪、瞋、癡,三果羅漢五上分解……等等。總之解脫道--羅漢道修持的目的以斷除煩惱障礙為主,所以阿羅漢滅斷現行而放下萬緣、灰身滅智,但是第八意識裡的習氣種子沒有斷,他日仍需迴小向大,再修大乘菩提道轉化習氣種子才能圓滿。

    如來藏無形無相、不生不滅,所以無修、無證、無得,但它能生萬法,是一切的根源,我們就是要找到這個根源。所有經典教引我們從日常生活中體察事物的虛幻、生滅,而了解如來藏常住的功能,任運所拘而不執著,所謂「煩惱即菩提」,不須斷除煩惱,但需要有其根器、定力與功夫來認得如來藏。解脫道則以生命無始以來的煩惱執著而欲斷除之,必斷五陰十八界的障礙才能達成見道、證果的境界。將此二系統分清楚後,讀25位圓通的修法,其中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即證得大乘菩薩道的聖者,其他為證得阿羅漢果的修法者。

    回到楞嚴經中優波尼沙陀對色身修法的講述,讀經文簡單,但觀色塵的微細,凡夫恐須修行百世了。例如我在病中疼痛時,從中觀察,知道不痛在哪裡,因而沒有完全被痛的抓走,才能支撐住沒被痛擊垮,但這個知」仍屬第六意識的範圍,尚未達如來藏心。經文和南老師的注解都講得很清楚,大家在理路上懂了,但實際上一定要實修。

    年初時我曾以白骨觀觀想自身全身腐爛,一兩個月時竟從自己身上聞到腐屍的臭味,可見心的力量之強大,認識了這一點,從心的力量切入,成就會更快。後來因為忙碌沒繼續觀,身上的味道就不見了,但此次病後,我可能從白骨觀再修,南老師也曾說不透過白骨觀能夠證果的很少。

l   卓連進:佛法說唯心所現、唯識所造,識與心的內涵一樣。金剛經說一切相皆是虛妄,相包含識相,如阿賴耶識有我相、因相。有些經典講空,空與相殊途同歸,內涵相同。真-如來藏,生滅-阿賴耶識,是兩空,一體兩面;但是落在妄想識上,要能證到第八識轉大圓淨智。外相透過眼睛看、耳朵聽,如果沒有識與心,外界一切相對於自己是不存在的。相是因為我們存在而顯現,但並不是我們自己本身。我們內心的妄想所想像的相非常複雜,當心如如不動時,即無妄想。事相所顯現的是空幻的、不永恆的,人身、宇宙都是在不停的變化中,這都透過觀察可以了解,但因為我執而丟不掉。瑜伽師地論說我們要學佛,要排除掉的障礙非常多,我們的心非常繁雜,要如何能排除呢?佛法說了一個簡單的方法,若能制心一處,所有一切都幻滅了,若難制心一處,用妄想思維也能觀察清楚。連續的制心一處我們甚至連一秒都做不到,因為思想、阿賴耶識就像瀑流一般。我們學了這麼久的功夫不上道,也就是制心一處的時間難以持續,因為所見跟著念頭跑。25位圓通的目的都是要我們制心一處,制心一處久了,身心自然產生變化。

l   吳朝欽:引述南傳大藏經律藏大品「知有苦諦、知有集諦、知有滅諦、知有滅道地,苦應詳知,集應斷除,滅諦應證,道諦應修。苦以確知,集已斷,滅苦已證,道已修,因此吾智生,自見心解脫,處境不動,此吾最後生,不再受後有」。凡人皆被五蘊所繫縛,跟隨老師二十餘年,老師的示現皆是不為五蘊所繫縛,身體的病痛一到禪堂即拋開,我們要修的也是如何能如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要修定、修慧才能解脫。

l   卓連進:修法講聞思修,聽聞、思索以成慧,研討會即希望大家將聽聞內容透過思維,成為自己生生世世的資糧,期望大家踴躍報告。

l   陳文能:補充說明,人抓順境比抓苦境更厲害,會覺得苦是因為在潛意識中認為好的沒有抓到,證道者因為相信佛語而生起厭離心,厭離心也是一種分別心,乃至於不淨觀也是一種分別,但能透過此種法門修證自己。「從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空與色都不抓了,才成無學道,而一般人難生起厭離心,因總認為有一好的東西可以抓。小乘與大乘分別在於小乘灰身滅智,大乘見到空性並發菩提心。

l   劉純美:自性、空性是甚麼?要如何能出厭離心?想想自己每天在做甚麼、念頭是甚麼,如能找到即能解脫了。當心跟隨外淨轉時,煩惱難以解脫,經典說山河大地皆為心的變現,每人的心原本清淨,由於根、塵緣境,便產生包含種種愛恨情仇,複雜的世界,了解這種狀況,落實於生活中的觀察,才能淨化自我。

l   許淑晨:個人所見的相,會因因緣業果不同而有所分別,人難以跳脫執著,即因難以看到自己心中的「內相分」與外界山河大地其實皆是因緣所生,虛幻不實。所以了解自己是怎麼看的,產生了什麼相,如何讓這個相不落在種子識中,跳脫喜好,才能平等、解脫。

    (討論告一段落,大家共修六字大明咒)

   

    尚德讀後:

春至百花開,

常自寂滅相,

老實修一番,

定會有跡象。

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