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靈魂與中陰身

黃高証

科學與佛法有一共同點,都希望找出宇宙人生的真相。

   近來有些學者提出「人死後有量子意識,即俗稱之靈魂」的說法。便是想借助量子力學現象,如量子糾纏和疊加,來解釋腦的意識功能,於是有了「量子意識」的說法。此一理論仍在研究階段,尚未成為科學界的定論。

   但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量子意識是否即為靈魂,則有可商議之處。

俗稱之靈魂,即唯識學所說的第八阿賴耶識「去後來先作主公」,也就是中陰身,其內涵與外延包括一切存在的過去、現在、未來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中的起始、過程、歸結與轉化。當靈魂(即中陰身)離開亡者身軀瞬間,忽有大光明暫現,此時中陰身若能靈明照了,不隨念力牽引,便可迅斷業流,寂然入於無相光明定中,由此超越分段生死。反之,便循業投生,輪迴不已。

現在的科學研究都是要在時間與空間中得出現象的軌跡分布,但中陰身具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可隨其念力往來於一大千世界中,不受世俗所知的時間與空間所限。此所以唯識學將時間與空間歸於不相應行法,而道門人物是要超越此存在之表相的。

其次,科學的研究方法是「以有測有」,而非道門的「以空應空」。凡存在之「有」必離不開現象條件的生生滅滅,屬於「因緣所生法」,而非盡虛空、徧法界、廣起妙有的「真空」。儘管物理學已經指出:量子是物理量變化的基本單位(如ΔE=, E:能量,h:普朗克常數,ν:頻率);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質的質量之源,這些物理理論都是建立在有限的數「量」上。佛法雖然將物質的最小存在稱為「微塵」,但金剛經言:「我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意在指出:凡涉及「量」之存在,如微塵等,都不是空性本身。因為空性是無形無相、無限無量、了無一法可得的。所謂微塵、量子等,是空性的一種起用而已。此外,靈魂的 神通妙用可以不受「量」的局限,若能示現「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要算是大菩薩之功夫境界了。此等靈魂的展示,絕非量子或其他世間思維量度可企及也。

最後可說的是:毛澤東先生往生前說:「上帝通知他了。」他又曾說:「精神可影響物質,物質可影響精神。」而周恩來先生往生前也說:「馬克思跟他有約會了。」這些都屬於靈魂學的內容。

結語:科學研究的方法是在實驗觀察中,以邏輯思辨建立量化論證,解釋在時空中因緣偶合的種種現象。道門修證的方法是在「一念不生全體現」中,向上一路,歸到本有的「常樂我淨」,再以無量法界清淨智慧光明迴向無邊眾生。故能用於一切物,而非一切物所容。科學與佛法兩者所用方法不同,所得結果雖可做相當程度的互參,卻難以純粹唯物的角度來理解佛法心物一元 、超心超物之全貌。要超越逐物迷心者,可參閱南公懷瑾先生《禪海蠡測》中的「中陰身略述」一文,及張公尚德先生的《唯識新引》叢書,作進一步了解

 

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