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知友的話目錄

 

列印本文

 

陰陽錯置

評聯合報梁玉芳的「看見政壇恐同症

黃高正

 

聯合報三月一日A11版「看見政壇恐同症」一文,指出某位涉嫌貪污的陳姓人士,對貪污內情避而不談,顧左右而言他,大論同性戀議題。筆者看了此文為同志所做辯護之方式,有感如下

《周易.繫辭》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講:「天地大德曰生。」然而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故陰陽調和是萬物永續之基礎。《周易》全書旨在闡發「絜靜精微」。若陰陽錯置,是非顛倒,身心如何寧靜與細密?

文天祥下獄時,光明磊落,寧可從容赴義,不做窮詞狡辯,在流傳千古的《正氣歌》中有「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四句,秉此浩然正氣,超越陰陽,使其雖死猶生。

人要面對自己是很難的,所以才會不到黃河心不死,在煩惱中進進出出。就像明朝滅亡前,思宗崇禎不思自省,仍罵:「君非亡國之君 而臣皆亡國之臣。」實在好笑。反過來說,人若丟掉自己的恐懼與情緒,心就能安定下來,這也是《楞嚴經》觀音菩薩說「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真義。坦然面對自己的性別,坦然面對事實的真相,人就可以不為一時得失所左右,得到心安自在。否則,還要做第二個崇禎嗎?

 

師批:任何道門要解決的問題始終是生死的陰陽問題,此所以基督教稱其原始性為原罪,佛法謂之為無明,由之有釋迦牟尼佛的「佛說入胎經」;弗洛依德也有解釋性愛的胎生原始性的著作,叫「性心理學」; 大哲學家叔本華也說:一切藝術都是「性」。陰與陽本來是來也無影,去也無蹤的,萬物一切化生化失,在其它的世界,並無需實際交愛,只需彼此看和笑一下,就生出下一代。佛教淨土祖師慧遠,原來深通道家,轉入佛法後,鳩摩羅什一再勸他超越陰陽,他就是丟不掉「有」,所以搞出ㄧ個阿彌陀佛世界的「淨土」。禪門有一位大禪師「林酒仙」,他不去極樂世界,因為那邊無酒喝。從佛法觀點來看,一切都是「性戀」,那同性戀又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