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大要

黃高証

佛說《法華》是佛經中第一,它記載釋迦牟尼佛晚年給法華會上所有大眾受記,並直趨佛法究竟,指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教(佛乘)。此外,佛也清楚告訴弟子們獲授記後,如何歷劫修行,以便在佛涅槃後流布正法。本經講的全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的大事因緣。過去佛有日月燈明佛、大通智勝佛、多寶佛等,現在佛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未來成佛的有彌勒菩薩、藥王菩薩等以及法華會上一切眾。

本經比其他大乘經典如《華嚴》、《楞伽》及《楞嚴》還早傳入中土,對天台宗、淨土宗、禪宗、律宗都有深遠的影響,不僅讓漢地佛教走向大乘。且由於〈普門品〉的流傳,使觀音信仰遍及民間,

《法華經》同時又與《仁王護國般若經》、《金光明經》合稱為《護國三經》,常用於護國息災法會。2020庚子年,本世紀第三次冠狀病毒疫情快速襲捲全球(前兩次分別是SARS2003, MERS2012),在各大洲之間來回衝擊,人人自危。求生壓力、經濟壓力再加上資源短缺,使得社會情緒浮躁暴衝。

《法華經》是在亂世污泥中綻放的清淨蓮花,筆者略述本經要義,以凝聚正能量,祈求天下太平,萬國咸寧。

 

一、法會緣起

1 序品

      此經的與會者除菩薩、羅漢及佛弟子集合在靈鷲山,還有在《觀無量壽經》中,曾經發動兵變,害死父母以奪王位的阿闍世王,他已犯下五逆重罪[1]中的殺父、殺母。但此刻阿闍世王依佛聽法,這象徵佛門廣大,只要能放下屠刀,仍舊成佛有分。

釋迦牟尼佛是先講完《無量義經》後,入定放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諸佛菩薩及六道眾生,無不周遍。彌勒菩薩不知其中因緣,請教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回憶過去曾見日月燈明佛開示《法華經》之前亦放此光,等講經結束後當晚佛即入涅槃。故推知如今釋迦牟尼佛放光,是準備開講《法華經》,且意指佛離涅槃時日不遠。

2 方便品

      釋迦牟尼佛徐徐出定,告訴十大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諸佛智慧,唯佛乃知。所有一切存在的真相、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都非尋思境界,妙不可言。舍利弗一聽如獲至寶,趕緊向佛請法,佛卻沒說,因為一旦講出來,會有人驚疑不信。但舍利弗一請再請三請,佛終於答應。這時果然有五千行者自認已得究竟涅槃,預知無法信受此法,先行禮退。

      佛接著告訴舍利弗;無上妙法,不是思量分別可以測度的。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是要眾生別去執有,也不要抓空,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且又不去立個知見相。所以整個佛法實際上是要回歸自性清淨,與佛無二,這便是法華會上的一乘教。至於釋迦牟尼佛過去分別講三乘法(聲聞、緣覺、菩薩),只是暫時的誘導方便,實際上最終都是要走上成佛之道的。

 

二、授記大典

3 譬喻品

舍利弗過去以為成佛無望,常因此自責不已,現在聞佛開示,知可作佛,生大歡喜。沒想到接下來佛隨即當眾為舍利弗授記。所謂授記,就是預告他未來將會成佛。舍利弗得此殊榮,不忘為其他佛弟子請法,希望佛再開導他們,何以羅漢的涅槃是不究竟。於是佛便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像一棟失火的豪宅,屋主的小孩在屋裡貪玩不肯出來。屋主只好告訴小孩說,屋外有更好玩的羊車、鹿車、牛車,你們快出屋看,這些小孩才肯跑出豪宅而獲救。此處是以羊車比喻聲聞乘,鹿車比喻緣覺乘,牛車比喻菩薩乘。說明佛最初講三乘法是為了讓眾生快點逃離三界苦惱的方便法。若有遇到志求佛道的清淨利根,佛才會為其說此法華經的究竟一乘教。

4 信解品

這時佛的四大弟子:解空第一須菩提、論議第一摩訶迦旃延、苦行第一大迦葉、神通第一大目犍連,聽佛這麼一說,紛紛起身,自懺過去以為出了三界就是涅槃,如今第一次見佛給聲聞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就像無價寶不求而得,十分慶幸。感覺自己猶如從小離家出走的流浪漢,五十多年到處乞討維生,好不容易到大戶人家裡打雜,又作了二十年苦工。後來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屋主的親生兒子,本來具足一切,根本不用苦苦地到處討飯啊。

5 藥草喻品

如來看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就像大醫王見一切植物都能作藥。佛對大迦葉等弟子們說,三千大千世界的卉木藥草,同受雨水所潤,而各得其茂。恰似一切眾生聞佛說法,各有受用。眾生如藥草,根性各別:轉輪聖王、帝釋天、梵天等屬於小藥草;知無漏法、三明六通者是中藥草;聲聞緣覺,求當作佛是上等藥草。若菩薩常行慈悲,自知決定作佛是小樹;若大菩薩轉不退輪,放無量光,度無量眾生,是為大樹。佛按照眾生根性利鈍因材施教,廣設方便,使未安者令安,未度者令度,而不是一開始就直接示以難解難知的一切種智。

這時佛又跟大迦葉強調;所有聲聞果位都不是究竟,你們要行菩薩道,漸漸修學就能成佛。

6 授記品

緊接著,佛為大迦葉授記,未來佛號光明如來。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等皆感悚慄,一同合掌請佛也為他們授記。佛知道他們的心意後,果然如其所請,為須菩提等三大弟子分別授記。

7 化城喻品

佛共為五位弟子授記了,接著說了一個故事。過去有位大通智勝佛,祂成道之前,是坐在菩提樹下身心不動,特別示現,坐滿十小劫,諸佛之法方現於前。十方五百萬億大梵天王及諸梵眾都來禮敬。

大通智勝佛出家之前是個國王,生有十六位王子,在大通智勝佛成道時,十六王子都來請法,以童子身隨佛出家。後來大通智勝佛為大眾講法華經時,十六沙彌全都歡喜信受,並能廣說此經,所以最後皆成佛果。十六位王子所成之佛,當中包括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等。

接著釋迦牟尼佛又說,唯有成佛才是究竟涅槃,其餘果位只是方便安立。就像長途旅行時,看到路邊的休息站一樣,只能讓人暫時歇腳,卻不是生命真正的家園。

8 五百弟子授記品

這時說法第一的富樓那瞻仰注視於佛,默求佛的垂授,於是釋迦牟尼佛也授記富樓那未來作佛,壽命無量。

法華會上諸阿羅漢見此心喜,也希望得到授記。其上首為憍陳如,他是釋迦牟尼僧團第一位證阿羅漢果的,為僧團中最資深長老,有「聖首」之稱。佛先給憍陳如授記,然後又次第為其他阿羅漢授記。並且指派迦葉尊者,為那些不在此會的聲聞眾宣說此事。

五百羅漢起身謝佛,自責過去不知身懷無價智珠,卻像窮人到處乞討,得少為足。現在才知道原來自己以後也都可以成佛。

9 授學無學人記品

佛給阿羅漢授記後,那些還沒證阿羅漢的,像多聞第一阿難和密行第一羅睺羅,他們也想,若能得到授記該有多好。阿難本是佛的堂弟,現為佛的侍者。羅睺羅則是佛的親兒子,兩人起身走到佛前,禮佛祈授。另有二千聲聞弟子也都上前合掌默求。佛隨即給阿難授記,還說阿難成佛時,十方無量諸佛共稱其功德。會中八千初發心菩薩,不了解為何佛如此給這小聲聞授記。釋迦牟尼佛說自己和阿難多世前本是師兄弟,同在空王佛那裡發心,如今阿難是來護持釋迦牟尼佛的,以後也要護持未來諸佛教化,所以特為阿難如此授記。接下來佛又給羅睺羅授記,未來佛號蹈七寶華如來。然後也授記二千聲聞,未來一樣成佛。

10 法師品

佛給聲聞眾授完記後,又說,凡是聽聞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都與他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又囑咐藥王菩薩:我滅度以後,若有人聞此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也為他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這些人於未來世必得作佛。

釋迦牟尼佛說:「我所說諸經,法華最第一。」因為在佛所說的所有經典中,以這部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佛要藥王菩薩護持此經,告訴藥王菩薩說:這部經是諸佛守護之祕藏,不可輕易妄授於人。如來滅後,若有能受持此經者,仍可得到如來摩頂。若有能讀誦講說此經者,都可見如來身。

法會至此,釋迦牟尼佛不但為法華會眾授記,而且也給未來讀誦法華經的人授了記。

11 見寶塔品

此時有七寶塔,從地踊出於佛前,依空而住。原來是過去東方多寶佛蒞臨,多寶佛曾發願在滅度以後,只要是有佛宣講法華之處,祂都會坐七寶塔前往作證。大眾都想瞻仰一下這位過去佛的慈容,但是要想見多寶佛,必須是說法者之十方分身盡集一處,多寶佛才會現身。於是釋迦牟尼佛放光召回祂的十方分身齊聚靈鷲山,周匝禮敬,大眾合掌。釋迦牟尼佛才恭恭敬敬用右手開七寶塔門,讓大家瞻仰這位久已滅度的過去佛。十方分身化佛圍繞七寶塔,這真是個莊嚴浩大的場面。坐在七寶塔內的多寶佛,把座位分一半給釋迦牟尼佛坐。二佛並坐,前所未有。這時釋迦牟尼佛正式宣布,講完法華後,不久當入涅槃,希望以後有人能繼起,弘揚此經。

12 提婆達多品

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原本加入佛陀的僧團,後來因與佛對戒法觀點有別[2],帶走504位比丘[3],另立教派。但舍利弗、目犍連後來又去勸回五百比丘。提婆達多為報此怨,想借阿闍世王子之力,便慫恿阿闍世王子逼宮,禁錮父王母后,篡奪王位。後來提婆達多次害佛。蓮華色比丘尼見提婆達多傷佛腳趾而出面呵斥,不幸命喪提婆達多之手[4]。提婆達多因犯五無間罪中的傷佛、破和合僧、殺阿羅漢,故墮無間地獄。阿闍世王因害死父母,心神不安,身瘡潰爛,後來向佛懺悔,皈依佛門。

提婆達多雖墮地獄,不在法華會上。釋迦牟尼佛卻跟大家說,提婆達多實際上就是過去世教導釋迦牟尼佛《法華經》的一位仙人。釋迦牟尼佛因持此經而能成就佛果,所以提婆達多雖已下無間地獄,釋迦牟尼佛為感其恩,特地當著多寶佛的面,授記他未來成佛,號天王如來。由此也可看出,罪孽深重的一闡提,若與佛有緣,一樣可以成佛。

這時文殊菩薩在龍宮講完《法華經》,坐蓮花出大海,飛到靈鷲山。智積菩薩問,法華經微妙甚深,龍眾能聽懂嗎?文殊菩薩說有位八歲的龍王女,於剎那間發菩提心,得不退轉。智積菩薩不信她能一下子就成正覺。這時龍女忽然現前作禮。舍利弗感到奇怪,女人要多修五百世,如何能頓成無上覺?龍女取其龍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以此獻佛,佛受其珠。龍女告訴智積菩薩,我以珠供佛的時間雖很短,但我成佛的速度比這更快。說時遲,那時快,龍女已經出現在無垢世界,成等正覺。大眾遙見龍女成佛,歡喜信受。

此處提到龍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比喻三千大千世界唯識所現,此珠象徵阿賴耶識,獻珠於佛即表轉識成智,與佛不二。

13 勸持品

藥王菩薩向佛報告,佛滅度後,誓護此經。五百羅漢、八千有學無學,也都發願護持。

這時佛的阿姨大愛道比丘尼[5]帶著六千比丘尼合掌禮佛。佛陀是這阿姨撫養長大的,因為佛母摩耶夫人產後七天過世。佛陀成道後,阿姨來歸依祂,成了佛教中第一位比丘尼。佛知道大愛道比丘尼因為沒被授記而心感憂愁,隨即為她及六千比丘尼授記。

這時會上還有一位耶輸陀羅比丘尼。她本是釋迦牟尼佛當太子時的太子妃。佛出宮去雪山修行後,經過六年,耶輸陀羅生下羅睺羅,外界不知道耶輸陀羅懷胎六年沒分娩,議論紛紛,要以火焚之[6]。耶輸陀羅發誓,若羅睺羅不是太子骨肉,自己願和孩子同被燒死。說完跳入火坑,此時火坑變成池,水中出現大蓮花,托住母子二人,後來母子二人都隨佛出家修行。

這時耶輸陀羅心想,釋迦牟尼佛為何唯獨漏掉她。但其實佛並沒有忘記,立即也為其授記作佛。所有比丘尼皆大歡喜。授記大典圓滿。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有心向佛,未來皆可成佛,有經為證。大眾紛紛發願廣宣此經。

 

三、法華行者修行次第

接下來的經文是說,得到授記之後,要如何成為法華行者,其要點是;先修四安樂行,觀一切法空,不生不滅;再使六根清淨,報身圓滿;後證一切色身三昧,隨緣應化,如下文所述。

14 安樂行品

      釋迦牟尼佛告訴文殊菩薩,在惡世中要講這部難信難解的法華經,應修四安樂行。

(1)           身安樂行:要持戒、忍辱、無所求行。再觀一切法空,言語道斷,無相無礙,是為菩薩親近處。

(2) 語安樂行:不造口業,柔和能忍,唯以慈心演說大乘。

(3) 意安樂行: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能以德服人,平等說法。

(4) 誓願安樂行:對於不信不聞法華之人,發願以智慧方便引導,令入妙法。

   佛說四安樂行,是要把佛法貫注於日常行持,以擔當末法的弘法志業。接著佛又告訴文殊菩薩:此經為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神力所護,是諸佛如來第一之說,最為甚深;於諸經中,最在其上,不能妄傳。如今因緣成熟,才為大家開示此經。

15 從地涌出品

16 如來壽量品

17 分別功德品

此三品同述一事。這時從其他佛土前來聽法的八恆河沙大菩薩都願在娑婆世界廣弘此經。釋迦牟尼佛說不用這麼麻煩,我此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大菩薩,於我滅後護持此經。

佛的話剛說完,大地忽然震裂,有無量千萬億大菩薩由地底涌至空中,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祂們向七寶塔中的多寶佛與釋迦牟尼佛、還有從十方來的分身化佛依次頂禮。然後讚佛讚法,經五十小劫。但以佛神力故,大眾以為只過了半天時間。

這些大菩薩都是以後要來護持法華經的。彌勒菩薩從來沒見過這些大菩薩,請教釋迦牟尼佛祂們從何而來?佛答:這些都是我成佛以來所教化的,祂們平時都在娑婆世界的下方虛空精進靜修。

大眾聽了皆感疑惑,釋迦牟尼佛成佛到現在,也就四十多年,怎麼就培養出那麼多的大菩薩呢?

佛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慮,再三提醒他們要信解如來真實語。大家應許後,佛陀才說:你們以為我是出王宮後到菩提樹下入定七天而成道的,其實佛壽無量,我在無量無邊劫以前就已經成佛了。究實說來,這裡是講如來是不生不滅的,沒有住世者及滅度者,能如實了知佛性常住,三界之相無有生死。但為了讓眾生知道正法難遇而懂得珍惜,所以如來於無生滅中示現滅度。

這時大眾才知道原來佛是不生不滅的,對佛法的了解又更深了一層。便以滿天花雨供養釋迦牟尼佛、多寶佛、十方化佛及諸大菩薩等。

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說:若有眾生聽到佛壽無量而深心信解者,便能見佛常在靈鷲山對大菩薩及聲聞弟子們說法。佛涅槃以後,若有人能奉持此經,佛當現於其前。

18 隨喜功德品

19 法師功德品

此二品合說功德。彌勒菩薩請教釋迦牟尼佛,佛滅度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受持法華者,有何功德?

佛陀答:佛滅後,若有人聽聞法華經之後,隨喜轉告第二人,為其解說。第二位聽法者再接著隨喜轉教第三位,如是輾轉相告,到第五十位,這第五十位哪怕只是聽聞法華經的一偈,其功德遠遠勝過供養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一切眾生令得阿羅漢果的功德。因為此經不是方便說,而是究竟說。

佛說:受持法華經者,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

根據《楞嚴經》解釋,六根功德是是依時間流動(過去、現在、未來)與空間方位(前後左右)為基數來重疊推算,以一千二百為滿數。眼根觀前不觀後,左右只見三分之二,故只有八百功德。耳根遍聽十方一切音聲,具足千二百功德。鼻根能感受出入息,但感受不到中間不呼不吸的那一段,故只有八百功德。舌根能說理無盡,具足千二百功德。身根觸物時有順受與不順受,離物時無受,只有八百功德。

由於持法華者可得六根清淨,故能分別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音聲,見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因緣果報及所生之處。

20 常不輕菩薩品

      釋迦牟尼佛回憶過去曾為常不輕菩薩,只要看到學佛者,不論在家出家,都禮拜讚嘆他們行菩薩道,未來都會作佛。但很多人輕視他,或打罵或欺負,常不輕菩薩都欣然接受,不起對立,但仍差點喪命。這時聽到空中傳來威音王佛涅槃前所教的法華經偈,常不輕菩薩受持之而使六根清淨,壽命延長,且能以大神通廣宣法華。之前欺負常不輕菩薩的那些人,都來歸依他學佛。後來常不輕菩薩轉世為釋迦牟尼佛,而那些欺負祂的人,就是現在法華會上聽法的五百菩薩、五百比丘尼、五百居士,如今他們也都成就不退轉位。

21 如來神力品

22 囑累品

此處二品合為一組。從地涌出的大菩薩們向佛報告,會在佛滅後護持廣說此經。佛聽後甚感欣慰,現如來神力,放無數色光,遍照十方佛世界,其他佛土的眾生得知娑婆世界正在講法華經,全都合掌遙向釋迦牟尼佛與多寶佛禮敬。十方世界打成一片,互通無礙。

釋迦牟尼佛叮囑從地涌出的大菩薩們:我雖有此神力,仍無法說盡法華功德。法華經是一切如來之精要,諸佛於此證菩提、擊法鼓、入涅槃。我涅槃之後,你們要一心受持法華。

      釋迦牟尼佛接著起身,以右手為諸大菩薩三次摩頂,說:我歷劫修行所證的就這麼一點,現在全都告訴你們了。你們要好好地受持廣宣此法,萬一遇到有不信此經的眾生,那就改用別的經典來接引他們。能如此做,便是報答諸佛之恩。

從地涌出的大菩薩再三保證,依教奉行。

23 藥王菩薩本事品

接下來,釋迦牟尼佛介紹護持此經的藥王菩薩。藥王菩薩過去世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修苦行,聽了當時的佛說法華後,依之精進修行,成就「現一切色身三昧」。便想要供佛及法華,於是騰空普雨香花。他覺得這樣供養不足表達自己心意,又以三昧真火燃身供養。引來諸佛出語同讚,是真精進,是真法供養。

火化後的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再轉世後又去找佛,沒想到那一世的佛跟他說,我今晚就要入涅槃了。我滅度後,所有舍利都由你處理。後來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果然遍造舍利塔來供養舍利,接著他又燃雙臂供佛舍利,無量大眾被其行為感動而發心,同入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今捨兩臂,必得佛身。若此言不虛,令我雙臂恢復原狀。話說完,果然兩臂又完好如初。藥王菩薩過去無量劫都是這麼捨身供佛的。

佛講了藥王菩薩依法華經修行而化身成就的本事後,再次強調,此經於一切佛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說修行,能令眾生離一切病苦,生死自在,命終即往極樂世界,會有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共圍繞。

24 妙音菩薩品

釋迦牟尼佛以肉髻和白毫放光,再照東方諸佛世界。東方有位妙音菩薩便想來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但因彼佛土的佛菩薩皆身形高大,而娑婆世界佛菩薩身形皆小。故妙音菩薩先於其世界,以三昧力現出八萬四千蓮花座於娑婆的靈鷲山,法華會眾不知是何因緣。佛說是東方的妙音菩薩要來供養我及供養法華經。文殊菩薩請教釋迦牟尼佛,能否讓妙音菩薩現身於此?釋迦牟尼佛答,這就要請多寶佛發話了。多寶佛便要妙音菩薩前來娑婆世界。妙音菩薩隨即率八萬四千菩薩浩浩蕩蕩來法華會,供養釋迦牟尼佛與多寶佛。釋迦牟尼佛向大家介紹,妙音菩薩能現千萬億化身,上能現佛形,下能入地獄,為娑婆世界各類眾生說法華經。華德菩薩問:如此不可思議三昧,究竟叫什麼名稱?釋迦牟尼佛答:這就叫做「現一切色身三昧」。佛在講妙音菩薩品時,妙音菩薩所率八萬四千菩薩與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也都證得此三昧。 

2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前面講了來自東方佛土的藥王、妙音兩位大菩薩,如何施展現一切色身三昧,佛接下來講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也在此法華會。佛說:觀世界音菩薩以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能於急難死厄,作眾生依怙。苦難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度之。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

《楞嚴經》中也記載了觀世音菩薩是以耳根圓通法門,超越世出世間,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可與此經〈普門品〉與〈法師功德品〉合參。

26 陀羅尼品

佛告訴藥王菩薩說: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讀誦法華經中任一偈頌者,所得功德,勝過供養八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諸佛的功德。藥王菩薩聽後便說其陀羅尼,發心護持法華行者。勇施菩薩及毗沙門天王、持國天王、十羅剎女等也都分別發願說陀羅尼咒,以擁護此經。

值得一提的是,《楞嚴經》記載〈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正是〈楞嚴咒〉之別名,能滅一切饑荒疫癘,穩定世局。 

27 妙莊嚴王本事品

釋迦牟尼佛講了藥王、妙音、觀世音菩薩的事蹟後,接下來講的是妙莊嚴王的本事。此王能與這些大菩薩同列入法華經中,他究竟是何許人?

原來藥王菩薩過去世得法華三昧後,視眾生如其父母。為了度化妙莊嚴王,就投胎去當他兒子(即王子)。當時的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希望接引妙莊嚴王而開講法華經。王子想帶其父母前往聽法,奈何妙莊嚴王深信外道。王后知王子大有來頭,要王子顯種種神變,令妙莊嚴王淨心信受。妙莊嚴王見到兒子神力非凡,果然願意同往禮佛。國王於是帶著王后、王子及四萬兩千人同往佛所請法,沒想到國王聽了佛開示後,二話不說,當場宣布禪讓王位給王弟,他和王后、王子都隨佛出家。妙莊嚴王知道兒子是大善知識,為了度國王特地來投胎當他兒子。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訴妙莊嚴王,他的兒子早已隨從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受持法華經,為度眾生而隨緣應化。妙莊嚴王聽後更加精進修行。

這一世,王子轉世為藥王菩薩,次補藥師佛位。妙莊嚴王轉世成了華德菩薩,在法華會上證得法華三昧。 

28 普賢菩薩勸發品

普賢菩薩遙聞娑婆世界有法華會,便自東方佛國來到靈鷲山,請教釋迦牟尼佛,如來涅槃後,眾生如何受持法華經?佛答:要得到諸佛護念、行善積德、深入禪定、發心救護一切眾生。若能成就此四法,即使佛滅後也必得法華經。普賢菩薩聽後發心護持法華,若有讀誦此經者,普賢菩薩即乘白象王與諸大菩薩現身守護,令得重重無盡的旋陀羅尼。普賢菩薩也說出自己的陀羅尼咒,並發願於如來滅後,廣傳法華經。釋迦牟尼佛聽了大為 嘉許,說:若有讀誦修習法華者,我便會為其摩頂,令他遠離三毒(貪瞋癡),成就普賢行。

 

總述:

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晚年所述之經。天台宗把佛陀一生教化過程依序歸納為五個階段: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大致說來,佛年輕時於菩提樹下成道,在大定中法身放光,展示華嚴境界,可惜多數眾生不見不聞,祂感嘆:「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便到鹿野苑,從小乘法說起,告訴大家人生無常,該如何修持以超脫生死,解脫自在。接著佛講大乘法,如維摩等經,要聲聞眾走向大乘,幫助群生離苦得樂。然後佛才指出:「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者」,把一切大小諸法統攝於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智慧。

有了以上鋪陳,佛陀最後壓軸的畫龍點睛之作,就是在法華會上,頒發畢業證書,授記弟子成佛。實際上,這與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的:「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是前後呼應的。

   假如佛要入涅槃前,不開法華會為大眾授記,那就難免如其他宗教一樣,停在上界下界二分法的格局。無間地獄眾生永無出期,女性也將永遠不能做天王、不能成佛。但法華會,一改過去方便諸說,專門為提婆達多、龍女與諸比丘尼授記,且有過去的多寶佛特地前來作證,彰顯眾生佛性平等無二,過去現在未來成佛如一,意義非凡,真實不虛,此所以佛法不同於其他宗教 也。

佛陀說法,有時說理,有時表事,有時顯理隱事,有時顯事隱理。華嚴時說到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在普賢行願;到了法華時要成就的,也是普賢勸發。大乘佛法說到極致,都是歸向普賢行。可見《法華經》與《華嚴經》二經是一而二、二而一,最初的就是最後的。《法華經》在授記與四安樂行之後,出現常不輕、藥王、妙音、觀世音、妙莊嚴王、普賢等諸大菩薩的事事無礙,交相輝映,正是視一切眾生如父母,故能在種種劫難中,展現出同體大悲的普賢行。

《瑜伽師地論》說世界存在著三種大災(火劫、水劫、風劫)與三種小災(饑荒、瘟疫、戰爭)。這是眾生共業累積的總現,無法避免,只能自覺。在修持上,要到二禪才能超越火災,三禪超越水災,四禪超越風災。也就是要收攝心念,觀照一切染淨好惡不離自性。而自性本身不在有上也不在空上,圓照十方,轉化災難為八萬四千智慧。至於三種小災的出現,多為對社會亂象的清理,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如今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造成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又助長病媒遷徙與瘟疫大流行,進而影響經濟、科技、社會各方面,也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思維模式,更顯示狹隘的意識型態、民粹主義、軍備競賽,對全球性問題都無能為力。人類要想避免重蹈覆轍,價值觀與文明發展都需要檢討和重新思考,並以 六和敬(身口意戒見利)的善法合作,謀求各自安身立命及總體大同共生。

《法華經》是以安樂行來破五陰魔(色受想行識)、煩惱魔、死魔,挽救人類生死劫難;在痛苦不堪的俗世中,以忍辱、道德、定慧、慈悲的無功用行,通往不生不滅、常樂我淨的自性佛土。一切眾生最後都會成佛,都是清淨沒有煩惱,這是不分男女老幼,不分種族貴賤,個個本自具足的。就像黑夜阻止不了朝陽的升起,污泥阻擋不了蓮花的盛開,人人都可在成佛之道上化育出朵朵清淨的蓮花。

結語:

成道卌餘夏,說法如恆沙,一大事因緣,如是開法華。(卌音同夕)

佛經無有,法華最第一。授記諸佛子,令迴小向大。

佛壽無生滅,此言本不假,雖示有涅槃,而實皆幻化。

法華所在處,如涌七寶塔。受持此經者,朗照四天下,

一念能隨喜,究竟定無差。千佛齊授手,迎坐紫金花。

今疫野勝馬,人心亂如麻,持此妙法華,六根淨無瑕。

佛囑大菩薩,如來秘要法,此經總教化,後世當闡發。

若有信受者,佛道無不達。靈山一乘塔,環布萬蓮華。

佛佛相對話,無自亦無他;至善為軸心,有求必應答。

現一切色身,莊嚴無邊剎,常修四安樂,行到法王家。

 

2020.04.04

台灣達摩書院
 


[1]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3] 《十誦律》

[4] 《大智度論·第14卷》

[5] 《大愛道比丘尼經》

[6] 天台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