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友 的 話

Jennifer Lee

參加了第一次禪修, 讓我認知了自己的習氣問題, 並時時自我的反省找出自己的缺點和所不足的地方; 雖然透過反省感受到心靈上似乎能獲得短暫的稍微平靜, 但這個平靜的心還是會因為內外緣的影響而起波瀾。 近來在平常生活中會常常反覆的思索著和觀察著當心平靜時和心不平靜時的狀態, 它的原因在哪裡? 差異在哪裡? 也常常思惟觀察著爲什麼心沒有辦法透過個什麼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而我們這個心的續流過程是什麼? 是什麼產生了真正的煩惱? 有了情緒的產生而生氣的過失是什麼? 再自我的觀察到底那些想法造成內心無法安寧? 近一年來讀了一點經典, 也參加了兩次老師的禪修; 自己在修習上還只是在幼稚園階段的學生, 目前認為至少應該去真正了解經典的教理用全面性的認知代替過去單純只是對佛、佛法的信仰; 所以應該找到解決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方法, 而這兩次的禪修課程讓我收穫很多, 至少讓自己認識到我這個是什麼。

      在心經裡面提到無苦集滅道”, 這個苦、集、滅、道就是佛陀在初轉法輪中講的四聖諦, 它闡述著之間互為因果的關係, 也涵蓋在十二因緣的作用關係裡面, 全部都離不開因果的法則; 而因果的作用是因緣, 從緣生果來解析, 無明, , 所集成的煩惱障也為惑障, 同時輪轉業障再來報障(苦果), 也就是我們凡夫生生世世都在果報輪迴當中無法解脫的原因。我們人生所有苦的經驗, 包含苦苦、壞苦、行苦都是集結而來的果, 而一切種種痛苦的因緣則來自集諦, 所以我們這個蘊體才會都在迷惑和煩惱的控制下生活著。

      複習了老師講解過的大乘起信論, 開始提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所謂爲令眾生離一切苦, 得究竟樂”, 結論從四聖諦和十二因緣的關係中得到眾生都身陷在各種苦中, 都想要離苦得樂。 因為我們想要脫離苦也知道苦蘊的因緣來自業和煩惱, 所以我們知道一切痛苦的來源(業障和煩惱障), 在中論觀法品, 其中一段提到 業煩惱滅故, 名之為解脫; 業煩惱非實, 入空戲論滅。讀了這一段話, 有了相當大的啟發, 因為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而業和煩惱皆來自於非符合實際狀況所產生的也就是非理作意。也因為一切諸法皆無有自性也同四諦品中提到的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無”, 都是空而無有自性; 所以 一切法不能以自己的力量而去形成的, 而是需要相互依賴才能產生其性質與作用; 又因為不是實際的, 空無實有, 所以煩惱即可滅除的。

      而我們原本以來受到無明的薰習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 即薰習真如, 以薰習故, 則有妄心, 以有妄心, 即薰習無明。” (引用自大乘起信論); 認知了這其中的道理, 更能去做更細微的思惟觀察, 分辨這個心所緣的識知產生的種種活動, 包含思想過程和感官經驗執著所產生的妄心, 雖是會生滅的因為非實; 但如果不察覺則會造業。如果要回到我們本來清淨的真如本性。 而能夠在學習百法明門論和八識規矩頌上對五法的認識了解; 進而有了對心識的續流內外境有更明白的剖析, 再如老師說的要在善十一下功夫, 再串習起修三十七菩提道品進入修持的次第, 而不落於只是背誦。

      其實如佛陀所說的眾生都是平等, 如大乘起信論中提的眾生都是本覺的。都有一個真如本性, 只因為愛我執的緣故, 而產生了貪嗔痴; 如果我們相信自己與其他的眾生都是一樣的原本都是清淨本然; 只是受到這個無明, 愛我執的薰習漸漸忘了本來的自己。如果能夠透過自他相換的思惟觀察方式, 當我看到他人犯的過患, 不再以個人產生了分別的心來去評斷他人的過失, 反而升起了了解他人的心也是受到這個愛我執的驅使下所生的貪嗔痴, 其實都是非理作用所產生的。這種的思惟方式能使自己產生非常有力的力量去對治煩惱, 再透過思維觀察反覆的練習, 這時候內心所產生的力量好像被喚醒並進入到一種非常深層的寧靜狀態。這讓我想起在禪修的時候老師所展現起的悲心、悲己悲人的心、同體大悲的心在那一瞬間互相吻合似的。當這股心力(菩提心) 發起, 是能超越現實所有一切的一切。 許多不可思議的事出現了, 1. 心量變大, 相信是與佛陀同在。2. 心可以住在一種深層的喜悅和平靜的清淨面, 好像在金剛經裡面說到的一念生淨信者”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3. 在閱讀經典的時候, 好似智慧開竅了, 漸漸讀懂經典的內容; 也會因為讀懂經典的內容而有更親近佛陀的歡喜心;真的是相信皈依三寶以及發起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和想要成就三學的心。

      體認到原來一切都在佛法的經典透出來了, 又翻了禪修所發的資料華嚴經 離世間品, 當中提到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菩提心的因緣及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 爲悟入一切智智故, 親近供養善知識時, 應起十種心…, 若菩薩摩訶薩起如是心, 則得十種清淨 由此讓我更相信經典的一切都是可以一步一步證明的, 是讓我們修持的依據也是我們修持的證明。如果真的能夠二十四小時都沉浸在這菩提心當中, 是否就是老師說的理無礙, 事無礙, 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 一切一切都打成一片。但我還是只知道其中一點滋味而已, 還是要修。

      當然如何能真的斷除業和煩惱真正的解脫, 還是要累世修行要去累積個人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就如同老師說的要將自己像泡菜一樣泡在佛法裡。日常的生活中從身、口、意作為修習的準則以及加強升起菩提心, 讓菩提心斷除產生愛我執的妄心。再來希望自己能通達深入經典的教義結構, 讓自己的智慧潛能升起, 真正做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也希望做到真正的信、解、受、持。最後願請老師長久住世, 讓我們這些學生有多一點的機會得到老師的教化。老師有提到很重要, 希望老師在新的禪修課程可以多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