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與八識、三無性的關係

中華唯識學會理事長            

黃高証

三性( 三自性)與三無性是唯識學的一大重點,說明眾生命運向下沉淪或向上提昇的關鍵。三性是徧計所執、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要想真正了解自己和世界究竟是什麼,不但應斷徧計所執性,並須知依他起性,更要證圓成實性。現將三性分述如下:

壹、三性( 三自性)

一、徧計所執:由於凡夫眾生心識的虛妄分別,在一切時間和空間中,周徧計度,生起種種執著。執著什麼呢?向外執著人事物,向內執著自己的身心。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整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地域、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都脫離不了徧計執。這執著,有的是與生俱來,有的是後天熏習。佛法把執著分為我執和法執:我執是本來無我卻以為有個實在的我;法執是本來沒有法卻以為有個實際的法。所以把原本沒有的當成實有,認假為真,都屬徧計所執。

二、依他起:依他起是指一切存在都是依因緣條件而起,物質的色法是各種原子、微塵的排列組合而成,當然是依他起。心法的作用也離不開依他起,譬如唯識學說眼識,需要有以下九個條件:光明、空間、眼根、境、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種子,才能起用。耳識則需要八個條件,鼻、舌、身識等需要七個條件,若條件不足,則作用不起。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的依他起,緣起緣滅,屬於有為法。

不過,佛法特別要說的是,人是有能力可以超越依他起的有為生滅,也就是歸到不生不滅的無為法:圓成實。

三、圓成實:即圓滿成就究竟真實。為什麼說圓成實是不生不滅?因為這是轉識成智後,由我空、法空所顯的真如境界。空無生滅,既然無生無滅,所以一切打成一片,本來無事。起用時,則是周徧含容的不可思議神力。例如大慈彌勒菩薩,諦觀十方唯識,入圓成實,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乃至無盡虛空如來國土,皆可由心變化所現,成就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興無緣大慈。也正因如此,諸佛菩薩都能「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三性與八識

唯識學的八識是第八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第六意識、眼耳鼻舌身前五識。三性與八識的關係如何呢?

徧計執是由計度執著而把虛妄不實的相,當成是有,如空中花、水中月。在八識中,安慧論師認為八個識都有徧計執,但護法論師則主張唯有第六和第七識能徧計。因為第八識恆而非審(審是審察計度),第七識有恆有審,第六識審而非恆,前五識無恆無審。能計度審察的,唯有第六和第七識。第七識死死執著第八識,以為有實我實法;第六識把內相外相,當成為實我實法。要轉識成智,一定得先轉第六和第七識的徧計所執才行,「六七因中轉」的道理在此。

徧計執是虛妄不實的,依他起和圓成實方為真實。但二者有程度不同,依他起是世俗真實,屬於因緣法的世俗諦、世俗有;圓成實是勝義真實,也就是超越因緣的勝義諦、勝義有。

唯識學說:根境相合而有識,在八個識當中,其認識功能與所認識對象,如果不是主觀妄想所執,而是因緣力所生的,則無論心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乃至色法等,都屬於依他起。

一旦轉八識成四智(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超越了主觀與客觀的有為生滅,便是無為的圓成實。但無為法起用,還是要依因緣條件而起,此乃無染的依他起。

八識有其整體性,三自性也有其關連性。凡夫在依他起的假上,執著計較,當做實我實法,就是遍計所執性; 聖者在依他起的假上,了知諸法緣起性空,性空緣起,證得圓成實性。再者,凡夫在妄想執著中,承受因果業報(依他起),聖賢在常樂我淨中,聞聲救苦(依他起)。所以三性既有其差異性,又有著不可割裂性。

 

叁、三性與三無性

相對於三性,唯識學提出三無性,分別為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

一、相無性:是對徧計執來說的,種種由執著而起的徧計執相,根本不是實有。例如第七識的見分抓第八識的見分,搞自我戀。這個我相,根本就不存在。又如,晉朝有個杯弓蛇影的典故,有人把杯中弓影當成是蛇,說明了由主觀執著而來的相,是把假的當真的,所以說為相無性。

二、生無性:相對於依他起來說的,一切存在依因緣力生,並非無因而自然生,也沒有個造物主。要留意的是,生無性是要否定自然生,而不是否定因緣生的因果法則。從另一方面來說,宇宙的存在至今約45億年,45億年中的百歲人生如同剎那,剎那生,剎那滅,偶然的因緣聚合而已。既然剎那生、剎那滅,那又有個什麼生與滅呢?故稱為生無性。

三、勝義無性:生滅的依他起法非勝義,圓成實是不生不滅的勝義諦。勝義無性是說一旦成就了圓成實,勝義本身也是了不可得的。如果執著有個勝義可得,那還是一種徧計所執。所以勝義無性要否定的,是對圓成實的執著,而不是否定圓成實本身。假如否定圓成實本身,佛法就不成其為佛法了。釋迦牟尼佛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即是勝義無性也。

      佛法為什麼在三性之後,又講三無性呢。

      因為佛陀說法,分三階段。由於眾生執著於有,所以釋迦牟尼佛第一階段說法,是講「有」,有什麼?有苦集滅道,有十二因緣。

      第二階段說法,是講「空」,例如心經說:「無苦集滅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第三階段是超越「有」與「空」,歸於中道。佛講「三性」是為了破「空」執,講「三無性」是為了破「有」執,空有皆不執,歸於中道,亦無中道相可得,而是在心心念念慈悲喜捨。即楞伽經所說:「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的道理。

 

、後記

三性三無性,不只是個人智慧的提昇,也是全民價值觀的集體展現。當今的國際社會已是大爭之世,若一昧在生滅的依他起上,做種種徧計所執,便容易落入你死我活的爭奪中,天理循環,冤冤相報,最後不是像英國脫歐一樣自食苦果,就是像歐美與中東國家的敵對,恐怖襲擊你來我往,人心惶惶。《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自己和這個世界未來變成怎麼樣,就看我們現在的選擇。而東方精華文化中的圓成實, 是歸到無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乃歐美主流文化所缺少,為中華文化深邃所在。沒有圓成實的文化,往往只是爭吃喝玩樂的文化:有圓成實的文化,則是証常樂我淨的文化。

圓成實是自他不二,超越一切對立,沒有對立才能無爭,無爭者才能真正超其有無,明其輕重,用其弛張。而吞吐六合。際此亂世,列國領導者需有圓成實的宏觀視野與圓融智慧,擺脫依他起與徧計執的短視近利,不被一時生滅假象所蒙蔽。而是無私的高瞻遠矚,綜覽全局,以全人類共同福祉為千秋大業所繫,故可動、可靜、可進、可退。運用三性原則提昇精神文明建設,用三無性洞察一切存在的因果相與解脫相,以非有非無的中道智慧通於時變,奇正相生,化解各族群長期的對立或矛盾。不僅要不戰而屈人之兵,更要以大慈悲力,化干戈為玉帛。因為我們共處同一世界,若不同歸圓成實,便是在徧計執下,同歸於盡。所以我們別無選擇,唯有攜手前進,社會才能安定,人類才能和諧,世界才能大同。

試以小詩結論:

緣起緣滅生何由?(依他起,生無性)

空花水月如何留?(徧計執,相無性)

有人夢中爭先後,(俗諦)

無心太虛行悠悠。(圓成實,勝義無性)

 

                尚德讀後:

圓滿菩提<

歸無所得

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