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的承先啟後

黃高証

壹、前言

唐朝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唯識學的主要經典,被玄奘大師由印度帶回中土,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這些珍貴典籍,鉅細靡遺地深入說明人類在面臨生命與世界的種種無常時,該何去何從。經過千年史海浮沈,更是證明了唯識與個人經驗、歷史演變的一致性,因此唯識在現代的重要性不減反增。除被佛門推崇,也受到儒家、道家諸大宗師的重視。吾師張公尚德先生多年來致力於唯識學與禪和東西人文精華的結合,筆者將於文中做代表性的介紹。另外,今年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橫空出世一百週年,筆者便以唯識學中的時間與空間,與廣義相對論所說的時間與空間,做一簡略對應,以彰顯唯識學在人文與科學中的重要地位。

貳、唯識學的復興

唯識是瞭解自己的真正學問,也是入禪的基礎。禪門說明心見性,唯識講轉識成智,二者實為不二。達摩大師用來印心的《楞伽經》,是唯識與禪門文化的根本經典,由此建立中國禪宗法脈,更為中華唯識學的本源。唯識學講的是人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通唯識必懂人性,真通人性必懂唯識。究實說來,無論禪、教、淨、律、密諸宗,若不通唯識,則可說未到家也。故六祖惠能大師雖不識字,由《六祖法寶壇經》〈識智頌〉所說:「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可知六祖對唯識學轉識成智的歷程與究竟意義極為透徹。

唯識學起源於印度,先是釋迦牟尼佛傳法,彌勒菩薩繼之,由無著、世親菩薩發展成熟,其承續者中具代表性的有十大論師。而玄奘大師遠赴天竺取回唯識重要典籍,由是在大唐建立唯識宗,這是貞觀之治的輝煌頂點。

唐代之所以有萬邦來朝的貞觀盛世,實因除唐太宗本人深悉此一學問外,有太多大臣與宗人也熟研於此。太宗對玄奘大師推崇備至,特作《大唐三藏聖教序》並立碑傳世,可謂貞觀年間的文治教化頂峰。當唐太宗看過玄奘大師所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後,讚嘆無已的說:中國的九流十家,若與《瑜伽師地論》相比,如大海裡的一滴水。

由歷史發展可知,唯識學興盛即有中華盛世。同樣的,如有中華盛世,必有高貴的唯識文化。唯識學可說是最高的人文精華,其也最符合科學的經驗和邏輯法則。故中華民族要再次復興且將進入昇平盛世,條件是各界必須了解和相信唯識學所說的搞真不搞假,在真善美的精神上,以服務為基調,去引領社會,才會有和諧大同的一天。 

一般人認為唯識談有,屬法相宗;般若論空,屬法性宗,二者分庭抗禮。更有好事者在唯識與中觀間強分高下,錯也。實際上唯識是論法相以顯法性,非離法性而別立法相也。進一步說,唯識不離般若,般若不離唯識。。

吾師張公尚德先生弘揚唯識學多年,他對唯識學的主要貢獻有:

一、  講述《唯識新引》與《華嚴法界觀》

張老師尚德先生自2009年開始講述《唯識新引》,筆者親聆所授和記述,意在重建唯識學思想體系與意涵,並指出東西精華思想滙合的重要性,以期開創人類未來新的文化走向。他翻譯韋達的《英譯成唯識論》時,細心斟酌,句句從中西哲學、中文、英文及唯識學本身系統作論述,不僅對唯識學本身及當今世界文明做了通盤檢討,更導正傳統唯識學中的一些誤解。未來東西方人士想深研唯識,可透過《唯識新引》幫助理解。

唯識最後歸到華嚴,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有《華嚴法界觀》傳世張老師2014年逐句講解此大法,把唯識與華嚴經驗做了充分的結合與發揮。當年並應緬甸僧王之邀,前往千年佛教古城----蒲甘,對緬甸全國僧伽代表宣講《人類新希望》,特別在結論中揭示:唯識是各種哲學思想的統一,而且是幫助達成世界和平的唯一出路。

二、  結合唯識與禪

唯識是從人的身心出發,親自去檢証、瞭解自己與客觀世界的外延與內涵,更說明一切眾生的起始、轉折與歸結是什麼。最後要趣入我空、法空。禪門的目標也是如此,掃除葛籐以證我空,慈悲喜捨以證法空。但是唯識學名相繁瑣,如果只學唯識而不懂禪,往往死於句下。反之,如果只學禪而不懂唯識,則又糊塗一生。唯識與禪都是從心法下手,所以吾師歷年來多次舉辦唯識為主題的禪七,把唯識學與禪門文化相融合,建立新的禪門文化。

三、  沒有空和體

中西哲學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提出一個「體」。印度教以「梵」為一切存在之體,哲學上的體,也就是物自體,佛法叫做「自性」,實際上,是諸法空相,自性本空,並沒有一個什麼「體」。所以華嚴經說:一切法無體。其次,很多大乘經典在談空。一切事物是因為成住壞才空。除此之外,並沒有一個其他的實際事物為空。所以佛法很多經典與論,最後將空也否定而超越之。心經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說「有」與「空」是種相對待的關係概念,並非「有」是從「空」產生。所以吾師尚德先生常常強調沒有空與體。

四、淨色根非勝義根

過去有人把淨色根當成勝義根,張老師指出,「淨」就是清淨,「色」為地水火風四大相合,淨色根便是與四大合在一起的清淨根。淨色根實際上是一切存在的本質性、根源、功能、作用、整體性的平衡作用。淨色根可解釋為《易經》的「絜靜精微」,是四大和我們「識」的極微。在哪裡?無所在、也無所不在。

「勝義根」與「勝義有」有關,「勝義有」就是佛、是轉識成智的圓成實。超越色法、也超越心法,更超越心物一元。所以現在腦神經與量子科學等研究,都是屬於極微色根範圍,卻不能說是「勝義根」。

參、用唯識整合科學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基本上有幾個大問題:

1. 自己在過去、現在、未來中的生理、心理,以及二者與外界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2. 宇宙一切存在的起始、過程、歸結與變化,究竟是什麼?

3. 人的惡在什麼地方,人的善又在什麼地方?

唯識學就是從經驗上客觀的解釋這些問題。其作為一種知識,絕對沒有滲入主觀的幻想與猜測。正因如此,所以它對現代文明所產生的許多問題,是絕對可以用它做借鏡來解決的。

首先,唯識是透過教育及正當的生活方式,歸到人本具有的真善美。唯識講人的心態有善、惡、非善非惡,人必須去惡從善,如此在起用時,便有無諍的智慧,來促進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

再者,目前世界各地的文明衝突不斷,這種現況和科學與人文教育的失衡息息相關;因為科學教育如果欠缺人文關懷的精神,往往只是為軍事或商業服務,強化種種自私自利,卻無法對苦難眾生有一分深度的憐憫與同情。唯識學是一門與實際經驗和內在修養結合的智慧之學,不只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若能將唯識與最新科學發展結合,再融合古今中外人文精華內容,那絕對是每個真善美的大同社會所需要的。因為科學為真,唯識也為真,然而唯識學更強調善的起用。真與善的充分展現,便是美也。

其次,談到唯識學可以被客觀驗證,方法有二:

1. 借助科學實驗(如腦波反應、核磁共振、生物場影像)觀察,瞭解身心互相影響的一致性。

2. 以禪修覺照,根據唯識的綱要,反照自己的善、惡、非善非惡心態,並超越世俗層面,以達純淨無垢之識。這與東西精華文化所說的許多道理是一樣的。

因此,筆者2013年於聯合國文明聯盟(UNAOC)亞太協商會議時,報告了「用唯識學整合科學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接下來先以人文與科學共同關心的時間空間為例來說明唯識人文與科學的密切關係。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of Ephesus, c. 535–c. 475 BCE)有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說明了時間與空間都一起在變化 ,時間的變化反映在空間上,空間的變化也表現在時間上。牛頓(Isaac Newton16531727)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客觀存在的,藉此建立科學知識的普遍性與必然性。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持反對意見,他把時間和空間當成為事物之間的相對關係。 換言之,前者說時空是客觀存在的而後者認為時空是主觀的表現。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深悉兩者看法,提出:時間與空間既不是事物本身存在方式,也不是事物之間的相對關係,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觀形式,空間是外部經驗的直接條件,排除所有外部經驗內容後,剩下的是空間。時間則是無形狀、無方位,是用來決定內部狀態之諸表象所成的關係,故為內部經驗的直接條件。另一位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1938)則討論時間與意識的相關性。他主張,我們的意識,可以對過去的種種持留記憶,也可對將來的種種向前展望,所以提出了「內在的時間意識」。

到了二十世紀初,相對論被提出來以後,哲學界與科學界便不再推廣時間與空間的先驗性或絕對性,一百年來由相對論衍生的種種研究成果,更常出人意料。接下來簡略比較唯識與科學談論時間與空間。

肆、唯識與相對論的時空觀

一切存在和影像,都是在時間與空間中顯現。對於人類而言,只要有呼吸、心跳、腦波振動,就已落在時間的範疇中。只要有身體,有你我他,就已經落在空間的境域中。時間與空間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唯識學認為時間是由於世間表象相似相續而約定俗成的概念,空間是事物表象互相比對的幾何說明,這兩者既不屬於主觀心理或心態,也不是客觀存在實體,所以把它歸於「心不相應行法」。雖然如此,但時間與空間絕對是眾生業力展現的舞台,業力表現在 情緒、色身與所處環境的變化,這些都與時間、空間有密切關係。三界之間的天人業力各各不同,對時間和空間的境界也不同,只有成就大菩薩與佛,才超越時間和空間。至於科學家們,純粹是從人的角度來討論時空。

一、相對論的時空變換

一百年前,19151125日,愛因斯坦把題為“萬有引力方程”的論文提交給了柏林的普魯士科學院,這便是「廣義相對論」的論述。

物理學告訴我們,一切存在的質量越大,它的萬有引力場越強,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越大的地方,則其時空曲率(space-time curvature)增加。當光線經過這些地方時,它的行進路線是沿著彎曲的「時空曲面」前進,便出現引力時間膨脹(Gravitational time dilation)現象,時間因而減慢。

宇宙中存在著質量比數百萬個太陽還要大的恆星,這些恆星隨著重力坍縮(Gravitational collapse)所壓縮而形成巨大黑洞,如果有人以太空站或人造衛星,環繞著這一類黑洞運轉,則他所經歷的一年時間,對地球上的人來說,可能已經過了兩年、五年或更長久的時間。如此的時間膨脹所造成的差異,被科學家視為未來人類穿越時間的可能探索之一。

另一方面,天文學家觀測發現太空中有星系自轉轉速過快的現象,推測宇宙間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引力場源,由於它無法通過電磁波的觀測進行研究,故被稱為「暗物質」(dark matter)[1]

廣義相對論認為造成引力效應的時空彎曲,不只是受物體的質量密度影響,也跟動量密度和物質的應力張量有關。宇宙個別物質之間本就存在引力,但宇宙背景時空整體卻又充滿排斥引力的負壓能量,稱之為「暗能量」(Dark energy)[2]。這些難以觀測的暗物質引力場及暗能量斥力場,使得宇宙的時空變化更加超乎世人想像。

假如不考慮引力因素,單純只就狹義相對論來討論慣性座標系,則物體的運動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膨脹越明顯,物體的尺寸越縮小,而相對論質量卻越大。

這種相對性時空觀念,推翻了西方傳統的絕對時空架構,卻與佛教傳統的時空觀有相通之處。

二、從唯識談三界的時空

佛教將宇宙分成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在人道之上,有六欲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再往上,有色界四禪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更往上,有無色界四空天。此為佛教與外道的共法。另外,色界中還有外道特有的無想天與佛教特有的五不還天。這些都無法以肉眼看見,故目前科學仍少涉及。

三界天人的境界,可從唯識學的觀點來說明

1. 天人之識

唯識學把眾生的認識功能,依照作用不同劃分為八部分,有第八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第六意識、以及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第八阿賴耶識無善無惡,它是身心與一切存在的總稱,包括所有存在在三界六道中的起始、過程、歸結與轉化。第七末那識為眾生的情執,由此產生了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種根本煩惱。第六意識是西方心理學主要研究範疇,包含明瞭意識、下意識、變態意識等等。前五識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的感官功能,用來認知雜多表 象。這八識有其差異性,也有共通性,在生命的整體活動中,它們是即八即一,即一即八的。

另外,唯識學把四禪八定加上欲界,合稱九地,九地與識的多寡是有密切關係的。人屬於欲界眾生之一,自懂事以來,就跟著外境的色聲香味觸在時間與空間中團團轉,無一例外,因此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時間與空間有其絕對性與必然性,以牛頓為代表的古典物理學便充分說明瞭這種情況。要想改變時空,達到天人境界,就要有四禪八定的功夫。修四禪定可生色界四禪天,修四無色定可生無色界四空天。

欲界天人和凡人的八識都在活動,《八識規矩頌》談前五識時說:「眼耳身三二地居」。意指人只要超越前五識中的鼻舌二識,也就是停止粗呼吸,超越飲食男女,便可以脫離欲界,進入二地:色界初禪天。

色界初禪天有眼耳身三識和第六、七、八識。此時有覺、觀、喜、樂、一心五種性狀。由於離開散亂的欲界,故得到色界的喜樂。接下來必須深入禪定,先是有覺有觀,然後提升到無覺無觀,便是三地:色界二禪天。

二禪天無覺無觀,也就是超越了眼耳身三識,只有內淨、喜、樂、一心四種性狀。此時已無前五識,剩下第六、七、八識,故二禪天之喜樂是輕安之喜樂,而非世俗的喜樂。若是踴躍之喜心歸於寂靜,便是第四地:色界三禪天。

三禪天以上到無色界,也都只有第六、七、八識。但三禪定有五種性狀:捨(捨二禪喜、正念、正慧、樂、一心。如能超越樂受,可入四禪,出現四種性狀:不苦不樂、捨(捨三禪樂、念(清淨),一心。若徹底脫離色法,便一層一層往上,進入無色界的四空天。無色界沒有前五識、五根、五塵,只剩意識、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含法塵)。

三界天人的時空相對性,可以與現代科學之時空觀參照比對

2. 天人空間(長度)

首先要瞭解古印度長度測量單位,《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記載:二十四指節成一肘。四肘為一弓。五百弓成一俱盧舍…八俱盧舍成一踰繕那(由旬)。

我們所處的世界---南贍部洲的人身長,大約是三肘半到四肘。越往上昇的天人,身體越大,經典中多處記載天人身量,例如:「四大王眾天身長俱盧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身長半俱盧舍。夜摩天身長。俱盧舍四分之三。覩史多天身長俱盧舍。樂變化天身長俱盧舍。及俱盧舍四分之一。他化自在天身長俱盧舍半。梵眾天身長半踰繕那。梵輔天身長一踰繕那。大梵天身長一踰繕那半。少光天身長二踰繕那。無量光天身長四踰繕那。極光淨天身長八踰繕那。少淨天身長十六踰繕那。無量淨天身長三十二踰繕那。遍淨天身長六十四踰繕那。無雲天身長百二十五踰繕那。福生天身長二百五十踰繕那。廣果天身長五百踰繕那。無想天身亦爾。無煩天身長千踰繕那。無熱天身長二千踰繕那。善現天身長四千踰繕那。善見天身長八千踰繕那。阿迦膩瑟搋天身長十六千踰繕那。如是名為色之分齊。[3]

前文所說的是欲界和色界天人身長,到了無色界呢?唯識學的根本大論《瑜伽師地論》說:「無色界無有色故無有身量。[4]這些內容要說的是天人境界越往上,身體越高, 體積越大,質量隨著越大,引力越強。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些巨大身形,因此也許可歸諸於隱形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或多重宇宙吧。

3. 天人時間(壽命)

另一方面,我們又知道:天人境界越高,時間膨脹得越厲害。以六欲天為例,《中阿含經》記載:「人間五十歲是四王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五百歲是四王天壽。人間百歲是三十三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千歲是三十三天壽。人間二百歲是焰摩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二千歲是焰摩天壽。人間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四千歲是兜率陀天壽。人間八百歲是化樂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八千歲是化樂天壽。人間千六百歲是他化樂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萬六千歲是他化樂天壽。[5]

四禪八定是修道共法,另外,還有外道的無想定與佛門特有的滅盡定,前者超越了前六識,可進入無想天,等同色界四禪天。滅盡定,則把染污末那與前六識都除滅,斷除了「我執」與一切煩惱。留下第八識與無染末那。

佛教中有很多超越時空的例子,例如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曾默然而坐五十小劫;以佛神力故,令諸大眾如度半日。又如晉朝的慧持法師,在樹洞中坐了七百年,到了宋徽宗致和三年的四月才出定,宋徽宗親作詩讚嘆[6]。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在「雲門事變」後,入定九日,至兜率內院,恭聞彌勒菩薩說法[7]。近來在蒙古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發現一具兩百年前入定的僧人肉身,體膚完好,西方人當成是木乃伊[8]。這些例子都說明時空是可以透過禪定來超越的。

從廣義相對論可以知道,在涉及到引力作用的非慣性系中,時空是不均勻的,因此,在同一非慣性系中,沒有統一的時間度量標準,也就不能建立所謂的同時性。由前文可知,天人的身體越大,引力越大,能量場越強,時間流動得越慢。但這些都是肉眼無法觀察量測得到的境界,暫以暗物質 和暗能量或多重宇宙概括之。另外,從質能等價公式E=mc2可知物體總能量與物體總質量[9]成正比,筆者的理解是,任何有質量(m)的存在化為光(c)時,可以產生極巨大的能量(E)。佛法的修持,便是把自己的粗重質量化為無量光明。

另外,有天文學家觀察到,在宇宙大霹靂後殘留下來的光斑中,發現了不少分散的奇異微波光點,比標準的理論值要亮很多,這顯示可能有另一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它的物理現象與我們的宇宙大不相同,其重子和光子的亞原子粒子比例比我們宇宙高出很多[10]。三界諸天便可看成是多重平行宇宙的一種展示,但未來還需要投入更深入的實修研究,才能發現更多其中奧祕。

總結八識與時空超越的對應程度,可表解如下: 

三界

八識

身量

壽量

無色界

四空天

捨五根、五識、五境

無身量可得

二萬至八萬大劫

色界

 

四禪

無想天

捨前六識

五百由旬

五百大劫

廣果天

捨前五識

三禪遍淨天

捨前五識

六十四由旬

六十四大劫

二禪光音天

捨前五識

八由旬

八大劫

初禪大梵天

捨鼻、舌識

一由旬半

一中劫半

欲界

他化自在天

八識偕行

1.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750

一萬六千歲(一晝夜是人間1,600歲)

樂變化天

1.2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625

八千歲(一晝夜是人間800歲)

覩史多天

(兜率天)

1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500

四千歲(一晝夜是人間400歲)

夜摩天

0.7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375

二千歲(一晝夜是人間200歲)

三十三天

0.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250

千歲(一晝夜是人間100歲)

四天王天

0.25俱盧舍,約為人類高度的125

500歲(一晝夜是人間50歲)

 

根據上表,以時間、空間為兩個垂直的橫向座標軸,以三界的多重宇宙為縱向座標軸,可繪示意圖如下:

 

這些天人境界還是脫離不了時間與空間的框架,時間與空間是生滅法,隨因緣條件而緣生緣滅,緣盡還無,一旦天人五衰[11]現前,還得往下墮,即使入了滅盡定,也不是沒有出定之日。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便記錄了一位迦葉佛的出家弟子入了滅盡定,直到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很多年才出定的故事。所以楞嚴經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要得到究竟解脫,必須迴小向大,轉到大乘菩薩道。唯識的果位與超時空關係是這樣的:見道位時,證到「虛空粉粹,大地平沉」;修道位時,修普賢行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成就十地菩薩後,有金剛喻定,可斷最後一分根本無明,以超越異熟識,也就是不再招引任何落在時空框架的有漏果報,從此視三界如幻化,不住時空以顯大智,不捨時空以行大悲,永遠在無漏的善法上,又超越善法,此即究竟位。所以《華嚴經》說:「如來身遍十方而無來往」,又說:「一切諸佛正覺法界,無三世名。」

總而言之,唯識學把時空看成是有為法之一,既然有為就有生滅,有生滅就有生死,因此,一著時空,便不得解脫。要超越有為法,才契入無為法。無為法有六無為[12],最後歸到真如無為。什麼是真如無為?真者,非斷滅;如者,非永恆,不斷不常、不落兩邊,也就是成就了無為法,又不執著於無為法,這是超越時空的性狀。「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不屬有相、不屬無相、非歷時而證、亦非不歷時而證、非廣大、非不廣大,非有時空、非無時空,非完形、非碎形,乃至非有證、非無證。但絕對不是昏沉、更不是虛無迷糊,而是超越凡情凡智凡語凡文之指涉,不可說也無所得的智慧與光明。

伍、結論

唯識學把時間與空間歸入有為法,然後用無為法超越之。超時空的唯識學,闡明我們生生世世的存在究竟是什麼,也就是在生老病死、人情冷暖、世局動盪之外,有一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常樂我淨,是不在風吹草動之中,也不離風吹草動的。這是人類智慧的頂峰,既需要語言的邏輯,也需要修持的經驗,更需要純善的實踐。它的廣度與深度,可與其他領域相容,更可以做跨學科的整合、激盪、發明。本文首次以廣義相對論 配合唯識來討論三界天人的時間與空間,嘗試建立科學和人文在唯識經驗上的共通性,以消弭人類在文明的長期誤解,構建廣大和諧的文化新方向。張尚德老師多年來提倡唯識學,也就是希望透過唯識學的實解實行實證,讓大家內外息諍,俾走向人類和平、世界大同之道。

參考書目

專書

張尚德,《唯識新引》第一冊至第七冊(苗栗:達摩出版社,2009-2015 年)。

張尚德,《華嚴法界觀》(苗栗:達摩出版社,2015 年)。

南懷瑾,《楞伽大義今釋》(台北:老古出版社,1965 年)

南懷瑾,《三界天人表》(台北:老古出版社,1981 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兩冊(台北:黎明出版社,1983 年)。

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上下兩冊(牟宗三譯,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李嗣涔,《難以置信Ⅱ尋訪諸神的網站》,(台北:張老師文化,2004年)。

張立德,《當哲學遇上近代物理學》,(台北:水星文化,2010年)。

網路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中華唯識學會》(達摩書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dharma-academy.org/)。

 

Note:

[1]Clowe D, Bradac M; Gonzalez A H et al. A direct empirical p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dark matter.Astrophys J Lett. 2006.

[2]Blake Templea,1,2 and Joel Smoller, “Expanding wave solutions of the Einstein equations that induce an anomalous acceleration into the Standard Model of Cosmology”—PNAS,    vol. 106 no. 34, August 17, 2009.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六。

[4]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5]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五。

[6]見《嘉泰普燈錄》卷廿二,《釋氏稽古略》卷二

[7]參閱《虛雲和尚年譜》

[8]Tom Parfitt, “Mongolian scientists study 200-year-old mummified monk who is 'still alive,’” The telegraph, 03 Feb 2015.

[9]總質量包括靜止 質量和運動所帶來的質量。

[10]Richard Gray, ”Have scientists discovered a parallel universe? Bright spots from after Big Bang may be another universe bumping into our own”, Daily Mail, 29 October 2015.

[11]天人五衰:頭上華萎、不樂本座、天衣污垢、天身穢臭、腋下生汗。

[12] 六無為: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2015.12.19 發表於台灣逢甲大學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

 

 

尚德讀後:

  南老師懷瑾先生說:要懂唯識,才能真正知道什麼是禪。

  此所以惠能與憨山大師既為禪門龍象,又精通唯識者。

憨山大師說,他原來不懂唯識,就去兜率天問彌勒菩薩,他豁然大悟:

           迷者為識,悟者為智。

方東美老師說:不是識,而是智。那也是有極深道理的。

萬法唯識,智以觀識,以成禪慧。實則禪與識、識與禪,乃一體之兩面也。能以智而超越識,則為禪,此之謂轉識成智。

楞伽經說:

              智不得有無,

此所以:

                  得亦無得,

              無得亦無得也

絕莫落入虛無主義,最後還是要:

                    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