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的学习感言

一茹

  最近看到道友写的一篇文章《妈妈的往生》,勾起了我对世事无常的身同感受,也使我下决心    立即做一件我一直想要做的事,于是写下了这篇《三年后的学习感言》。

  如果有一个人,自从你见过他之后,就再也忘不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印在你的心底,他的言行举止,影响到你日日夜夜的生活,他的认可是你追求的动力,他的信仰是你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相信大家多半会以为这是恋爱的感受,而我也似乎明白了,十四世班禅为什么把学佛修行的偈子写得如同情诗般富有情趣。 自从三年前见过张公尚德老师,我的学佛之路渐渐清晰,之前对于学佛只是浅显地了解佛菩萨是解救众生离苦得乐的导师,只要诚心念佛就能感应等。通过老师的讲课才了解到了“超越”的一些意义。首先老师上课太专注,他用心地观察着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的引导,巧妙的点拨,尽量按照每个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来教导,作为十多年老师的我,暗自佩服老师的善巧机智和观察力,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一些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反复叮嘱,和嘱咐自己的身边的学生给这些学生提供方便。上课期间还得迎接招待各种各样的人物,在楼梯上摔伤了还坚持为大家讲课…张老师无私博爱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坚定了我学佛的信念及立志修行的决心。

记得三年前的五一,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张老师,与我之前在资料上看到的照片差别不大,只是真人更让人感到一种威严庄重的气场。 老师用浓重的家乡话,和新道友交谈,有时候会听不懂,忍不住的紧张,好在有美秀姐在一旁翻译。 记得老师问我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佛?我立刻说“为了了脱生死”当时我不愿被生老病死困住,一心想脱离生死的束缚。(现在依然不愿被困,只是心态有所不同了)老师当时说:“本无生死可了啊”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脑海中的反应是:老师的意思是 生死一如,没有分别,而我是执着于生死的区别了?老师又问:“你说人生太苦了,你苦吗”? 我想了想,自己年龄不算太大,尚属壮年,双亲健在,儿女双全,工作顺利,收入虽不丰厚也还算稳定,如果说自己苦,似乎有些牵强,过于矫情,于是从牙缝里挤出一个:“不苦”……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当中,我经历了几次失去亲属的事件,亲眼看到往日和我们说说笑笑的亲友被下葬,体验了生离死别。 也有过长期疾病缠身,被疾病反复折磨体验生不如死,乃至最后写下遗书的痛苦经验,还有被邻友控告,害得我全家无法正常生活,经济陷入窘迫局面的情况……等等大大小小的痛苦。 如果现在老师再问一次,“你苦吗”? 我依然会回答,“不苦”。 生活中的成败得失,是非纷扰,会如同烟云一般消失,苦的时候是真切的苦,苦过就没有了,也留不住。

  庆幸的是,我虽然生在苦中,却勉强能用佛学的理论来指导对于苦难的理解,接受困难,减少自己对于苦难的恐慌和无助,而对我有养育之恩的深爱的父母,他们能吗?我年幼的至爱的儿女,他们能吗?佛说,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皆为我父母,那一切众生他们面临苦难时,会恐慌,悲愤,哀嚎,无助吗?  如果仅仅是自己脱离了生老病死,而身边的人都还在苦难之中,那还是没有脱离真正的苦难啊。怪不得佛菩萨宁愿投生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累来解救众生。 古来大德们都具有担当之贵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张老师的“渡尽一切众生”……我想,这应该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年近不惑的我,智慧平平,能力水平也很有限,并不能做到造福众人,我不想让理想变成一句空的口号,或者仅仅是一个愿望,我愿意尽一己之力,先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  三年前的禅修中,张老师曾说过“人要自立,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学佛,先学做人,人成即佛成”。“问问自己,够不够礼貌,有没有感恩心,够不够诚敬”。“拿板子的人需要什么条件?1,如果绝对笨,就要绝对诚恳;2.如果绝对聪明,就要绝对善良;3.狭义,怜惜孤苦,40%的学问。”(请允许我按自己的理解所写成的笔记 或许与老师原话有所出入)自从三年前,我在古香古色的书院里,在老师的面前记下这些话后,在生活中会时不时地以此为标杆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乃至起心动念。首先是礼貌和诚敬,凡人都有我慢之心,通过仔细观察后,我发现自己的轻慢之心确实不少,“看谁谁不顺眼,看谁谁做的不让我顺心”;“他算什么,还不如……”;“他有什么了不起,我又不会去求他”;“如果不是他说错一句话,我就不会怎么怎么样”……原来很多年来,我都是在这种情绪心态下生活的,以前只肯服管自己的人(当然有些时候,也不是真的服气),决不愿屈就于谁谁谁,后来我知错就改,就尝试说服自己克服情绪,让内心柔软一些,再柔软一些,恭敬每个人,乃至小动物,注意语气言辞的礼貌。以前在对待生意方面,特别想多赚一些,恨不得一次赚完,后来说服自己站在买家的角度多考虑,自己多付出一点,为别人多服务一些,按老师讲的,“做生意,主要是往仁义礼智信方面去靠”。事实证明,这才是长久之计,这几年来,生意是稳中有升,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竟然越来越兴隆了。  慢慢的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命,是有因缘所定,财富,寿数,皆是自己业力所造,什么风水,占卜,也是有道理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自己所为。与其挖空心思,玩弄三十六计,不如本分做人,善心做事,可谓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愿我俗世生活中摸爬滚打出一些失败的经验能够给经历相似的道友提供些许的参考。

流年似水,时间就像道南书院门口的小渠,静静淌过。 此生有幸能得到张老师的亲自教诲,实乃前生多世所积之福报。张老师在望九高龄依然为了学生们能好好修行奔波劳碌,为解救众生弘法,我们年青人能做的还少吗?

感恩张公尚德老师,不舍我等众生,更愿我们所有的道友,都能接上老师的棒子,把老师的一根棒子,变作无数的棒子,众生无穷,悲愿无穷,誓将众生度尽!

 

尚德讀後:

  很好!望妳行與言同。

  尚德缺點很多,一事無成,慚愧而已。

 

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