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img

 

从孟子责善章谈起

道南書院副院長

魏盛  理學博士

前言

吾师张公尚德先生多次提到,他去拜访徐复观教授,徐先生告诉他:“尚德,好好读《孟子》。”

东汉赵岐说,孟子“拟圣而作”;中唐韩愈、李翱说,孟子传“性命之源”;北宋程颐说,“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南宋朱熹的“心统性情”,明朝王守仁的“致良知”、王夫之的“善者性之所资”,都对《孟子》进行了发挥,极大的影响了时代文化的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

《孟子》〈离娄上〉第十八章,讲述“父子之间不责善”的道理。笔者认识到,其中蕴含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刻把握,现依据随师所学,谨就一己参悟,稍述几则。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

(〈离娄上〉第十八章。《孟子》七篇,各分为上下两卷,〈离娄上〉为卷七,故简写为7.18。下同。)

 

一、责善

教育是一种极其微妙的过程。

1、教养

父亲教育儿子,必定有种种的匡正;匡正没有效果,自然会怒其不争。这种嗔怒,为人父母者都有切实的经历,与其归咎于情绪的宣泄,毋宁说来自于关心则乱,是“父子有亲”(5.4)的真实体现:

“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7.18

父兄贤明,尽责教养,促使子弟中用、成才,是最大的恩情;倘若父兄早日弃世,虽欲受教而不可得,则是极为不幸的事: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期间不能以寸。”(8.7

2、反夷

然而,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我执”。在根深蒂固的傲慢和好逸恶劳的懈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定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你教我行正道,自己行了没有?”这样便出现了父子相害:

“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7.18

3、贼恩

父兄的才情,诚然有高下之别,如舜的父亲瞽叟心术不正(9.2),匡章的父亲杀妻而埋马厩之下(8.30);贤明的程度,同样有差别,如伯夷独善其身,“不屑就已”,(3.9)“圣之清者也”(10.1),失之于隘,而柳下惠“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3.9),“圣之和者也”(10.1),失之于不恭。

子弟的根性,品类繁多,如慢心即包括轻慢不如自己的人、轻慢超过自己的人、自甘卑劣等等,故有陈仲子以兄长为不义(6.1013.34);环境的影响,也作用明显,如麦子收成因肥料、雨水、人工而有不同(11.7)。

但无论如何,像匡章那样,父子之间责善而不相遇,是最伤害恩情的事:

“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7.18

“夫章子,子父责难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8.30

4、人伦

这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显明人伦。如果因责善而贼害“父子有亲”(5.4),那么“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8.19):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5.3

“圣人,人伦之至也。”(7.2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5.4

 

二、仁义

1、人伦之中,特重仁义。仁者,事亲,义者,从兄: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8.19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7.27

而非墨家的“爱无差等”(5.5):

“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5.5

2、仁义是人本有的良知良能:

“孟子道性善。”(5.1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11.17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13.15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3.6

3、贼恩的根源是环境: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11.6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11.7

4、因为环境的影响,子弟不能尽其才,所以要寻求本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1.11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11.8

父子有亲,责善为贼恩之大者,故易子而教之。

 

三、事师

父子之间不责善,那师弟之间如何呢?

1、事师如事父兄

“曾子,师也,父兄也。”(8.31

例如鲁缪公欲以千乘之国与士为友,子思不悦,告应以师事之:

“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10.7

2、师道严正

1)择人端直:

“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8.24

此处的“友”,是指跟随尹公之他学射箭的学生。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13.41

孟子对乐正子的教导,是很典型的例子。乐正子至齐国,隔天才去求见孟子,受到孟子责备:“你也知道来见我吗?有找好住所再求见长辈的道理吗?”(7.24)孟子也直斥乐正子:“没想到你学道是为了混口饭吃!”(7.25

2)教法灵活: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13.40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12.1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14.3

3、自反

孟子一语道破责善的原因: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14.32

所以孟子为师的态度是: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14.30

进而强调自反的修养: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7.4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8.28

4、自得

最终归到自得: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8.14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13.4

 

四、方法学

孟子内明的方法学非常关键,需要细致分析,下面只是列出部分条文。

1、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随有存焉者,寡矣。”(14.35

2、不动心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3.2

3、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3.2

4、外用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14.25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7.5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7.12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2

综合以上内容,《孟子》对《论语》《大学》《中庸》的融通与发挥,可见一斑。

 

五、朋友之道

1、责善是朋友之道:

“责善,朋友之道也。”(8.30

2、朋友之道贵德: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10.3

这也契合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交友原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四章)

3、过则改之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3.9

4、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论“责善”,颇得“自反”之意: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附语

时逢先父弃世百日,种种影像历历在目。孟子说:“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终身慕父母。”(9.1)于今方有戚戚焉。

七年前,笔者执意来道南书院求学,阻力重重;唯有先父慨然应允,劝慰家慈,并参加禅七满载而归。四年前,笔者责善频频;先父心急如焚,重病奔驰来湘,禅七第六天笔记(大意):“应该跟老师好好学,要让孩子向老师道歉。”今年七月底,先父卧床不起,动辄咳血数十口,却说:“我还可以撑个十天半月,你去台湾禅七吧,不要耽误老师的事,不要耽误众生的事。”又引用但丁《神曲》(大意):“这里是地狱的入口,必须根除一切犹豫,任何懦弱都将无济于事。”“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13.4)窃喜先父,亦随吾师或有得矣!

同学道友,有缘得严师之教,幸何如之!万勿师心自用,“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8.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1.9)切切珍惜。

  

参考书目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

方东美,《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中华书局,2014.

 

尚德讀後:

 

積善、行善、歸善,是中華人文精華文化的根本。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八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