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img

 

以心印心,印去印留

——感念南公怀瑾禅德

 周品君

 

          禅门修行,全在心上。起脚,落地,明明了了,知来知往。没有落在心上的行为状态,很容易引起大中小随烦恼,也就是无明缘行。当跟着禅师起修的一刹那,心就要从明白的力道中开始着落。心地法门,一地一地,全靠不自欺,不自骗。到一地,息一地的诸缘;到一地,清净在一地的无喘。过程当中,智慧圆明通透,任何的欺骗现前,就信手拈来,游戏三昧。南怀瑾先生说:对待烦恼就像对待奴隶。(《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禅门,禅师,多不好碰啊!

           如人在人世间先被剥了几层皮,皮剥了,骨头还在,硬而且直,可以去试试敲敲禅门。禅门列祖列宗,无不如此。吾师张公尚德更是在人世间、在人性上走到了尽头,完全思考不到人间和人性的明路,才与南公怀瑾禅德相遇,宇宙乾坤从此比片云还片云。没有理论,无关文字。本性的宏愿,本身就是颗闪烁的种子,存在的过程,成就着能息诸缘的常寂光。这样的种子,哪怕只剩下一根骨头,也要让最上上智来洗礼,只求个为什么存在的明白,是以了愿。

          法,是求来的。不在此上,禅门根本无门。

          一旦起修,那就别开生面,万水千山了。像阿难尊者,佛的使者,佛涅槃后,大迦叶当着五百大士否定祂,关门,不再见。祂呢,佛的使者啊,丝毫不以大迦叶尊者的羞辱为怀,赶快扪心自省,也来了个七天开悟,用神通直入集结,绝对硬碰硬,当之无愧禅宗二祖。此事是分分秒秒都在考验学人会不会上当。不是别的,是自己贪嗔痴的当。

          刚认识张师不久,有一次祂对我说:你去炒地产,赚大钱嘛。我不知道师父是嫌我没钱还是嫌我没善根,也不敢答话。接着倒茶,茶没倒好,祂马上:笨得要命,茶都不会倒。我一听,倒是放心了:这么笨,炒地产是不可能了。于是安心安意先从学好倒茶开始。南公怀瑾先生回灵山了,老师病了,问我:南老师走了,我没有大树了,怎么办?禅师本来就是禅门之尊,那有什么怎么办。赶紧回答师父:该干什么干什么。诸如此类。跟着师父常常是一闷棍下要得出,要找到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所以然。上师的棍棒来无影,学人的回答却要绝对有踪。越是囫囵对待,越是棍棒相加。实在不是这块料,也就收起棍棒,大家自便好了。 

          禅门不立文字最直接的展示就是禅师度人救世的手法。

          也实在是五体投地地佩服那位瞿汝稷先生,硬是立了本文字《指月录》:没有逻辑,语言非疯即癫,却个个都是铁汉,大力金刚。吾师张公尚德先生常常说:因为我的坚持......”管你这个世界乱倒什么地步,绝不负佛恩,师恩,而坚持;管你有多笨,多蠢,多坏,多狠,绝不负一身正法,而坚持。不破重关莫入山,末后还有牢关,师父说:破了重关后,一定还要坚信自己成佛,破牢关。(《什么是破三关》)十方三世最摧毁不了的就是从坚持成佛的训练中走过来的禅师的坚持。超越过来,师父也只是淡淡的说:业力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两者相应在一起,无事不办。

          曾经看《指月录》,怀让大师接引道一,末尾,怀让和尚说:总不见道一持个消息来。我看到这里,竟哭了起来...道一托人回曰: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我不禁心中责怪马祖:少盐酱个什么呀,回去看看怀师啊!唉!......哭了很久很久。出家人就是出家人,禅门就是禅门。出了俗家还要出僧家,出了僧家还要出法家,出了法家还要出佛家!南怀瑾老师结论:了了了时无可了,行行行到法王家。云霞遮断来时路,山高水远归暮鸦。归暮鸦的道一,一路向前狂奔,硬是带着徒弟百丈在中华大地上奠定了一幅不朽的山河:一日不耕,一日不食的丛林制度!百丈更是深化成就夯实了这幅山河。禅门,在当时大唐朝纷繁的文化星河当中,用严格的丛林制度尊严了人性本有的最高智慧之道门,包罗万象地成就了泱泱佛子。严厉的心法规范下,人心得以清净,展现一派纯净的结界。

           明朝云居戒禅师仿照孙子兵法作出丛林制度的佳作《禅门锻炼十三篇》。释其目的曰:坚誓忍苦。辨器授话。入室搜括。落室开导。垂手锻炼。机权策发。奇巧换回。斩关开眼。研究纲宗。精严操履。磨治学业。简炼才能。谨言付授。再摘十三篇自序前两句:锻炼说而拟之孙武子,何也?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柱下之言确矣。佛法中据位者,治丛林如治国,用机法以锻炼众如用兵,奇正相因,不易之道也。祂寄望:作家!作家!是真能善用孙武子而不为赵括谈兵矣。果有此人,殆斫额望之也。禅门的丛林制度与众生的贪嗔痴真可谓兵来将往,将往兵来啊。如此严格的标杆,滥竽也不敢随便充数了吧。

         古德云: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通教不通宗,犹如独眼龙。南公怀瑾大德说:说到参禅直求修证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通宗不通教,于是许多在意根下立定足跟,或在独影境上依他起用,就相随境界而转:或者清净、空无;或认光明、尔焰;或乐机辨纵横;或死守古人言句。殊不知参禅,也只是佛法求证的初学入门方法,不必固自鸣高,不肯印证教理,便以为是。(《楞伽大义今释》自叙)想想古印度的那烂陀,再想想古中国的禅林,那一定是最高智慧的膜拜之地,真实美好的庄严道场!可以一丝不苟的行在心宗里

         形而下的思维方式,总是隔在不可思议之外。佛在瞬息万变的人心流变中传了闻、思、修的路数。弥勒菩萨请佛开示: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义,此何差别?佛告弥勒菩萨: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惟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于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是名三种解脱义。(《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南怀瑾先生说的:不可思议并不是不能思议。(见南怀瑾先生诸著作)   祂还说: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     那,要在大环境贯通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何其难哦!

         对于佛法与当世,南怀瑾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但无论如何说法,佛法的说心说性,说有说空,乃至说一真如自性,或非真如自性;它所指形而上的体性,如何统摄心物两面的万有群象?乃至形而上与形而下物理世界的关联枢纽,始终没有具体的实说。而且到底是偏向于唯心唯识的理论为多,这也是使人不无遗憾的事。如果在这个问题的关键上,进一步剖析得更明白,那么,后世以至现代的唯心唯物哲学观点的争辩,应该已无必要,可以免除世界人类一个长期的浩劫,这岂不是人文思想的一件大事吗?(《楞伽大义今释》自叙)  吾师张公尚德先生说:佛法是讲宇宙多重世界,万类之存在的,是在理想的多重世界中,而多重世界必在人的理想中。(《华严法界观》)如果以能听闻正法为所依止,在此之上的理想通达于多重世界,净熏同分影像,以正遍行,熏习当今共业之识,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啊!南怀瑾先生说:科学一马当先,几乎有一种趋势,将使宗教与哲学、文学与艺术,都成为它的附庸。这乃是必然的现象。我们的固有文化,在和西洋文化相互冲突后,由冲突而交流,由交流而互相融化,继之而来的一定是另一番照耀世界的新气象。(《楞严大义今释》叙言)祂说了:不可思议并不是不能思议。 南老师的真诚和奉献何其重大啊!吾师张公尚德先生说南怀瑾先生是佛!佛的理想从来就是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十方三世从没有可能撼动佛志!

          南怀瑾先生这一百年,和世界的这一百年,和中国的这一百年,真是犹如那句钟声不在铃铛里,铃儿就是响叮当

          中国的岁月也如同禅,坚持而随顺,从来不拒绝外来,也不会断了自己。常常是遍体鳞伤,也照样朝阳初升,月光洒在山梁。哪怕土地都焦了,还是坚信老祖宗的阴阳,哪里都藏有乾坤,粮食还会满仓。岁月和禅,互相尊严,从不离弃已经外息的诸缘,义盖三世十方。

 

          祝福

          中国的禅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六日于湖南长沙

  

尚德讀後:

一、六祖惠能證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就是指: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也就是: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六祖的悟,就是悟到佛法所說的:

法身本來清淨無相。

二、此事重在行履,不在意識語言、文字思想上,以指指月,指不是月。重在行履也。

三、什麼叫「重在行履」?絕對要緊握及深透了解眾生存在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然後用實際的行動,生生世世去實現慈悲喜捨,而且是無折扣可打的。

四、做到這些又超越這些,叫做學禪學佛。

五、南老師開始在浙江修建金溫鐵路的時候,跟我說:

「建設中華民族的文化鐵路,比金溫鐵路更重要。」

此際我想起了習近平先生這些年來在公開場合演講上,一再提到: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也者,人類的和平福祉與高貴,全在其中。

讓中國偉大的人民都站起來吧!我們中國的祖宗高貴文化就是天下為公的,佛法也真正是天下為公。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七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