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img

 

《寶性論》說什麼

道南書院副院長

魏盛  理學博士

 

《寶性論》是佛性如來藏教法的重要經典,說明「一切眾生皆具佛性」,顯示「如來不可思議境界」。題目中的「寶性」,也就是禪門所說的:「中有一寶,密在形山。」[1]

漢文譯本《究竟一乘寶性論》[2]四卷,相傳為堅慧論師所造,在北魏時期由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譯出。堅慧論師,與德慧論師(十大論師之一、約為五世紀人)並稱於世;勒那摩提三藏,與菩提流支三藏同時來到中國(508年),而稍早於菩提達摩祖師(520年)。

梵文譯本及藏文譯本[3],則傳為彌勒菩薩造論、無著菩薩釋論。其「根本論頌」的部分,與漢譯卷一「論本」的偈頌相對應;其「釋論」的部分,廣引經文,也與漢譯「論曰」的解釋相對應。

《寶性論》的思想系統,共有七個要點,論中稱為「七金剛句」:

1、佛寶;

2、法寶;

3、僧寶;

以上三點,即是歸敬三寶:佛寶、大乘法寶、不退轉菩薩僧寶。

以下四點,則為出生三寶之因,唯是諸佛所知、不可思議境界:

4、佛性;

佛性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所依。「性」梵文dhātu,又譯為「界」,是「因」的意思[4]。釋論中引用了唯識學的著名偈頌:「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5],就是在說明這一點。此義甚深(第一義諦、眾生界、如來藏、法身),是全論的中心。

佛性未離諸煩惱所纏,即真如雜垢,名為如來藏。同一時中有淨、有染,此為不可思議。

5、菩提;

如來藏到佛地轉雜染身為清淨身,即真如離垢,名為如來法身。

真如本來清淨,並非染污得清淨後始有,此為不可思議。

6、功德;

即如來法身相中,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等功德。

凡夫位中,無量功德常不捨離法身,與諸佛無差別,此為不可思議。(這也就是:「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6]

7、事業;

即如來無功用行、常不休息,隨順眾生作無上佛業,此為不可思議。

下面根據釋論內容,一一介紹。

 

一、佛寶

如來教化眾生,眾生皈依於佛。

釋論以八種功德來說明佛寶:①無為、②無功用、③不依他知、④智、⑤悲、⑥力、⑦自利益、⑧他利益。

1、如來以「無為」、「無功用」、「不依他知」三種法而「自利」:

「無為」:世間的生住滅法,叫做有為;佛法身,遠離有為,不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中,叫做無為;

「無功用」:遠離一切戲論、分別,寂靜自然;

「不依他知」:唯由自覺內證,不依他覺。(這也就是六祖所說的:「不是惠能度」,「眾生自性自度」。[7]

2、如來自覺之後,更令眾生覺知。為使眾生證得無為法身,以「智慧」、「慈悲」、「神力」三種法而「利他」,拔除眾生「苦」與「煩惱」的根本:

「苦」的根本,是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名色」執著,為如來「智慧」、「慈悲」之劍所割截;「煩惱」的根本,是身見等虛妄邪見及疑等,在「見道位」時遠離,為如來「神力」之金剛杵所破壞。

 

二、法寶

依前述之佛寶,有真法寶。

釋論也以八種功德來說明法寶:①不可思議、②不二、③無分別、④清淨、⑤顯現、⑥對治、⑦離果即滅諦、⑧離因即道諦。

(在苦集滅道四聖諦中,苦諦、集諦為雜染法,滅諦、道諦為清淨法,能離煩惱。)

1、滅諦有三種法,即「不可思議」、「不二」、「無分別」:

所謂「不可思議」,即離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不可言說,唯由聖智內證;

所謂「不二」的「二」,即是「業」與「煩惱」;

所謂「無分別」的「分別」,即是集起「業」與「煩惱」之「邪念」;

滅諦不是有所壞滅,而是了知自性本來寂滅、不二、分別無所集起,知苦本來不生,即是滅諦。

(在十二因緣中,「無明」、「愛」、「取」屬煩惱,「行」、「有」屬業,其他屬苦。煩惱、業、苦,總攝十二因緣,又稱為業惑緣起。)

2、滅諦(如來法身)的證得,由「見道位」及「修道位」中「無分別智」而來。此「無分別智」與太陽有三點類似:

遠離一切煩惱塵垢,如日輪清淨;

照知一切法,如日照顯現一切色像;

對治一切障礙,如日光破暗。

凡夫依於貪嗔癡等結使(習氣),生虛妄分別念、取不實事相,依此「邪念」而起煩惱、業、生(輪迴)三種雜染。此即所對治之「障」。

諸佛如來,平等證知諸法實性,不見虛妄法相,名為「平等性智」、「一切種智」。以此「無分別智」對治,其所對治之「障」畢竟不復生起。

 

三、僧寶

依大乘法寶,有不退轉菩薩僧寶。

菩薩證見自性清淨法身,了知本來自性清淨、煩惱本來寂靜,並非煩惱滅時才有。

菩薩出世間清淨證智,超過聲聞(阿羅漢)、辟支佛,略有兩種:

1、無障智:謂如實修行,見諸眾生自性清淨、佛性境界;

2、無礙智:謂遍修行,即遍一切境界,見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真如佛性。初地菩薩即遍證一切真如法界(現證法界遍一切處)。

初地菩薩僧寶如實見道,能作佛智之因,堪為一切眾生皈依;聲聞僧寶等則不堪皈依。聲聞唯照自身,有如星宿;菩薩積累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有如初月;如來智慧、慈悲圓滿,有如滿月。所以應該修行菩提道。

 

四、佛性

(一)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一切眾生不離諸佛智,皆有如來藏。本論先以十種義詳說佛性如來藏:

1、自性

「自性」梵文svabhāva,意為存有、存在狀態,不可误譯為「實體」、「本體」。[8]

如來法身自性清淨:具自在力、滿一切願望,與如意寶珠相似;自性不變異,與虛空相似;潤澤、利益眾生,與淨水相似。

2、因

闡提、外道、聲聞、辟支佛四種有情,有誹謗大乘、計著有我、怖畏世間諸苦、背捨利益眾生四種障礙,不能了知佛性。應該修行信樂、般若、三昧、大悲四种因,對治四障。

唯有菩薩,見世間、涅槃平等,不住涅槃心,不染世間法,名為「正定聚」眾生。其他則為「邪定聚」、「不定聚」。

3、果

由上述四種因,能成就如來淨、我、樂、常四種功德波羅蜜果。

聲聞、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中,無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唯有如來法身,是常樂我淨四波羅蜜。

4、業

眾生依佛性,而能作二種業:離世間苦,求涅槃樂。

5、相應

佛性與三種「因」相應,有如大海:信樂大乘,為「法身清淨因」,與容器相似;般若、三昧,為「佛智成就因」,與珍寶相似;大慈悲心,為「如來大悲因」,與海水相似。此三種因和合,不相捨離。

佛性與三種「果」相應,有如燈:「神通」五種,與燈明相似,能治暗法;「無漏智」,與燈煖相似,能燒盡業、煩惱;「漏盡」,與燈色相似,無垢(離煩惱障)、清淨(離所知障)、光明(自性清淨離二障客塵)。此三種果於無漏法界中不相捨離,畢竟平等。

6、行相

凡夫顛倒虛妄,不見真實;聖者遠離虛妄,如實而見;如來究竟清淨,遠離顛倒及諸戲論,永盡煩惱障、所知障及煩惱習氣。

7、分位差別

不淨者,名為眾生;有淨及不淨者,名為菩薩;圓滿清淨者,名為如來。

8、遍一切處(遍滿)

凡夫、聖者、如來三種階段中,自性清淨心平等無差別;譬如虛空在瓦、銀、金器中遍滿、平等、無差別。

9、不變異

佛性遍一切處,在凡夫、聖者、如來三種階段中,皆不變異。

凡夫於不淨時,依邪念(風輪)、起業煩惱(水聚)、生蘊界處世間,而自性心(虛空)不生不起;依邪念(風災)、業煩惱(水災)、老病死(火災),吹、浸、燒壞蘊界處世間(大地),而自性清淨心(虛空)常住不壞。煩惱、業、生三種雜染有集有滅,無為之佛性不生不滅,常不變異。

菩薩於淨及不淨時,業、煩惱、苦不能燒燃。依善根結使而生,而非依業、煩惱結使而生;依心自在力、依大悲力,於三界中示現生老病死,而實無有生老病死。菩薩依無漏法界有意生身,因無漏善根所起,名為世間;離有漏業煩惱所起,亦名涅槃。

如來於圓滿清淨時,離意生身、離變異生死、離無明住地、離無漏業回轉,常、恒、寂靜、不變。

10、無差別

如來藏有四種義:法身、如來、真諦、涅槃,於無漏界中無有差別。

(二)無量煩惱所纏

以上由十種義,說如來藏無始以來恒常不變。以下則由九種譬喻,說無始以來,眾生界客塵煩惱與清淨法身不相捨離。

九種譬喻,對應著四種眾生的客塵煩惱:

1、前四種譬喻凡夫:色界、無色界的貪、嗔、癡,及欲界的增上貪嗔癡煩惱;

2、第五種譬喻阿羅漢:無明住地煩惱;

3、第六、七種譬喻學人(有學):見道所斷煩惱,修道所斷煩惱;

4、第八、九種譬喻菩薩:不淨地所攝煩惱,清淨地所攝煩惱。

眾生

客塵煩惱所染

九種譬喻

如來藏本性清淨

1凡夫

色界

無色界

萎華中諸佛

無分別智境

1法身

眾蜂中美蜜

勝義諦說法

皮糠等中實

世俗諦說法

欲界

增上貪嗔癡

糞穢中真金

2真如

2阿羅漢

無明住地所攝

地中珍寶藏

本性住種姓

3種姓

3學人

凡夫

見道所斷

諸果子中芽

習所成種姓

聖人

修道所斷

弊衣裹金像

法身

4菩薩

初地至七地

不淨地所攝

貧女懷輪王

報身

八地以上

淨地所攝

泥模中寶像

化身

九種譬喻,也對應著如來藏的三種義:

1、前三種譬喻「法身」。如來法身遍覆一切眾生,無有一眾生離如來法身、在法身外,離於如來智、在如來智外。

2、第四種譬喻「真如」。真如如來之性,乃至在邪聚眾生身中,自性清淨心無異無差別,離諸客塵煩惱,清淨光明。

3、後五種譬喻「種姓」。如來性為一切眾生之藏(garbha),是證得三種佛身之因。

如來藏甚深難見,十地菩薩尚且唯見少份。由於眾生有怯弱、輕慢、執著虛妄、誹謗真如、我執等五種過失,如來為使其遠離過失、增長功德,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五、菩提

諸佛如來於無漏界中,遠離一切諸垢,轉雜染身得清淨身。釋論以八種義詳說法身:

如來藏遠離煩惱,轉得清淨(自性);依出世間無分別智、後得世間智(二種因),得遠離煩惱障、遠離所知障(二種果);離障解脫、證得法身,成就自利,依報身、化身於世間自在示現,成就利他(業);具足無量功德(相應);三種佛身甚深、廣大、莊嚴,無始以來利益眾生(行);常不休息,不可思議。

 

六、功德

法身相應無量功德,有如寶珠不離光明形色,共有六十四種,包含以下內容:

1、十力,如金剛杵破障;

2、四無所畏,如獅子處眾;

3、十八不共法,如虛空清淨;

4、三十二相,如水中月示現。

 

七、事業

如來無功用行、常不休息,而作佛事業,教化眾生。譬如帝釋、天鼓、雲、梵天、日、寶珠、響、虛空、大地,依其身、語、意業不可思議境界,示現一大事因緣。

 

本論最後,以此說七金剛句之功德,普皆迴向,願見阿彌陀佛,得法眼清淨,成無上菩提。

 

值得指出的是,禪宗祖師的教法,與《寶性論》完全一致。例如:

初祖達摩大師,說大乘入道可由理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一等,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則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9]這裡的「真性」、「理」,正是佛性如來藏。

四祖道信大師,以念佛為入道安心方便[10],有言:「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又說:「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還引用《文殊般若經》:「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11]這些都是在說佛性如來藏。

六祖惠能大師也說:「但行直心,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名一行三昧。」[12]又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13]這與初祖、四祖等所傳禪法,相應於佛性如來藏,完全是一脈相承。


 

[1]《指月錄》卷二十,雲門文偃禪師,卍續藏第 83 冊。

[2]《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第31《究竟一乘寶性論》,《藏要》十二冊。

[3]《寶性論》梵本新譯(分別寶性大乘無上續論),談錫永譯,全佛出版社2006

[4]《成唯識論》卷二,大正藏第31冊。

[5]《攝大乘論本》卷一,大正藏第31冊。

[6]《注華嚴法界觀門》,大正藏第45冊。

[7]《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藏第48冊。

[8]《中論頌》梵藏漢合校導讀譯註,葉少勇著,中西書局,2011

[9]《楞伽師資記》,淨覺集,大正藏第85冊。

[10]《楞伽師資記》,淨覺集,大正藏第85冊。

[11]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12]《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藏第48冊。

[1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