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img

 

二零一六年五一禪七報告

這個就是,是什麼?

沈卉

此次禪七之始,張老師匯集儒、釋、道三家典籍精華,向道友們開示中華傳統文化中道學之共通性。禪七第二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的鄧國華教授,結合自身體驗和經歷,報告了跟隨張老師學習之心得。詳述了跟隨張老師學習的六年里,如何從最開始的無法理解,到通過學習唯識,慢慢體會和認識到煩惱和痛苦究竟是怎麼來的;生命存在是怎樣的;形而上道體本質如何。

聞其親述,感受頗深,現處中國大陸人文精華文化頹廢之時,鄧教授作為重點高校博士生導師,身兼教學、科研等多職,仍能如此潛心、真實地深入證悟佛法,實是吾等參學者的榜樣。

近期研習南太老師在十方禪林授課時的錄音及文字記錄,深切地感受到那個時期,十方禪林書院治學氛圍之濃郁,所涉科目包羅萬象,參與其中者該時時都有如沐春風之感吧。春末夏初之季,道南書院新址初成,誠心地期盼在長久的未來,寶島台灣的達摩書院和湘江之濱的道南書院,能永保文化慧命的延承。

籍此,拋磚引玉,試述此文,感恩張老師八十五歲高壽之時,仍為法忘軀,為吾類愚鈍學生講法之恩情。

   

一、初步見到空性。

禪宗常謂“當下即是”,習禪學佛者也多期望靠靜坐,或棒喝,或靈光一現,見到空性。

禪七行香時,老師落下禪板后常大喝一聲,“這個就是”!!

這個是什麼?

初步且初淺的言之: 生命體在前念已去,后念未來的一段“空”中所呈現的情境和狀態,此境界為第六意識之清淨面的呈現,知道這個的那個“知道”可約莫謂之“本來面目”。

上述為初步見到空性時的境況,是“這個就是”的一部分內容而非全部,此時的“空”包括两者:

其一、念頭初止時的相,即不起念頭時的空境。第六意識未起用,沒有著外相和內境時的清淨相。

其二、無染時生命體的自性呈現,即自性本空。

 

形而上本性為空,此空為其性質的解釋,例如一個空的杯子,裡面可以裝水、裝食物、裝空氣,裝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物質。需注意的是,此處拿杯子做類比,是為解釋的方便,就真實說來,形而上的本體(謂之真如、如如等)並沒有杯子這樣一個“托子”般的承載體存在。

虛雲老和尚茶杯落地時悟道,正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把這個“托子”的相破了,從而證道。因此,這個本體的“體”是用一個特定的名詞來稱謂一個特定的概念,而實際上並沒有一個什麼切實存在的體,並沒有一個可以見到,可以抓住,可以持守的實質性的存在。 

那麼這就引出個問題:如果說自性本空,為什麼生命可以存在并運化呢?為什麼還可以藉由這個生命體感知一切的外物呢?即,我們自身的存在是什麼;我們的存在和外界是如何關聯的。

這便涉及到了生命體存在的兩個方面:本質及其功能。

1. 本質。

物質性。形而下的器世界主要由:地、水、火、风構成。由這四大構成的存在體,在時間和空間中的顯現經歷了成(產生)、住(維持)、壞(腐敗)、空(消逝)這個過程。成住壞為有,壞到一定極致至消失為空。

 2. 功能。

心意識的作用。我們對外界事物的感知靠的是生命功能的運作,這個生命功能的運作是攀緣,為因緣所生法。

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楞嚴經開始七處征心,八還辨見,阿難在身心內外並沒有找到一個切實存在的心之實體。生命體能夠感知世界的這個過程皆為無常的因緣生,因緣滅(識對境、對相時便發揮作用;保持其本位不著內外的境相時,便不發揮功能)。

心生總總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是有為法的空。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在知道并超越了“因緣所生法”后,會到達另一層面,“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是對佛菩薩的境界而言的。

然後,釋迦牟尼佛說: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空,是諸法空相。

 

諸法空相也為“這個就是”的一部分內容。

 

二、空與有的認知層次

真空性火,性火真空。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云點太清里。

正因其自性本空,所以可以含涉、呈現十方之大千世界。世界之點點滴滴就其個體而言,又經歷了成住壞空的過程。

那麼有人會問了: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為空,生命存在的本體也為空,那一切不是一場空么?人生意義何在?

 

六祖譜出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時,並未徹底悟道,只是初步證到空性。直至夜半時分,五祖為其解說《金剛經》,從各個層面超越主觀與客觀,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所雙亡,其心間流露出“何其自性本自清靜,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才算是悟道了。

此番心得亦為“這個就是”的一部分內容。

 

想悟到自性的圓滿光明,體味真空與妙有,在功夫和境界上對“空、有”的認知大致需經歷以下層次遞階。

在動中找靜,在有中找空。

認識到有與空,動與靜是事物的一體兩面;空是相對與有而言的,兩者並非二元。

空有相融。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打破並遮掉空與有的相,超越之。

 

三、如何證得?

1. 不著內境,不著外相。在不起心、不動念上修。

2. 法門。

a) 呼吸法門。

  呼吸法門入手最快,在短時間內便可安住下來。其重點是把握在一呼一吸間沒有呼吸的那個。亦如走路時,抬腳、落腳,沒有抬腳也沒有落腳的時候,那個是什麼。反復地練習,體會,把握住了,便可跳出呼吸的生滅法,見到不呼不吸的那個,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呼吸法門的限制性。

六妙門講“數、隨、止、觀、還、凈”。十六特勝講“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其后為“除諸身行”,但通常練習到氣息微弱,似有似無;或是鼻息已止,僅為全身毛孔呼吸,至此便難以走下去了。而此僅為初止,距深層次的禪定尚有一段距離,原因何在?

只要有了作意,生命功能便開始發揮作用;只要開始運作,呼吸功能就自動啟動。這便是:念頭未止,呼吸無休;念頭一起,呼吸必來。

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呼吸停止并非修行的目的,而是隨著功夫深入會慢慢出現的一個伴隨性現象。呼吸相關前五識中的鼻識和身識,通過練習可以初步達到鼻息停止,但是真正的呼吸停止,是氣住脈停。而五根門頭的動地發光,要靠轉變第六識(意識)和第七識(情執),前五識的轉變是伴隨性的結果。

所以當單純的運用呼吸法門無法更進一步時,需智慧地轉換方式方法。

 

b) 念佛+觀音法門。

真正念佛的起始,是在基本了解了空性之後。此時念佛,才可能跳脫出咒音的相,因咒音實際是強加的一個念頭。

誠心念佛不是帶入自己情感的念誦(或懺悔,或悲憫),而應是契印著“空,無相,無愿”。

在此中,超越第六識(意識:總總的情緒,身體的覺受,任何或真實或虛幻的境界),超越第七識(情執:非要抓著什麼認為有一個我存在的近似不可抗力),超越念佛中的一切要去知道的功能和一切能夠被知道的現象。

然後,大音希聲。有咒音亦似無咒音,在念佛亦似無念佛。至此念佛念咒相通,任何咒音除頻率不同,其本質相通,念阿彌陀佛即念六字大明咒,即念準提咒。

在超時間、超空間中,心無所系,情無所依。盡虛空,遍法界,天地與吾同源,萬物與吾同根。自然與諸佛菩薩同在,與眾生同在。“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油然生起。

 

要相信,以上的一切一切絕非遙不可及的空花水月,而是可以實現的,是能夠認識、經歷、體驗到的。只要有一點“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魄力;有一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有一點“若要人不死,除非死個人”的決心,懷著對現有一切無以為報的感恩,在超越了虛妄心后,生命本來的這一面會呈現出來。

 

那時,你會回答自己,原來這個就是啊,這個就是。

 

3. 如何超越?

在你知道的那一刻,就已經超越了。

一切要去攀附和抓的功能(證分)及一切能夠被感知的現象(相分),一切的主觀與客觀,在你知道的那一刻(自證分),在它們呈現出來被你知道的那一刻,就已經被超越了。你知道、感受到、體驗到、認識到的那一刻,它們就已經過去了,自然在“前念已去,后念未來”中,自然三際托空。

而那個知道,更進一步的,那個知道它們過去了,知道在“前念已去,后念未來”中的這個知道(證自證分)。不要抓它,一旦抓它就又著相,落到境界上了。把它也超越了,就是“這個就是”的真諦。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身心皆在此中即為定。

 

寫述此文的過程中,書院發佈了一首四句偈,老師對某道友的離別贈言:

打掉意志

去掉念頭

否定自己

一心念佛 

四、見到空后又如何?

從念頭初止見到空性,至一步步的超越身心內外,證得純覺遺身,乃至處一片光明中,認識到法爾如是——生命的存在本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再往前走,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至禪門的不可說,不必說,不要說。

 

認知有次第,修證有果位。無論在哪個階段都要清醒地認識到,一切的一切皆是在深入地認知生命存在究竟是什麼的過程中,身心轉化而在不同階段呈現出的不同境況。五十種陰魔境界即是對這些境況的表述。重要的不是境相,而是能在第一時間捕捉和覺察到境相的覺性,那個明明了了,心無所依,情無所系的知道,孤明歷歷,歷歷孤明。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行住坐臥中無論身心內外呈現出什麼,都可以看住,不隨境轉,慢慢地定力、功夫就出來了。跳出來后會發現,原來生命存在體的運作是這樣的,唯識的八識系統是解釋這個生命功用的。

六祖悟道后避難於獵人隊伍中十五年,悟后起修,才剛剛開始。

 

信得過否?

修道者多,悟道者少的原因除了沒有掌握到對的方式方法外,更重要的是缺少了誠實和嚴格地自我審視。

我是什麼? 我為什麼活著? 我該怎樣活著? 我將如何死去?

 

小我且坦誠地講,了生脫死是修行的主要目的。

死亡的鞭子一日日抽打著,活著即是在死去中。面對死亡,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在彌留之際,功夫定力能否助我們一臂之力?

坦誠地問問自己,學佛數十載,信得過否? 若是不信,不相信什麼;為什麼不相信?若是相信,信的又是什麼呢?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道理如此,真正證得哪有這麼簡單。

人體一切的覺受(酸、麻、漲、痛,及不酸、不麻、不漲、不痛等),一切的感觀(溫度、濕度、光線、聲音等),乃至貌似不由自主的呼吸,這些都是念頭。更深入的,不止呼吸,連脈搏的跳動,心臟的搏動,血液的流淌,一切一切,無一不是念頭。

生命的存在是這樣的不作主,這樣的無可奈何。不把上述的種種超越了,想生死自主,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看穿、看透了死亡,才會轉過來好好地活著。上師的存在是把他們的一生展現給世人看,我是這樣活著的,你要如何選擇?

與張老師初次相逢,老師說他時時與諸佛菩薩同在。從那時起我就很想知道,這該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怎樣的一種身心境界。現在慢慢地開始相信了,是可以與諸佛菩薩同在的,只要沒有了自己,沒有了“我”。

 

如何實用?

  把初步見到空性時的身心狀態,從靜止性的生命活動(靜坐)帶入到運動性的生命活動中(包括:身體的動——勞作、肢體運動;思維意識的動——思考),慢慢在行住坐臥中定下來。

  藉助呈現的定境在日常生活里深入地看清自己的貪、嗔、癡。

  冷靜、清晰、理性、深刻的自我認知,幫助我們從自我執著里一點點走出來。

  認清自己,糾正言行,然後放下,繼續前行。

  情、意、欲的枷鎖一點點解開后,生命的高貴就出來了,其本有的莊嚴寂靜、寂靜莊嚴就會呈現。生命的存在就轉過來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蘊空也不空,那麼呼吸、脈搏、心跳,乃至生命的存在,沒有一個什麼要斷和不斷,法爾如是。

  在此中練習并實現: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上述的過程是修行的必經之路,且是一個不斷重複、深入、深化的過程。

即:疑參,破定,執著,起用。

 

最開始把握不住時可在一些極端的情況里試著撞一撞,如肉體非常疲累時,情緒大悲大喜時,外界忽然的驚嚇時。然後把這種“瞎貓撞到死耗子”時體驗到的境況,通過運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成為可以時時進入的狀態。

起先一日二十四時中,空境的呈現只有短暫的幾個剎那。不斷地練習后,定境的呈現會漸漸增多。然後又會發現,突發狀況里能保持住的不動心,在瑣碎的生活小事中不一定可以保持。由此深刻體會到張老師說的,“了解自己不是打坐,不是念咒子,而是體會自己二十種大中小隨煩惱”。

(小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中隨煩惱:無慚、無愧。

大隨煩惱:不信、懈怠、惛沉、掉舉、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在二十個大中小隨煩惱中覺察更細微的念頭,修無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

 

五、要成為什麼?

張老師說,真正的習禪學佛者應對人類未來的共同命運永遠懷有一份悲憫與同情。

 

悟道了,并不是變成另一個人,或新生出了什麼,而是翻轉后的另一面。

轉識成智,而非斷識成智,不是切斷、去除,而是轉化、轉變。

 

相信并了解和認識到心、佛、眾生無有差別,才能把修行修證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否則一切語言文字,知識學問皆是空中樓閣。

无分别的是佛性,有差别的是起用。定力越強,越是能做到無我,自心地裡生起的愿力也越大。

真學佛者應能自立,能處理好自己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問題。成為一個溫情,而不是苦情的人。在苦樂平懷中,在平實無華中,根據自己的知能才性,能力大小,為社會和他人做一點好事。無論成就和事業的大小,心量、心境永遠與天地同在,在一份孤獨寂寞中,超越孤獨與寂寞。

 

敬愛的張老師,

五一禪七時,您囑咐我寫篇文章談談學佛的認識。

因為知識體系的不完整,文章寫得斷斷續續,到今天才完成。也藉由此次歸納總結,越發認識到老師說的,華嚴經的重要性。缺少了這一部分知識,再加上自己的現量境界的不足,文章所述內容無法再向上提升。

距離十月禪七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會做些準備,希望下一次與老師相逢時,自己能有所進步。

望老師保重身體,一切平安。 

  學生:沈卉合十 頂禮

 

尚德讀後:

很多人以為金剛經是談空,其實是由空轉化為常樂我淨。所以佛性論有經偈說:

 二空已清淨,得無我勝我,

 佛得淨性故,無我轉成我。

佛性論又說:

「如來法身是常樂我淨四波羅蜜。以如來法身一切煩惱習氣皆滅盡故。是名極淨。一切我無我虛妄執滅息故。故名大我。意所生身因果究竟盡故。故名大樂。生死涅槃平等通達故。故名大常。」

如果佛法不是常樂我淨,道家早就無我了,那佛法也不可能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現在中國正百花齊放,與世界精華人文的統一,又是另一次智慧大好時代的開始了。

所以最後不是無我,而是從虛妄的小我,轉為常樂我淨的大我。

學佛的目的,還是在苦難磨練和慈悲喜捨中成佛也。

想提醒你的是:

尚德與黃高証博士為什麼全力推展唯識新引,無非是將過去中華民族的人文精華和世界人文精華,試圖做一統合。

你一分努力,念茲在茲,不求名利,去掉庸俗,努力向前,會對人類未來精華文化的統一有所助益也。

祝福!祝福!

至盼!至盼!

二零一六年五月三十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