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img

 

道的共通性

黃高証

一、   易经

1.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        乾:元,亨,利,贞。

3.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4.        絜静精微

二、   大学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三、   中庸

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2.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4.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5.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6.        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7.        无声无臭。

四、   论语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我欲仁,斯仁至矣

3.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4.        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

5.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        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五、   孟子

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        取義成仁

六、   老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        和光同塵。

七、  

1.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2.        道通為一。

八、   觀音法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九、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十、   業感(業惑)緣起、賴耶緣起、如来藏(真如)緣起、法界緣起。

十一、           唯識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與五重唯識(遣虚存实,捨滥留纯,摄末归本,隐劣显胜,遣相证性)

十二、          

1.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2.        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

3.        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

 

六祖大師識智頌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六祖大師識智頌解 憨山大師

 大圓鏡智性清淨

教中說轉識成智。六祖所說識本是智。更不須轉。只是悟得八識自性清淨。當體便是大圓鏡智矣。

 

 平等性智心無病

此言七識染污無知。乃心之病也。若無染污之病。則平等性智念念現前。

 

 妙觀察智見非功

言六識本是妙觀察智。於應境之時。若以功自居。則執我見。此則為識。若不居功。則日用應緣。純一妙觀察智矣。

 

 成所作智同圓鏡

言前五識轉成所作智。此亦不必轉。但悟八識清淨圓明。則於五根門頭放光動地。一切作為。皆鏡智之用矣。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轉名言無實性 

此言轉識分位。雖說六七二識是因中轉。五八二識乃果上轉。其實轉無所轉。但轉其名。不轉其體。故云但轉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此結前轉而不轉之義也。所言轉識成智者。無別妙術。但於日用念念流轉處。若留情念繫著。即智成識。若念念轉處。心無繫著。不結情根。即識成智。則一切時中。常居那伽大定矣。豈是翻轉之轉耶。觀六祖此偈。發揮識智之妙。如傾甘露於焦渴喉中。如此深觀。有何相宗不是參禪向上一路耶。予昔居五臺。夢升兜率。親見彌勒為說唯識曰。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予因此悟唯識之旨。此雖夢語。不可向夢人說也。

 

註:此資料著重在部分心學,還要注意現代的量子力學、電子學與腦神經科學,以及唯識專論,應將現代科學的哲學與各類心學統一在一起

 

高証按:

    上述資料是張老師尚德先生此次在道南書院七日禪修所呈的第一天講述,其目的在介紹中國人文精華文化道學的共通性。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於湘潭道南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