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img

 

论道学的和谐思想 

中南大学 吕锡琛教授[1]

很荣幸参加这次会议。我和我的学生十号来缅甸,在仰光,在曼德勒,在蒲甘,无论在哪里,我们无一例外地看到缅甸民众对我们报以微笑,热情和尽力的帮助,那种纯朴平和丶友善让我们深受感动;特别是佛教学校那些可爱的孩子,小小年纪是那样的守序、安静却又不失热情活泼。我想,这些平和、善良等等美德正是来自于佛教文化的培育和熏陶,这也充分展现出佛教的现代价值和对于人类未来的积极意义。

我主要研究道家道教,道、佛都是追求和谐、和平的文化,我今天向各位报告道学的和谐思想,正是向各位佛学大师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

道学的和谐思想立基于对“道”之特性的体悟和阐发,而它在治国、处世、修身等各方面的主张更是有助于促进和谐理想的实现。以下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一粗略阐述。

一、道学和谐理想的多层次性

和谐是众多道学家心中的理想状态。《道德经》说:蕴含阴阳两面,阴阳双方不断运动、磨、结合,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觉知到吾与宇宙万物的相就可称为体悟常道,就是一个达智慧之人。道学的和谐理想是全方位的,包括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与人天和谐。

二、如何实现和谐?

道学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推进和谐的思想主张:

第一,平等、尊重。

这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人际和谐的基础。《道德经》认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最初本源,它贯穿于万事万物就体现为“德”,万物都是“道”的载体和展现.因此,人类与万物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价值每个个体都应该受到尊重。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道学认为,应该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天下之人。

  因此,道学的和谐观是建立在尊重个体及其特性的基础之上的。

汉代的道者严遵通过阐发《老子》意旨,明确地表达了尊重个性、反对干涉的主张,它在《老子指归》中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特性,各有其应处的职分和社会位置,这是任何力量不得干涉,不应侵犯,不能否定的。

这些主张有助于缓解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国际政治中唯我独尊、唯我独是等偏激行为,有助于人际、族际以及各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第二,以柔克刚

“道”虽然生长万物、支配万物运行发展,但这种支配不是强制、控制,而是在柔和无形、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实现的,所谓弱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柔弱和慈:老子将柔弱不争奉为古往今来与天相配的最高原则,老子告诫说,逞强好斗的强暴之人常常是没有好下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2]

而柔性的力量最具有穿透作用,故曰“柔弱胜刚强”。这并非要消灭对方,而是以慈爱之心包容对方,感化对方,用非暴力手段特别是柔性的力量来化解矛盾,这种方式也正是佛教所倡导的,这都是从根本上实现和谐的道路。

道教继承发展了老庄贵和尚柔的主张,以此原则为基本教义的道教将守柔不争作为道教修炼以及为人处事的基本信条。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专门列有《柔弱品》一节,集录《老子》、《西升经》、《妙真经》等道教典籍的相关思想,其主旨就是以水为喻,崇尚柔弱慈爱、恬淡利物的品德。

在这个争斗不休、硝烟四起的当今世界,如果能够记取和践行道这些饱含着仁爱和平之光的智慧,必将促进和谐、安全、稳定美好社会的早日到来。

第三,宽容、慈爱

由对立统一、守柔尚和等理念必然通往宽容大度的处世原则:“是以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因为在圣人看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因此,“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他不分民族或国家,也不论贫富、智愚、善恶、美丑,普天下之人通通“救”而“无弃”,体现出无分别、无强制的博爱精神。这和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是一致的。

这些思想为后世道教徒所继承发扬,全真道华山派高道王志謹就教导门徒,“道人之心”应当要柔和、仁慈、谦下,“容纳百川、尽数包容”。

这些思想还受到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推崇。荣格认为,对待人格中的黑暗面或负面因素(阴影)不能简单地排斥或否认,因为这样并不能消灭阴影,而只会压抑到潜意识层面,最终投射到他人或其他族群,将对方妖魔化。只有以宽容的态度来进行整合,

他认为,《老子》“包容各极的意识”是对待阴影的明智方法,他从老子“包容各极的意识”来反省西方两端对立思想的弊端,整合人格中的阴影,从文化和心理的层面探寻消弥冲突和战争,深刻地体现出老子对立统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启示人们,在国际政治舞台和文化交流中,对待他者的态度不应当是冲突或排斥,而应当是对话与包容。各个族群、各个国家及其文化皆有其独特价值,应当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不应将自身的文化视为中心或高人一等,而对那些与自己的信仰、观点不同的人视为异类、斥之或之、灭之,这些思想是不同国家和族群彼此和谐相处的法宝。

第四,致虚守静

道学不仅提出了促进和谐的思想主张,而且还通过致虚守静等心性修炼的实践活动促进心灵和谐、身心和谐

修炼主体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等方法,反观内照,排除杂念,从意识状态下超脱出来,进入潜意识层面,整合人格中的“阴影与光明”等不同层面,达到心理平衡与和谐。在这一过程中,修炼者“让心灵在平静的环境中质朴地发展”(荣格之语),进而返归先天之性,实现与大道的相通相合

这种深层次的心性修炼,有助于修炼者体悟人类的共同性培育亲和慈爱之美德,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从个体心理层面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道学和佛学中蕴含的和谐精神相通相合相合,而又相互补充,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这个动荡不安、冲突不断的世界,它们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掘、弘扬这些伟大的智慧,共同促进人类的和谐、和平理想早日实现。

 

[1] 吕锡琛教授(1953——   ),女,中南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道教文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等。

[2]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尚德讀後:

道學為中國文化的根本核心價值

呂锡琛教授是極具權威的道學專家

此文為其參加中緬印佛陀正法研究、合作與未來發展論壇的報告

也是尚德所極力認知者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於台灣達摩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