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img

 

以心印心,日月同輝

此去億萬里,無際復重重

運虛

一周前老師囑咐,可停掉事務性的日記報告,改寫些小文章。並慈悲指引需初步證到“五蘊皆空”,此篇便以自己修行的經歷為基石,試述其中曲直,因證量未到,非詳盡之處,感恩老師及道友指引,以修正之。

 

一、心量。

在學佛前我是徹底的悲觀主義者,在生活中經過了種種後,想瞭解自己究竟是什麽,開始看太老師的書,學習靜坐和佛學知識,瞭解到生命一切存在的必然和偶然,而這一切又都是可以超越的,原來人可以這樣活著!!通過自我充實、反思,慢慢有了智慧,可以把自己從一切的社會關係中脫離出來,站在獨立個體上去看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人人皆是身不由己,原來都是可憐人。學會了體諒,寬容,關愛,懂得了慈悲。從悲觀轉向樂觀,感恩之前一切際遇,并積極地希望能憑己之力,做些事情,回報父母和社會的培育之恩。

因為從小接觸到的家庭教育,雖然對社會現狀保持著悲觀,在內心深處卻對祖國和人民永懷著熱愛,借用詩人艾青的一句話“爲什麽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在學佛前,我以為像祖父那樣一生堅守共產主義者早就沒有了,接觸到太老師的書,發現古今聖賢們原來都在堅守這條路。後來通過達摩書院網站,看到老師對社會現象的反思,對人類未來的疾呼,坐在電腦這端的我一直流淚,原來像祖父一樣無私奉獻的人還有啊,原來在這個世界上堅持真、善、美的人還有啊,原來太老師和老師他們就是啊。此後參加了老師的禪七,以此結緣。

在修行的過程中,從最開始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出家或當無國界醫生),到後來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完成學業,做個醫生,善待周圍的人,自給自足,盡己所能,回饋社會),再到希望自己能夠更好的盡到醫生職責(無論病情大小,病人貧富、性格,及我個人身體狀況)和社會職責(對待父母、朋友、陌生人)。

在這個過程里,不斷地,近乎嚴苛地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發現人性的骯髒實在不是簡單的懺悔便可改善的。在自我修正的道路上,從念頭的生起,察覺,懺悔,更正,再到放下。日日如此,最開始還有所收穫,到後來心生疲憊,很多時候跌回到自我束縛的情緒裡,此時,理智與情感便會交戰,非常辛苦。

老師說禪是最高的智慧,人是非常高貴的。我試圖在自我束縛中尋找保持高貴的方式,一日,在靜坐中體悟宇宙萬物的孤獨與寂寞,慢慢將身心融入其中,便漸漸感受到平靜、祥和,在此意境裡久了,身心無內外之別,似乎體會到“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云點太清裡”。然後在日常生活中,覺得煩悶時便融入此中,漸漸獲得解脫。

由此能夠回答一個我常問自己的問題: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這樣的一個時代,面對著這樣的人、事、物,太老師和老師爲什麽能夠一直堅持著“建設文化鐵路”的理想,不退轉,且能保持著純真、快樂和善良?因為他們的心量,無邊無際,包含虛空萬物,身心與天地同在,自然含納善惡,但不起分別,如此便無悲無喜,無憂無欲,自自然,平平常也。既無忍受,也無需忍受之人、事、物,一切不過如此。

 

二、基本的知識儲備。

修行的目的是“明心見性”,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欲見本性需要借助定力,反觀自身,在禪定的境界中體悟生命是如何發揮功能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生命體外在、內在,一切的一切皆為“我們的本來面目”的功能發揮作用后所呈現出來的。這個功能叫做“識”,而識發揮作用是靠它抓的功能(遍計所執),對上(依他起)外境、內境一切的相。在一個又一個的層面上,你抓我,我再抓你,如此循環反復,從而在自性本空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切幻化的有,而通過修行是可以漸漸看清自己的思維意識是如何在個個層面上相互依附的。以我個人為例,到了某個時刻,可以察覺到一旦第七識起用,去抓第八識,念頭立刻升起。若是第七識不動,第八識的空境會呈現出來。當然,我的功夫不夠,只能講個大概,更詳盡且準確的講述需以經書為原本,以此為例,只是希望大家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佛法絕不騙人。

知識儲備的好處,是在修行中,特別是靜坐的時候,對於出現的所有所有的境界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后,告訴自己“哦,不過如此”,然後放下這一切,繼續前行。

而壞處就是,常常會拿書裡表述的境相去套自己的身心狀況,結果又引起不必要的思緒波動。特別是在自己根本沒有到達某個層次的時候,自認為自己已經體悟到了,須知,佛法絕不騙人,我們也切莫拿佛法騙自己,修行是階梯式前進的,而每個階段是真到了還是假到了,需誠實、嚴格的審視。有一標準是,當真正有所體悟時,會比較看得懂佛經,知道究竟在講些什麽,而這個知道又絕對不是道理套道理的知道,是真正地從自己的心裡流露出來的。

 

三、基本的身心準備。

如果能時時在日常生活中觀照心念,時間久了會漸漸看到很多細微的念頭都包含著無盡的貪嗔癡,而俗世間的大部份道理對於修正個人行為是沒有任何助益的,只有真正地跳脫出人、事、物,才能慢慢體悟到佛法的真諦。在一個時代的浪潮里,是隨波逐流,明哲保身,還是逆流而上,是不斷糾正自己的行為意識,還是用各種“花言巧語”覆蓋人性的反思,其中取捨,捫心自問之。

這個跳脫並不是逃離現實,而是學會從現有的社會身份角色中脫離出來,從“我是”的執念中解脫出來,站在抽離的角度看待一切,發現人人生不由己,從而慈悲喜舍一路走下去。

 

四、禪凈雙修:

修行的根本解脫之法,是心性的解脫,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以禪定功夫和智慧覺照為拐杖,將靜坐中的體悟帶到日常生活中,經生活磨練,終有一日,撥開雲霧,陽光普照。

 

1、頓悟。觀心,看念頭。

以“當下即是”爲手法,覺察念頭的生起和滅去,最初只能體會到念頭如奔流的河水連綿不絕,前念剛去,后念即來。若能不被念頭的內容本身牽動,引起附加的思緒,而只是覺察念頭存在的相,就會體會到念頭本來就是空的,根本不需要你去空它,它自己走了來,來了走,想留都留不住,實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樣對念頭的來去明明了了,但不起分別就自然能把握住前念剛去,后念未來時,中間的一段清明。此時,即是“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念頭的浮現是分層次的,或者說我們對於念頭的覺察是有階段的,功夫深了,會從最易察覺的第六識,慢慢感受到第八識的含藏、執藏、所藏的能力,實為“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而第七識對第八識的執著,第六識在第七識抓第八識后作出的反應,一切的一切,與外界事物完全無關,全部是自己心意識的功能與境相相對後產生的幻有。“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當第七識不起作用,不去分別第八識時,第八識的本來面目會呈現出來,這個狀態類似于“半夢半醒中,主人公何在”,第八識為生命無明的根本,需將此也超越才能見到自性光明,然該如何超越,我尚不知。

觀念頭時最易出現的問題是被洶湧的念頭捲進了無盡的意識海里,以我自己為例,雖然能較敏銳地察覺到念頭的生起,但總會問自己一個爲什麽,一個又一個爲什麽問下去,到最後覺得自己沒有任何進步,還在貪嗔癡里泡在,完全不知該如何解脫。老師一棒子打下來,實因我沒有“三際托空”的修養,在自己的六根、六塵、六識里打轉,若是如此走下去,不把自己搞死也會把自己搞瘋。前車之鑒,望道友勿重蹈覆轍。

 

2、漸修。

a、呼吸法門。

對於思慮過多的人,呼吸法門最容易上手,最容易獲得寧靜,也比較容易調整身體。我在修呼吸法門的時候跳過了數息,直接從隨息開始,兩、三個月後,便能初步止息,能夠稍微比較安靜地看念頭了。止息是分階段的,會從最開始的胸腔部止息,到氣機下沉後,丹田區的止息,然只有等到任督二脈皆通,雙腿氣脈完全打通後,氣機走通全身,內觸妙樂,柔若無骨時才能說是達到了真正的止息。修呼吸法門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把觀呼吸搞成修氣脈,注意力很容易跟著氣息到處跑,對身體的觸受異常敏銳反而不易得定。六妙門為數、隨、止、觀、還、凈,實為六位一體,不單是一個個層次起用的,需要在數息、隨息、止息的過程中時時反觀,能知能覺的自己在哪裡。到了某個時刻,心念空掉時,身體氣機自會起大變化,不需要刻意地去修。

 

b、觀音法門+無相念咒。

當外界沒有一個比較固定的聲音時(如雨聲,流水聲,鐘聲),觀音法門想契入也不太容易,很容易跟著聲音跑去分別了。把觀音法門融入念咒中,則較容易修持,功夫深了,觀音法門就可從念咒中脫離出來,走在街頭巷尾都能修了。

以“當下即是”為本位,體悟咒音的相,它是在有、空、有、空中變化,即為動、靜二相的交替,知聲音之相實為生滅相,實無可著之物。於此中漸漸深入,可同時聽到外境諸聲,內境呼吸聲,心跳聲,從而融入呼吸法門的觀,觀呼吸和聲音一樣,皆為色相,時動時靜,時有時空。在持咒時,會看到妄念伴隨著咒音或穿插在其中,有咒音時無妄念,有妄念時無咒音,咒音在升起和隕落中完成存在與幻滅,妄念同理,在來、去二相中流轉。

如此以咒音為根本,一門深入,身心內外能被感知到的一切的一切,皆是生滅法,無一能著,可著之物、之境、之相、之體。而此無所著之境,即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境,此為《金剛經》“以無所住而生其心”。聽而無聽,無聽而聽,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本無一物,然明明了了,在清淨圓明中,與身心內外打成一片,上與諸佛菩薩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

 

3、偏差:

a、被境相牽引。在修行中比較不容易把握的是不知道該如何觀,該把注意力放在哪個地方呢?最開始常是腦子在用力,用一個念頭去壓另一個念頭,若是能將觀的集中點放在心窩(兩乳之間),再將注意力放在要觀的事物它本身存在的相上(念頭、呼吸、聲音),不著空,不著有,不著亦不著,慢慢就會從隨外界事物搖擺,而回歸到反觀自身心意識的起伏,漸漸對外界和身體的覺受不會那麼在意了。

b、執空。最開始不知道境相的無常時,常會一味地求空,或是見到空境后就抓著不放,須知空境亦為相,更需瞭解到的是,一切的一切即在有、空中變化,又同時包含著有和空,即是非空非有,又是即空即有,如此觀照,才能不守空境,避免落入無計的狀態里,而後破除頑空的死水境,證到自性的常樂我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處的位置是對身心內外的一切明明了了,洞悉一切,而我們要努力方向是在面對一切時不起分別。

c、因無常而認為身心外另有一主宰。通過修行而證知無常、空、無我后,認為另有一個主宰決定事物的生起。須知諸法空相,法無自性,并沒有一個固定且自身存在的個體,一切皆為本心發揮作用后的變相而已,一切皆從自性生起,切勿心外求法,由此證知本性如來,領悟“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d、將修行與日常生活分離。修行做功夫絕不僅僅是每天上座的幾個小時,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如果只是上座的時候很靜,回到現實生活就又不行了。那只是在坐中因身體障礙較少而獲得的觸受的輕安而已,最後還是需要回到觀心,看念頭上,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慢慢轉變情緒、脾氣、性格,然後糾正行為,如此下去才能從意識的“我執”中解脫出來,獲得真正的心無掛礙。日常生活中的分別減少一點,靜坐中的體悟便會加深一分,這是絕對絕對的經驗。

 

五、純覺遺身。

用上述方法,有時插對了插頭會一下契入,但大多時顛顛倒倒,到最後因覺受難空,念頭不止,以腿痛為例,如何能像畢陵迦婆蹉一樣通過疼痛證道呢?

通過腿痛證到純覺遺身,需要見到和超越的:a、腿痛(此為第六識要緣的境相);b、知腿痛(第六識發揮作用,見到腿痛),c、另有一個知道是“知道腿痛”的,且這個知道本身并不痛(第八識見到第一個知道,變為第七識要見的相分,第七識見分起用,抓第八識的見分,最後第六識又抓第七識而見到),d、在前面三個的後面還有一個,當第七識不抓時,第八識所呈現的一個空境,此為阿賴耶識本體的一面。

知道上述并超越上述后便可與觀音法門的耳根圓通相通,進入到能所雙亡的層面,聞所聞盡,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在無路可走時只有不斷放下、放下,但若無法時,放不下就拿起來,守著這個知道看看它要到何時。超越身,超越心、知道身心的這個也要超越,在最後階段,唯有大智大勇,唯有皈依諸佛菩薩,以對佛法的堅信,日積月累,終有一日能見本性。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莫要在念頭散亂紛飛時便強行熬腿,修行修心性不是身體,強行熬腿此身易壞。

最後證到的這個東西“不生不滅,真如,自性”實為無相的,只是爲了方便表述而借用名詞來代表,若落入有一個實體,便又非“人無我、法無我”了。

 

六、助益法。

衣、食、住、行。營養,走路,醫理等等等等,細微處皆須自己體會,但這些僅為助益法,並非究竟,切莫七搞八搞,被吃飯、打嗝、放屁,氣脈通通通,全身痛痛痛這些蒙上了智慧的眼睛,忘記本心。

 

七、證得后,再該如何?

不過還是吃飯、睡覺、打嗝、放屁,在慈悲喜舍中一路走下去。在人、事、物中磨練自己,望有一日能達到“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上文僅是自己修行經歷和體會的報告,井底之蛙欲窺天地,遺漏和謬誤望老師和道友指正。

此篇緣起,為因深知自己行進中的點滴,苦、樂、偏差,由己及人,想到在修行的父母,給與無盡幫助的同參師兄們,并欲解老師憂慮之苦。愿以己前行之鑒回報一切,試想,我乃一小女子,若都能有所得,更何況諸位大德菩薩們,學識、人生閱歷更高於我者。然“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即心即佛,無有高下,人人本自具足,又哪有長幼、男女、身份地位、體健體弱,等等一切的外在評判。此語有貢高我慢之嫌,實為警戒自己并鼓勵我的父母和道友們,加油,加油!

行文至此,憶起五祖將衣缽傳於六祖後,師徒二人行自江邊,五祖欲渡六祖過江,六祖謂曰“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謹以此警戒自己,并祝福我的父母和道友們,愿今生今世自證道果,道果自成。

前日,黃昏時分,步行在靜謐的林蔭路上,一輪紅日,半盞皓月,遙遙相望在天際的西東,遙遠的他方鳥語交映,樹丫的新枝萌出翠綠。此情此景想起老師的禪詩“流水悠悠,原本不回頭,又是花開時候,你可知道我不再等候,我們本來常相守”。

 

            尚德讀後:

                   運虛:

湛深醫術、淡泊人事

忙事病患、心歸佛境

我時時在感恩與懺悔自己的存在,沒有你說的那樣高邈。

此去億萬里無際復重重

 

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三日

於台灣關房

按:「以心印心,日月同輝」,為道友運虛原來題目,「此去億萬里,無際復重重」,為尚德所加。

---------------------